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东西》:最正大光明的卖国理由


《东西》:最正大光明的卖国理由


《东西》是老舍的短篇小说,揭露了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在民族危难之际,打着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旗帜,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欲望得到那些东西,而正大光明的卖国求荣的人的嘴脸。

在介绍这篇文章之前,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东西”。一种东西代替实物,就是我们平常用的、吃的、穿的等等一些生活用品,它可以有简单和奢侈之分,简单的就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品,比如维持一天生命的水果、蔬菜、蛋、肉等,奢侈就是燕窝鱼翅、鱿鱼海参等等;如穿的衣服简单就是有衣避体干净整洁即可,奢侈就是绫罗绸缎,一件衣服穿一次,追求所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追求名牌等;再比如出行用的东西,有的人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只要能到地方就可,有的人一定要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车,一辆满足不了需要几辆。这些追求奢侈的人是真的需要,还是攀比太强,还是贪婪的欲望太重?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东西”代替人,比如说“你算什么东西”或者“不是东西”等等,用东西代替了人。

言归正传,东西本无罪,有罪的是为了得到这些东西出卖灵魂,失去道德,没有底线,不择手段。为了满足自己得到东西的欲望,卖国求荣,数典忘祖。

《东西》里的鹿书香和郝凤鸣就是这样两个不是“东西”的“东西”,这两个东西为了得到更多的东西出卖国家,做日本人的走狗,为了更好的讨好和巴结日本人居然挖坟盗墓。

鹿书香是郝凤鸣的大舅子,两人同时为日本人卖命,鹿书香是日本留学回来,自然比英国留学回来的郝凤鸣收到日本人的器重。郝凤鸣在鹿书香手下做事,从权利以及吃穿用度上就比不上鹿书香,比如鹿书香的太太穿的衣服、戴的首饰就此郝凤鸣的太太的好看,再比如鹿书香家里有汽车,郝凤鸣就没有,为了能有一辆汽车,郝凤鸣都挖空了心思。

为此,郝凤鸣愤愤不平,他是瞧不上鹿书香的,因为鹿书香只是一个东洋得杂牌留学生,没有什么本事,就因为会讲几句东洋话受到日本人的重用,而自己才是有真本事,有能力的正宗西洋留学生。

郝凤鸣嫉妒也没有用,现在是日本人当道,他心里总想着风水轮流转,说不定明年就轮到英国人了。他认为中国总是要亡的,既然要亡就亡在英国人手里,到时自己又能高人一等,站在鹿书香的头顶了。

在郝凤鸣的心里,从没想过作为中国人自己站起来当自己的家,做自己的主,那种为了东西卑躬屈膝的奴性已经深刻到了骨子里,让他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

为了讨好日本人,为了给自己揽财,郝凤鸣为鹿书香出了一个缺德的主意—挖坟盗墓,二人一拍即合。

鹿书香给郝凤鸣许愿,如果挖坟盗墓的主意让日本人满意,自己能揽来财,就许给他科长,给他心心念念,梦寐以求的汽车。

郝凤鸣喜欢这种国破家亡的乱世,喜欢被其他国家殖民的乱世,因为他觉得乱世出英雄,而他自己就是那个乱世里的英雄,给侵略者卑躬屈膝,帮助侵略者奴役自己的同胞,出卖国家的利益,为自己求来乱世中的锦衣玉食。

像郝凤鸣和鹿书香这样的人,不仅不会觉得自己是亡国奴,反而会觉得自己是英雄,他会欺站在自己同胞的头顶上,对侵略者前倨后恭,然后得意洋洋的说:“看!我就是英雄,有多少人被我踩踏在脚下!看!在这食不果腹的乱世里,我过的多好!我多有本事啊!”

老舍用隐晦的语言讽刺了那个时代的汉奸,揭露了那些卖国贼丑陋的嘴脸。

任何时代总有一部分人不顾国家利益,没有民族大义,甚至出卖国家人民的利益,发国难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