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同母異父的孩子血緣親,還是同父異母的孩子血緣親?

倦影天蒙朧



這個問題不好說,跟誰親,就看你跟誰關係比較好了。關係好的,自然比較親近,無論是同母異父還是同父異母。如果關係不好,都不親,維持表面的關係吧?一般來說,如果有這樣的家庭,大都是跟同父異母的關係親一點。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男權社會,父親在家裡代表著權威,同一個父親,有同樣的血統,自然就比較親近。而同一個母親的,往往被認為是別人的孩子。


我媽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和一個同母異父的姐姐(大姨和二姨),據我媽說,外公總是在他們(大姨,我媽和兩個舅舅)面前說,二姨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長得跟他們不一樣。所以潛意識裡,我媽他們都認為,二姨是別人的家的孩子,是帶過來的孩子,跟他們不一樣。


所以,大體來說,一般會跟同父異母的孩子親一點。當然,不能代表全部,畢竟每個家庭不一樣。


秋雨梧桐語


我認為同母異父的孩子,在血緣上更親。

論血緣親不親,有時候,都不需要醫學鑑定什麼,要相信,人是有直覺的。

大家可以試一下,看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如果是和寶寶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如舅婆、舅媽等人抱孩子,跟孩子眼神交流,孩子就會哭。如果是和寶寶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如表姑媽、姨媽等人抱孩子,孩子就會看啊看,不會哭。這就是人對血緣關係的一種直覺。

再看電視裡,同父異母的兄弟間,從來只有爭權奪利、相互殺戮。因為從他們的上一輩,也就是他們的母親,就是在相互傷害的。這種同父異母的兄弟關係,還能算得上親?即便表面上親,也只是受迫於父親的權位財富。

再看電視裡,曾經火熱的《羋月傳》,幾個同母異父的兄弟,相互幫襯,一起打江山,那是真的親。還有電視中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有共同的奶媽的兄弟,稱為一奶同胞。一個媽養大的,連沒有血緣關係都那麼親。而且,做奶媽的,可沒脅迫他們什麼。

再看這個問題,問的是血緣上哪個親?這更說明,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行為上,就是同母異父的孩子更親,所以,才會問看不見的血緣?在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在一個生命最脆弱的時候,是母親擔起了責任。做父親的,出什麼力了?出點奶粉錢,真不算什麼?


鶴髮童心沈奶奶


傳統觀念上,同父異母親兄弟,同母異父是隔山。在古代,一個男人可娶妻娶妾,妻妾生的兒女雖有嫡庶之分,但都是這個男人這個家族的孩子。但如果一女改嫁,在兩家生的孩子那就分屬於兩個家族了。在現代社會,再婚夫妻頗多,同父異母親還是同母異父親,那就靠父母如何處理雙方子女的關係了。我的祖母,生於苦難,一生三嫁,共生育十三個子女,僅餘四子一女。我大伯,我姑媽,我爸,我三叔,我小叔。大伯姑媽同父,三叔四叔同父。我記事以來,我爸的兄弟姐妹兄友弟恭,互幫互助,親如一家。我的堂兄弟姐妹共九人,大家也是親親熱熱。甚至到現在,村裡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的大伯姑媽我爸是我祖母。如今祖母已逝八年了,伯父伯母已七十好幾,小輩最大的姐姐已滿五十。

逢年過節,大家歡聚一堂,熱鬧非凡,親如一家,令村民羨慕不已。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同父異母還是同母異父,都要靠再婚父母關係的維繫。既然選擇再婚,前夫的,前妻的,現任丈夫的,現任妻子的孩子,我們都要善待。善待孩子,孩子之間的關係才能好。


翦翦風22


同母異父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親,因為她們的母親會使物質和愛維護著親情,讓孩子更多的以母親的意志為標準,隨著孩子的生長,小孩子們會漸漸的對同母異父的關係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社會上不同的目光和閒言碎語都會衝擊同母異父的認識觀,因為同母異父直接的表現就是孩子不同姓,這會讓小孩在學校和社會上感到羞愧難當,甚至同學之間鬧矛盾時,也會拿同母異父的事情被羞辱,我有位同學就是同母異父家庭,記得好像他大哥就是他母親帶過來的,最後因為小孩子們經常罵他大哥野種,他父親也不喜歡老大,他大哥早早就到外地工作,雖然說起來他們弟兄好幾個,但是他大哥幾乎就沒有回去過老家,村裡人也早就不認識他大哥,他大哥還改姓了異父家的姓,據老人們說,他大哥工作以後又改姓他自己家的姓,自他母親去逝以後,他大哥就再沒有和這家人聯繫過。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小時候在關係上往往會不親,大多都是因為繼母的偏心和不公正,而隨著成人,同父異母的孩子卻因為同宗而關係逐漸增加聯繫和親善,當然也不是說,同父異母就一定親,同母異父就一定不好,關係還在於維護,只是相對而言,同父異母比同母異父的要好一點。


