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每年,中國大量的廢舊輪胎出口非洲,對於那些還不太發達的國家來說,這些我們眼中堆積如山的“廢品”,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而經過工匠們的一雙雙巧手,它們甚至還會遊走上非洲大陸時尚的尖端。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Akalas”(輪胎涼鞋)。最最地道的Akalas,據說是由當地工匠們在這些輪胎上裁剪出一個大鞋底,然後在此基礎上固定幾根帶子,就算大功告成,工時不多、工序簡單,還不妨礙大規模批量生產。雖然這種鞋子其貌不揚,卻特別的廉價和耐用,只需要花上十幾塊錢就能夠買上一雙夠穿七八年的鞋子,對於並不富裕的地區來說,是個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歡樂的非洲同胞為了迎合市場,還搞出了差異化私人訂製:在鞋子上繫上一些彩色的繩子或者串珠等等,可謂別具匠心。會做生意的,還會利用輪胎上的品牌商標作為裝飾,變相滿足了一小部分小男孩們夢想“開上豪車”的虛榮心。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這不是輪胎第一次和鞋履產生如此微妙的聯繫,也絕不是最後一次。由於鞋子的發明比輪胎早的多,我們還是從鞋子說起。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玩漢服的小姐姐們,都喜歡穿木屐,據悉該產品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但目前最早的木屐,稍微晚那麼一點,是在江西南昌的三國墓出土的。相比更早的獸皮長筒靴、平底履家族(皮履、絲履、麻履、草履),木屐最大的功能便是——防滑(因為有“木齒”啊)。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南宋陸游就有詩云:“百錢買木屐,日日繞村行,東阡與北陌,不間陰與晴。”可見,“全天候戶外徒步鞋”這個當今中老年人趨之若鶩的電視廣告概念,其實還是個復古文化遺產,在千年前已經在中華大地落葉開花,並遠渡丘陵地形為主的東洋。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同理在歐洲,對於從羅馬共和國時期就流行起來的草鞋,文藝復興之後的浮誇貴族們顯然是拒絕的。你瞧路易十四腳上的這雙高跟鞋,就像去掉“前齒”的木屐,除了好看、威嚴,還兼顧了鞋底防滑性能,一舉三得。據說,當時的歐洲妹子們之間也同樣流傳著這樣一個擇偶方法:“這個男人是不是自己夢中的白馬王子,用一秒鐘看下他的鞋就知道了。”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也不知道馬牌輪胎的工程師祖上是否出過貴族,反正1904年他們首創了帶有輪胎花紋的汽車輪胎,這從根本上解決了汽車在車速上升以及遇到糟糕路況時,抓地力不夠、剎車力不足的問題。這一發明的影響無疑深遠,僅僅過了4年,福特T型車駛下了工廠流水線,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了“奔騰年代”。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輪胎同樣會對造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1845年,蘇格蘭的土木技師湯姆生從通水的橡皮管上汲取靈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條充氣輪胎,讓乘客在長途跋涉時,第一次享受到了舒適的體驗。123年後,耐克公司主設計師丁克.哈特菲爾德同樣從“壓縮空氣”的角度,跟隨著充氣輪胎的車轍,發明了“氣墊鞋”這一新品類。至今,運動鞋歷史上偉大的“AirMax”系列,依靠其舒適的彈性和減震能力,風靡了全球30多年。

就這樣,輪胎和鞋履,共同作為我們人類與地面之間的“中介”,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啟發著,影響著,之間的技術也是你追我趕,才走到了今天。事實上,有些著名的鞋品牌,都能在輪胎屆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

1. 馬牌&阿迪達斯:操控、靜音和舒適的兼顧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說到馬牌輪胎,就不得不提當家花旦MC5,這是一款既有操控性,也能兼顧靜音舒適的運動輪胎,號稱運動輪胎中的"靜音之王"。即使是不到10萬的渣渣底盤調教,也能開出20萬級別B級車的行駛質感。這種全能的胎型,與追求舒適度高、實戰性能好的跑鞋正好吻合。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同為德國品牌的阿迪達斯,就特別喜歡用馬牌的大底,比如著名的UltraBoost系列。作為不少人眼中的“史上最佳跑鞋”,柔中帶剛的馬牌大底,配合Boost材質打造的中底後會產生一種柔軟飄逸的感覺。讓你無論是走路還慢跑,都能獲得充分的彈力,雙腳所承受的壓力也被大大緩解。

2. 固特異&斯凱奇:耐磨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把Goodyear的中文名翻譯成“固特異”,可謂一針見血地說明了“耐磨”的特性。對於很多經常跑長途的車主來說,選擇固特異一定程度上可謂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輪胎的壽命問題。比如明星產品“久乘”,使用雙層胎側簾布材料結構以及升級的胎側配方, 大幅提升了耐久度與堅韌度。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而鞋作為日常生活出行必需品,很多人是不捨得用正規的限量版球鞋去“壓馬路”的。要出街的鞋,耐用、耐磨才是第一位的。比如斯凱奇的熊貓鞋,外觀十分經典,公認的裸感輕盈卻透氣耐磨,且十分百搭,配合著防水鞋面,一般雨量完全可以勝任雨鞋的角色。

3. 倍耐力& PUMA :操控性,賽事級別的體驗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輪胎屆同樣也有高冷玩家,比如經常贊助賽車和國際米蘭的倍耐力。作為F1最早贊助商,帶來的產品也是賽事級別的,就像“新P1”,採用高性能混合材料、不對稱花紋設計,輪胎承載力強,地面接觸面積大,還不容易夾石子。即使輪胎出現漏氣的情況,也能承受車輛側向載重和橫向載重。可以適應一部分“車神”的激烈駕駛。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說起倍耐力,不得不提曾與之發佈聯名鞋款“Replicat-X”的PUMA,本身就有強大的“賽車基因”,只因該品牌十分喜歡和汽車大廠合作(法拉利,豐田,奔馳等)。而就Replicat-X本身來說,不僅有 “超大”全橡膠外底,還帶有獨特的藍色倍耐力CINTURATO輪胎花紋,原本是為了保證賽車在溼地情況下也超強的抓地力。

4. 東風&安踏:性價比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在業界,東風被稱為“國產神胎”。論舒適,它有凱夫拉有機纖維加持,全面提升了橡膠柔韌度;論油耗,它能通過對稱花紋+全封閉胎肩設計來實現節油;論安全,它在橡膠配方中加入了環保的芳烴油,不僅解決了橡膠的彈性滯後問題,還大大提升胎側抵抗刮傷、劃傷的能力;最重要的,價格還比國外品牌的要低一些,體驗卻一點不輸所謂的國際大牌。


你用完的廢輪胎,是怎麼變成非洲同胞的“潮鞋”的?


在鞋屆,同樣有安踏為代表的國產驕傲,早已被某些球員穿上了國際的賽場。就拿安踏當家的“KT”系列來說,不論從做工、顏值(畢竟是阿迪前設計師操刀設計),還是A-flashfoam科技加成上來說,都能看到國產品牌的不斷的努力與進步。同時,強大的性價比,也帶給人們越級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