03.07 治庸·鐵軍:戰疫中的臨翔木蘭警組

“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能頂半邊天。”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時,臨滄市臨翔交警的“木蘭警組”巾幗不讓鬚眉不懼風險、迎難而上,為“戰疫”出征,擋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治庸·鐵軍:戰疫中的臨翔木蘭警組


臨翔區交警大隊22名女民警輔警來不及周詳準備就匆匆上了一線,沒有足夠的醫用防護物資,但有我們有足夠的精神和毅力,有做好應對這場戰役的心理準備。困難無處不有,風險無處不在。可無人退縮,沒人叫苦。

治庸·鐵軍:戰疫中的臨翔木蘭警組


在這22名女民輔警中,誰不是父母的女兒、誰不是兒女的母親,誰不是妻子、誰沒有家庭,但在人民群眾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像城牆一般,擋在病毒與群眾之間,堅毅如鋼似鐵,詮釋著對黨對人民的忠誠。抗擊疫情,這個戰場,是對忠誠最好的考驗。

治庸·鐵軍:戰疫中的臨翔木蘭警組


用女性特有的親和力,與醫務工作者一起在防疫開展工作勸導、防疫檢查及後勤支援等工作,成為抗擊疫情的一道獨特風“警”線。

在困難面前沒有特殊,從不認輸

趙宴清的丈夫是位醫生,同事們說:“小趙,你的家庭特殊,不要上前線了,留在辦公室處理日常業務吧,這樣還能照顧一下孩子”。小趙卻說“在我的字典裡沒有特殊二字”。就這樣,趙宴清把兩個孩子送到父母身邊後,堅守在前線的她,執勤間隙,每天視頻看一眼孩子、問候一聲父母,成為她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她最為牽掛的心結。

許向穎的孩子剛滿9個月,尚在哺乳期,身為一位母親,更是一名人民警察,作為中共黨員,在國家需要時決不退縮,每天細心排查過往車輛,詳細登記過往人員信息。

向來硬氣,凡事從不認輸的車管分所所長王濤,生活中嫻淑,溫柔,在家裡是個被人稱道的賢妻良母。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們眼裡,她骨子裡就是一個具有男性潛質的“拼命三郎”。

“男警能幹的,我照樣能幹,不信我們用行動來證實”。“羊頭巖”隧道是全市54個疫情防控阻擊任務最重的執勤點之一。由於地處交通要塞,車流量大,疫情消毒、監測、登記、乘員體溫監測……每天10多個小時輪勤下來,王濤雙腿麻木紅腫,無法彎曲。她只好硬撐著站在路面。

“王濤這個女人太不簡單了,我們男人都累得全身乏力,她卻沒有半點疲憊的跡象”。“或許是因為腳腫、麻木,無法彎曲,這不是常有的事嗎”。男民警們悄悄揣測起她來。可王濤哪裡知道,她萬般的掩飾最終還是沒能瞞過戰壕裡的戰友。“行了,別撐了,腳都腫了,還是請在這裡的女醫生給你揉揉雙腿吧,血脈流通就好了。”

感受著戰友的溫曖與體貼,此時的王濤紅著臉顯出女警百般的柔情。“你們比‘鬼子’還鬼,我咬著牙關,都瞞不過你們”。就這樣,休息片刻,王濤挪著沉重的雙腿,又站在了引導車輛停靠、消毒、體溫監測的崗位上。

白天第一線,夜晚打點滴的戰鬥者

“你患了闌尾炎,疼痛就是闌尾發作的反應,你需要住院做手術治療”。聽罷醫生的話,汪羽急了:“這闌尾炎發作得真不是時候,前線阻擊輸入性‘疫’情吃緊,警力一個釘子一個眼,哪有時間做什麼手術啊,不行,我不能拖大家的後腿。”

“醫生,你能不能先開點藥給我,消消炎。我們疫情防控點上任務十分繁重,如果我住院了,警力就安排不過來了。”

“你不要命了,讓你住院是你的病情決定的,如果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還談得上阻擊疫情嗎?”面對醫生的嚴厲,一心想著戰“疫”前線的汪羽只好使出死纏硬磨的絕招。經不住汪羽的“死纏爛打”,醫生只好同意了小汪的請求。“那好,住院就暫時緩一緩,我先給你開點滴,消炎的效果比服藥來得快,不過你要記著,每天必須來打點滴,如有不適,儘快就診”。

就這樣,白天,汪羽戰鬥在阻擊疫情第一線,夜晚,走下執勤崗位的她直奔醫院打點滴,忍著疼痛,依懶消炎,汪羽堅持著、戰鬥著。

她們說:雖然肩章不同,但使命相同

疫情就是命令,雖然是輔警,但她們毅然衝鋒在前,堅守一線。董楠知道這場防控戰役的重要意義,接到指令的董楠和路政工作的丈夫共同戰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董楠的公公是退休的老民警,患有嚴重的肺氣腫疾病,疫情發生以來,董楠無法兼顧家庭,將孩子送回公婆家,第一時間衝到一線,參加羊頭巖的保衛工作。她始終堅信,只要疫情不進入臨翔,家人就多一份保障。

