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灤南縣“五大行動”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

灤南縣聚焦脫貧防貧、補齊全面小康短板,以“五大行動”為抓手,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強有力的黨建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保證。

實施“堡壘示範”行動

持續深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灤南深入推進“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年”活動,對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10條標準,逐村找差距、定目標,明責任、抓落實,並通過選樹典型、強化帶動,確保年底前全縣農村黨組織整體規範達標。繼續抓好村幹部培訓、綜合服務站、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先鋒指數管理、“六無”村居創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幹部績效管理“七個全覆蓋”,不斷提升黨支部建設質量,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大力整頓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聚焦黨組織書記不勝任脫貧攻堅奔小康要求,班子不團結、凝聚力戰鬥力不強等問題,不設比例、不定指標、應整盡整,切實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由縣級領導幹部帶隊,走遍分包鎮的所有村,調研摸底確定整頓對象,逐一形成整頓方案。採取“四個一”(每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分別由1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聯繫、1名鎮領導班子成員分包、1個縣直單位結對、選派1名第一書記駐村)措施集中整頓,確保10月底前完成轉化任務。

健全完善農村黨組織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村黨組織、村委會、監委會、服務站、保潔隊、合作社協調聯動的村級治理架構,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全面落實村幹部坐班值班、“四議兩公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規範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事務運行機制;推進對村級黨組織巡察全覆蓋,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按照突出集群效應、集中連片推進、發揮示範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的要求,著力做好2020年16個財政資金重點扶持村的項目申報、審核確定、組織實施和資金管理等工作。大力推廣“以綠養綠”等壯大集體經濟模式,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集中清理規範村集體經濟合同等措施落實,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方式新路徑。

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產業扶貧中的作用。引導農村黨組織盤活各種資源、推進土地流轉、打造特色產業,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輻射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創業致富。依託產業龍頭、產業基地、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組建產業鏈黨組織,通過“黨支部+產業鏈+農戶”的形式,實現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的有效整合和集成放大,逐步形成“圍繞產業建組織、建好組織促脫貧”的雙贏格局。

突出抓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把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延伸拓展為基層黨建示範工程,把鄉村振興的重點村、重點片區同步打造成黨建示範村、示範片區。紮實推進農村三產融合,著力提高農村水電路訊暖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和鄉村綠化,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建設美麗宜居村莊。鞏固提升姚王莊、胡各莊、坨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水平,圍繞落實“十好”要求,搞好特色設計,發展“一村一品”,著力打造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全域示範鎮。用好李營教育培訓基地,大力推廣李營經驗模式,輻射帶動其他鎮分別打造3個以上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點,圍繞主要交通幹道,形成灤海公路、平青大線、遷曹公路、唐港公路4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帶,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區創建提質擴面。

實施“先鋒引領”行動

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領頭羊”作用。健全完善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辦法,建立不勝任村黨組織書記動態調整機制,定期研判履職盡責、作用發揮情況,配齊配強“領頭羊”隊伍。落實省鼓勵大學生回鄉任職若干措施,吸引一批優秀大學生回村任職,依託“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鼓勵支持農村幹部參加學歷進修,建立完善村黨組織書記後備人才庫,不斷改善農村幹部隊伍年齡、學歷、知識結構,增強落實政策、帶領致富、聯繫群眾本領。嚴格落實《灤南縣村級班子和村“兩委”幹部績效考核暫行辦法》,激勵村黨組織書記和廣大村幹部帶頭髮展特色產業、興辦企業,應用新技術、推廣新品種,當好“領頭羊”。

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學習推廣阜平縣“三個走出去、三個領進來”經驗,引導黨員走到群眾中去、走到產業中去、走到急難險重任務中去,把群眾領到黨建陣地中來、領到致富產業中來、領到黨組織中來。注重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的青年農民、致富能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和返鄉大中專畢業生等優秀分子中培養髮展黨員。實施“黨員創業帶富”工程,通過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引導、大力扶持農村黨員帶頭創辦經濟組織、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養殖,讓每個有勞動能力的黨員都有脫貧致富項目,每個村培養一批黨員致富帶頭人。完善黨員幫扶機制,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邊緣戶至少有1名有幫帶能力的黨員結對幫扶、幫帶。