夢繞丹陽湖


血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的在於相處。

我母親有三個堂兄弟,同父同母,但他們之間互不來往,因為早些年老大下鄉回城,家裡託人弄竅讓進了國企,待遇極好,老三接班也是風生水起唯獨老二,爹不疼媽不愛,讀書又不好,只能賣豬肉,老大老三瞧不起他,處處排擠他,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老大在國企雖說衣食無憂也沒富到哪去,而且女兒沒工作嫁人也不可心,老年後逐漸抑鬱,老三更是大起大落,早年風光無限,現在負債累累,親戚都聯繫不上,反倒老二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不僅兒子在合資單位任高管,自己也是買賣越做越大,又趕上動遷得了不少樓,資產至少千萬,但早年被兄弟寒透了心,不論他們怎樣都之間不聞不問,唯獨對我母親極好,因為在他最困難時,孩子生病,母親不僅治療,還管吃管住。

我還有一位鄰居,女兒三歲時離異,後來再嫁又生了一對雙胞胎,但繼父對她始終視如己出,親生父親後來再娶生一男孩,對她不聞不問,不用想也能知道,孩子會和同母異父的弟弟親,還是和同父異母的弟弟親?

不要以為血緣相同,親情就會永不改變,真正決定親情的,永遠是以誠相待,以愛換愛。


簡心如玉


同父異母與同母異父哪個更親?

如果讓我說,我覺得還是同父異母的更親。

我的母親去世的早,扔下我們姐四個(四妹送人了),我父親又娶了個帶男孩的女人。

繼母到我家後又給我生了個小我11歲的弟弟,自從弟弟出生後,我們都寶貝的不得了,抱他,哄他,……

我們姐幾個在心裡從來沒有想過,弟弟跟我們不是一個媽生的,也從來沒有在背後討論過這件事兒,因為在我們的心裡他就是我們的親弟弟,是父親生的,我們都姓同一個姓,流著相同的血,無論什麼事,只要是弟弟佔理的事情,我們都會不約而同的站在他那一邊,我們無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會先為弟弟想一想,而我弟弟也是跟我們特別親,我家有什麼事需要他去給辦,一個電話他就給辦的妥妥的,從來都不提錢,經常給我家辦事,花個百八或者幾十塊發紅包都不收,老是這樣我覺得心裡過意不去,打電話讓他收紅包,他就會說,大姐,看你說啥呢,又不是外人,你老提錢幹啥,你再提錢我就掛電話了,我都無語了。

他對我們幾家的孩子都特別好,這些孩子也都很喜歡他老舅,我兒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在我父親家,讓我弟弟把他撩是哭了,我父親就說了句xx你輕點撩是他,(當時的語氣特別重,是吼的)我兒子的眼淚還在往下流呢,他就不幹了,也不哭了,小手邊擦眼淚邊說,我姥爺兒是個壞老頭,不許你罵我老舅……

我們幾家的孩子都特別親近ta老舅、一去他老舅家就都圍著ta老舅轉,老舅、老舅叫的特別親,誰的心裡都沒有隔閡。

我們姐弟就相處的特別親近,從血緣上來說,我也認為同父異母的要比同母異父的更親。當然了在現實生活中,同一個父母生的幾個孩子的關係還有親有疏呢,這要看ta們是如何相處的!


家裡的綠蘿


母親在,同母異父為親。

母親不在,同父異母為親。

我外公外婆那代人,這種情況特多。

我母親上面有同父異母的姐姐,也有同母異父的姐姐,下面還有二個同父同母的妹妹。

小時候憑直覺,那個與母親同父異母的大姨關係最差。

母親去世時,兩個小姨母很傷心。

父親去世時,兩個小姨母沒來,兩家沒一個人來。

如果是家族,三代以內是一家人,五代七代算血親,百代千代是宗親。

這就是中國文化。

所以我認為同父異母的還是一家人。


周沛建


同父異母未必親,同母異父也未必不親!但是遺腹子子女絕對性不親!在農村遺腹子子女是絕對的不詳之人,不同父不同母,同父同母親與不親那都不是事!


我的姥姥姥爺都是二婚,姥姥和新老爺結婚前姥姥有5個孩子當然還有一個未出生只能算四個出生的,新老爺有4個孩子,姥姥姥爺結婚後又共同生育2個孩子,一共加起來有11個子女!

姥姥由於歷史原因姥爺犧牲在了戰場上,後來只能帶著孩子挺大著肚子改嫁,改嫁的時候最大的男孩是18歲,(肚子裡還有一個未出生的)他就是我的舅舅,那個時候他已經開始工作了是村裡的民辦教師,可以自己養家餬口了。

不過還是有一個人一直不喜歡他,那就是我的新姥爺,儘管新姥爺沒有兒子但是無論舅舅如何巴結他都得不到新姥爺的認可,很努力的巴結討好他是因為還有三個小妹妹,更有一個犧牲在戰場的姥爺還沒有來得及能看到她出生的遺腹子妹妹!

舅舅巴結討好新姥爺就是希望能對年幼的妹妹們好,姥姥能在新姥爺門上被尊重被認可!但是往往是事與願違!