孔建蘭同樣是臨翔交警大隊的一名女輔警,因疫情防控需要,她毅然“撇”下只有1歲3個月的兒子,和眾多民警並肩作戰,投身一線。工作間隙,孔建蘭也會因思念兒子而偷偷落淚。“開始還是很忐忑,一方面是因為兒子不在身邊,會擔心他的身體,一方面又因為疫情嚴重,自己身在一線會有很大的風險,但是看到這麼多同事在奮戰,責任和勇敢還是戰勝了這些擔憂。”作為卡點的執勤女同志,和同事們吃住在一起,孔建蘭也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難。冬夜的瀾滄江邊,寒風凜冽,孔建蘭和同事們要連續堅守24小時。“都習慣了,咬咬牙就過去了,不能因為是女生就搞特殊。”孔建蘭曬黑了的臉龐透露著執著和堅定。

毛英是一名輔警,也是一名軍嫂,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她的丈夫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家有一個可愛乖巧的女兒。單位領導體恤她的不容易,春節沒有安排值班。除夕前夜,她早早收拾好行李,帶著孩子、媽媽連夜趕到愛人所在部隊陪愛人吃一頓年夜飯。剛到部隊,突然收到大隊停止休假的信息,她愣住了。她強忍著心裡的酸楚,對丈夫說:“我得回去。”丈夫沉默良久緩緩地說:“我懂,你就服從命令,去吧。女兒交給媽媽照顧,她會理解的。我們支持你,但有一點你要記住,照顧好自己,做好自我防護。”此刻,簡單的一句“我懂……”勝於千言萬語! 

“媽,對不起,我們全體取消休假,依婷您暫時幫我照顧一下,等疫情任務結束我就回來。” “媽媽,媽媽、我只要媽媽,媽媽不要走。嗚……”兩歲女兒那稚嫩的哭喊聲,毛英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摟著女兒淚流滿面。作為女兒,媳婦,毛英沒有多說什麼,回到臨滄,簡單安排了媽媽和女兒後,直奔一線。

她們在戰疫中詮釋愛情的力量

如果說夫妻從事同一種職業更懂得心心相惜的話,那麼他們對工作的犧牲和付出同樣也是double的。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以來,除了雙醫家庭逆流而上外,“雙警家庭”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群體。

在防控一線的參戰人員,時刻與危險、艱辛相伴。作為雙警家庭,唐佳妮與楊慶濤既是夫妻,也是並肩戰鬥的戰友。唐佳妮是臨翔交警大隊車管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他的愛人楊慶濤是臨翔區圈內派出所所長。“老公,記得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做好自我防護。”“媳婦,羊頭巖那裡風大,晚上特別冷,你多穿點,注意安全……”相隔幾十公里的兩夫妻,在前往疫情防控執勤點時,都會通過電話或者微信互相叮囑,互相打氣。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唐佳妮與愛人楊慶濤立足工作崗位,從未缺席一天。在疫情防控檢查點,他們積極協助醫護人員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登記,維持工作秩序。兒子今年八歲了,正是需要爸爸媽媽陪伴的時候,每當接到兒子的電話,楊慶濤和唐佳妮都一陣心酸,可夫妻倆深知責任在身,舍小家為大家。只能安慰孩子說:“兒子乖,你長大了,學會獨立,聽爺爺奶奶的話,照顧好自己,照顧好爺爺奶奶,過幾天爸爸媽媽就回去陪你。”一個月過去了,小傢伙學會了做番茄炒雞蛋,做完了寒假作業,可他親愛的爸爸媽媽卻依然還沒有回家……

楊桂權家、呂雅琪家都是雙警家庭,在這場疫情戰中,夫妻都投入抗疫一線,因為父母年紀大,只能將孩子反鎖在家裡,裝下一些必須的食物,讓孩子自己照顧好自己,生病的時候自己拿藥吃,餓了的時候自己煮麵條吃,就連做作業需要批改的時候,都是做好放在桌子上等著父母回來批改,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不得不,造就了孩子的獨立和成長,這也就是我們雙警家庭堅守初心的動力!

今年50歲的陳娟也是雙警家庭,她是一名老黨員,參加公安工作已有20多年,疫情期間她曾多次主動請纓到防疫工作的第一線,但考慮到她年紀及身體原因領導讓她繼續留在大隊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為保障窗口人員安全,做好後勤防疫她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買了消毒水、口罩、手套等消毒防護裝備併發放到窗口人員手中。由於大隊全員上路設卡排查,辦公室僅留值班人員,陳娟就是僅留的值班人員之一,她一直堅守崗位,對來辦理業務駕駛員,從戴口罩、量體溫、辦業務等都一一耐心解釋。2月11日,在單位值守的她舊疾復發突感腰痛難忍,後被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面對病毒,沒有什麼男女之分;面對責任,沒有特殊一說;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臨翔交警的“木蘭警組”義無反顧,她們用自己的鐵骨柔腸訴說著對家人的思念,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身警服賦予她們的職責和使命,綻放出公安隊伍中鏗鏘美麗的巾幗之花。


otateY(�'�yr(\u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