充分發揮幫扶責任人生力軍作用。持續開展貧困戶結對幫扶“暖心工程”,幫扶責任人在貧困戶脫貧退出後,要繼續聯繫、經常走訪、及時解難,確保脫貧不脫幫扶,有效防止返貧。對於貧困邊緣戶要明確幫扶責任人進行幫帶。派出單位在落實好幫扶責任人基本保障和扶持舉措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拓寬支持範圍,形成“一人聯繫幫扶、派出單位保障、一把手負總責、全員共同參與”的濃厚氛圍。

實施“能力提升”行動

強化扶貧幹部業務培訓。圍繞落實脫貧防貧決策部署、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對黨政領導幹部和扶貧系統幹部開展精準防貧返貧、發展產業輪訓,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提升政策水平和知識能力。進一步強化扶貧幹部以及鎮、村幹部的扶貧業務技能培訓,確保熟練掌握並靈活運用社保兜底、產業就業、就醫就學、飲水住房、電商扶貧等相關政策和業務知識。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強化幫扶責任人穩定脫貧、防貧返貧等方面培訓,增強責任意識,掌握工作方法。

強化鎮村幹部能力培訓。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等內容,組織好鎮黨委書記培訓。在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參加省“萬人示範培訓”的基礎上,縣級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兜底,各鎮對其他村“兩委”幹部進行全員培訓。通過課堂講授、示範點教學、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靈活多樣方式,全面提高基層幹部抓黨建、促發展、促振興的本領。

強化基層黨員素質培訓。深入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分層分批組織黨員到縣鎮兩級黨校和李營教育培訓基地進行集中輪訓。充分利用智慧黨建可視化系統平臺,搭建萬名黨員大課堂,定期組織全縣農村社區黨員開展黨課宣講。組織農村有創業意願的黨員開展精準培訓,重點圍繞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農村服務業和電子商務等,培養一批創業能成功、帶動有成效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實施“人才支撐”行動

支持鼓勵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競聘崗位,發揮其在新興產業、互聯網物聯網領域的優勢特點,返鄉就業創業、為村民服務、為家鄉建功。各職能部門廣開綠色通道,積極搭建平臺,促其成長成才,激發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就業熱情。

暢通各類人才下鄉渠道。支持大學生、退役軍人、企業家到農村幹事創業,競選村“兩委”幹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持續深化“聚賢引智興業”計劃,吸引灤南籍在外人才返鄉創業。有組織地動員教育、科技、衛生等各類人才開展下鄉服務,並對下鄉服務人員在評先評優、職級評定時予以重點考慮。

注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建設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實訓基地,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力度,培訓一大批高素質農民,培育各類“土專家”“田秀才”等鄉土人才。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範圍。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行動,叫響“冀東倴城新人”勞務品牌。積極宣傳農村優秀人才先進事蹟,提高影響力和知名度,增強榮譽感和吸引力。

實施“幫扶助力”行動

持續開展“企業幫扶貧困戶”行動。組織全縣幫扶貧困戶、邊緣戶s的企業,繼續採取“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形式,通過直接幫扶、創業就業、市場信息、技術培訓、扶智扶志等多種途徑,繼續助力脫貧攻堅,幫助穩定脫貧、防止返貧,為鄉村振興、全面小康奠定基礎。

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優勢。抓好黨群共建、助推脫貧、防止返貧。動員各級各行業工會組織參與扶貧、聯戶幫扶,開展就業援助行動、技術服務行動。深入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希望工程助學助教等志願服務活動,用知識改變“代際貧困”。開展巾幗現代農業脫貧、巾幗鄉村旅遊脫貧、巾幗家庭手工脫貧、巾幗家政服務脫貧等活動,引領農村婦女頂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