那個遺腹子就是我的母親,按說從孕期到出生再到成長我母親也算是新姥爺的孩子!很遺憾沒有!母親從小就被新姥爺看不起以致母親是11個孩子裡唯一不讓讀書也是唯一沒有讀過書的孩子!

遺腹子女孩上面的三個姐姐後再讀書的時候都非常勤奮努力都考上了不錯的學校,後來也有了不錯的工作,更有了不錯家庭,在那個年代不是工人就是農民其中有倆個女孩都嫁給了新姥爺給安排的婚姻人選,那個年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命令,畢竟他們的母親是二婚還要為母親的幸福考慮!

舅舅和3個姨娘家通通的為了母親(姥姥)的新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說白了就是盡一切可能養著這個命運多難關係又複雜的家庭!

隨著時間推移新姥爺對待三個女孩還是可以的!

至於最大的男孩,還有遺腹子(我的母親)新姥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樣!永遠也得不到認可!就是到我母親後來出嫁給我的父親也是一樣,一直到後來我的出生,新姥爺也看不起我,因為在他眼裡母親是卑賤的,她所嫁的男人還有他們的子女也是一樣的!

新老爺的四個女兒自姥姥進了這個家門也沒有受多少苦很快也都找到了好歸宿嫁人了!

全家每年春節過節會因為各自的父親母親會湊到一起過年!表面上其樂融融!私下裡和自有各自的關係!

姥姥與新姥爺後續又生了2個女孩也就是我的2個小姨媽,兩個家族的姊妹也算是才有了共同血緣關係的娣親,兩個姨媽成了一個父系為代表的,一個母系為代表的血與緣親情與感情的紐帶!

三代人就這樣在沒有絕對親,絕對不親,還有絕對親的複雜關係中一直生活著相處著,歷史因素那不是姥姥的錯也不是新姥爺的錯更不是姥爺的錯,怪就怪戰爭來的不是時候!

所以出生在哪裡不重要,生活在哪裡才重要!別因為自己的出生被瞧不起,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拼搏,努力,奮鬥努力活出個人上人的樣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成了我唯一的夢想!

我的母親雖然是不受待見的遺腹子女孩,她雖然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女兒,我也雖然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兒子從小被人瞧不起,但是我沒有放棄我自己,我沒有瞧不起我自己,人只有你自己先瞧的起你自己才能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一片天!


硯逸善齋


同母異父的兄弟,好比是同一塊土地,種出來的茄子和和大蒜,其果實雖然同一塊土地,但是種子不同,導致果實味道和屬性不同。就像兩個人同母,但是父親一個是非洲人,一個是中國人,它們在一起能親嗎?假如你母是前夫是非洲人,還生了黑孩子,後來又跑回來嫁中國人,生了你,你會跟這位黑人兄弟親切嗎?

同父異母兄弟就像同一棵香蕉樹的種子,一顆種東側,一顆種西側,結出來的香蕉,能有多大的差別?假如有人要吃香蕉,這兩棵樹的香蕉給他哪個問題都不大。但是如果有人要吃茄子,然後你給他端過來一盤大蒜,結果會如何?

如果你家有宗族祠堂,同父異母的都可以入一個祠堂。而同母異父的確不行。如果硬要入的話,你可能都不會同意。現在有的人在整理宗族家譜,這個宗族家譜會有同母異父的兄弟在裡面嗎?而且同母異父的兄弟,過來幾代以後,如果他們各個都有尋根問祖整理家譜,他們會把家譜的祖宗整理到一起,成為一個祖先嗎?而同父異母的兄弟,不管過多少年代,如果有家譜,就會同列其中,不管過去多少輩,後輩都不會剔除同父異母的祖先。如果你家的家譜中出現了同母異父的祖先,你發現了以後會有什麼感覺?



顏東


有一句話咋說的呢,同父異母親兄弟,同母異父路邊人。這麼說的話還是同父異母的比同母異父的親。可能是因為文化傳統的原因,覺得父親那邊才是根,因為大部分都是隨父親的姓氏。

我的伯父和我爸爸就是同父異母。我爺爺和前妻離婚,然後把我伯父帶過來了,我奶奶是地主的女兒,當時成分不好,快30了才嫁給我爺爺。後來奶奶生了姑姑和我爸爸。爺爺去世得非常早,我爸爸3歲的時候,爺爺就去世了,那時候我大伯10歲,我姑姑6歲。奶奶就這樣一輩子也沒再嫁人,把三個孩子撫養成人。

奶奶待我大伯也如親生的一般,奶奶去世之前財產房屋都是平均分配的。當時我奶奶去世的時候,在殯儀館有個給遺體開光的儀式,是需要長子完成的,這個都是我大伯完成的,不是我爸爸完成的。其實好像嚴格意義上來說我爸爸才是長子。

現在家裡的老人都不在了,但和大伯家還有姑姑家,都還經常聯繫,過年過節一起吃飯。

現在我們又添了一代人,我和我堂哥還有表哥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唯一遺憾的就是老人家沒看見現在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