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劃分為六個地區的本溪

本溪,遼寧省地級市,是遼寧省東部的中心城市,是以鋼鐵、化學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是十三個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之一,遼寧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本溪市位於遼寧省東部,北與瀋陽市、撫順市相連,西與遼陽市、鞍山市相接,南鄰丹東市,東鄰吉林省通化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市森林覆蓋率75%,位列全國前列。

劃分為六個地區的本溪

本溪桓仁五女山城是世界文化遺產,是高句麗的發祥地、清朝的肇興地。本溪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是中國著名的鋼鐵城市,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本溪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溫泉之城、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市、全國依法治市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素有“鋼鐵之都”、“中國醫都”、“中國楓葉之都”之稱。

劃分為六個地區的本溪

1371年2月(明洪武四年),置遼東衛指揮使司,同年7月改置定遼都衛,1375年10月(明洪武八年)又改置遼東都指揮使司;1377年(明洪武十年)改所椿州縣為衛、所:1403年(明永樂元年)設置建州衛;1409年(明永樂六年)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東寧衛,桓仁縣屬貝兒子都指揮使司建州衛。

1644年(清順治元年),本溪市區、本溪縣屬於遼陽府;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移府盛京(後改為奉天府),降遼陽府為遼陽縣;1664年(清康熙三年),升遼陽縣為遼陽州;至1906年本溪縣設治前,本溪市區、本溪縣分屬於奉天府遼陽州、興京撫民廳、鳳凰廳三地。清康熙年間桓仁一帶被列為封禁地;1877年(清光緒三年)設置懷仁縣,隸興京撫民廳。

日俄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本溪地區活動頻繁,強行開採煤炭資源,中日交涉事宜日多;加之本溪地處山區,煤炭。木材、山貨等資源豐富,人煙日漸稠密,匪息屢起。盛京將軍趙爾巽,鑑於本溪地區的實際情況,為加強對這個地域的管理,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10月28日奏請請:“遼陽州屬本溪湖附近一帶,毗連興京、鳳凰,萬山重疊,路徑分歧,為盜淵藪,應另設知縣。”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7月籌設縣署衙門,同年10月,清政府正式批准將遼陽州東部、興京撫民廳西南部、鳳凰廳北部地區劃出,設本溪縣建置。據《清實錄》載:“光緒三十二年十月辛卯,添設本溪知縣,從盛京將軍趙爾巽之請也。”本溪縣設置後,始屬東邊道,後屬奉天首。

1914年(民國3年)本溪縣、桓仁縣(是年由懷仁縣改稱)均隸屬於奉天省東邊道。

1928年(民國17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本溪、桓仁兩縣仍屬之。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偽“滿洲國”,本溪縣隸屬於奉天省,桓仁縣隸屬於安東省。1937年(民國26年)日偽政權實行街制,在本溪縣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設立本溪湖街。日本政府以撤銷“治外法權”名義,將滿鐵附屬地文還日本帝國主義控制下的偽滿政權,原滿鐵附屬地本溪湖火車站、順山。河沿一帶併入本溪湖街。1939年(民國28年)偽滿政權將本溪湖街、宮原一帶從本溪縣劃出。

本溪市、縣民主政府由本溪市內轉移到本溪縣後,於當年6月,遼寧省政府決定撤銷本溪市民主政府。本溪縣民主政府在本溪農村開展遊擊鬥爭。1946年10月1日,國民黨遼寧省政府下令撤銷本溪湖市,將市區併入本溪縣。

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本溪市、本溪縣。桓仁縣均隸屬於安東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設有9個直轄市(重慶、廣州、南京、瀋陽、鞍山、西安、撫順、本溪、武漢),本溪在建國初期是中國十大直轄市之一。

1951年撤銷本溪市大峪區(東北人民政府1951年8月15日批准)。

1952年撤銷本溪縣,設立本溪市石橋子、牛心臺、橋頭、草河掌、草河口、偏嶺、鹼廠、清河城、小市、南芬10區(政務院1953年9月批准)遼東省撫順縣六區高頭嶺以南地區劃歸本溪市(政務院1953年9月批准)遼東省本溪縣劃歸本溪市。

1959年,桓仁縣、本溪縣劃為本溪市管轄。

1966年4月桓仁縣改由丹東市管轄。

1968年12月,桓仁縣復歸本溪市管轄。

1989年,設立本溪滿族自治縣和桓仁滿族自治縣。

劃分為六個地區的本溪

截至2018年末,本溪下轄4個市轄區(平山區、明山區、溪湖區、南芬區),2個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本溪市共35個街道辦事處(兩縣各一個)、24個鄉鎮、229個社區、289個村民委,另設有國家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本溪水洞溫泉旅遊度假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