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42歲的老會計了,現在覺得越來越不好做了,想改行,做什麼好呢?

用戶89597975493


改行的話,可以考慮跟財會相關的職業。已經做了20幾年的財務,如果中途從事完全不相關的職業,要從頭來過,需要考慮下是不是覺得可惜,自己在心理上是不是能夠接受。此外,也可以考慮自己有什麼愛好和專長,可以發揮出來變成另一份職業。

1. 40多歲的瓶頸

為什麼會覺得財務越來越難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人是覺得做財務要承擔比較大的風險,有些人是覺得隨著年紀上升力不從心,也有人是出現了中年危機。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發生在普通財務人員的身上,即使做到財務高管,也有可能發生。筆者的一個朋友,很早就已經年薪百萬了,但去年也遭遇了一次裁員。在整整半年多的時間裡,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當然,有過去的這些經驗,也並不擔心工作問題。最終,還是回到了財務總監的崗位,不過換了個環境,相比之前輕鬆了不少。因此,有幾十年的相關領域經驗了,是否要改行,真的要提前考慮清楚。

2. 可以考慮的方向

筆者也有不少朋友,從單位裡面的財務工作出去,做了相關領域的工作。當然,前提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和興趣所在。

(1) 企業的諮詢顧問

筆者之前企業的一個稅務總監,到40幾歲已經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於是選擇了到朋友的一家企業做稅務諮詢顧問。

(2) 教育培訓

之前有比較多的經驗,如果比較喜歡這個方面,也可以考慮往教育培訓發展。分享一個知名網校的老師的經歷:他是在做財務總監的時候被人請去當老師,當時做老師只是兼職,後來逐步拓展到了各個細分的財務領域,教了很多課,最後又集中到一門課,把這一門做精做專,最後成為了這個領域知名的老師。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後期的教育培訓可以是多種方式,所以,也可以打開思路,看看這個方向是否合適。

(3) 其他感興趣的方向

有些財務可能會接點兼職的記賬工作,這樣時間自由。也可以寫寫文章、拍拍視頻記錄自己的財務經驗和想法。

當然,如果在從事財務之餘還有其他的專長或者愛好,或許也可以考慮把這項專長變為一份職業。在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可以更多偏向自己的興趣愛好。

所以,作為已經有了豐富經驗的老會計,如果想轉行,可以更多地拓展思路,將專業、經驗和興趣愛好相結合,做出更好的選擇。


財會小童


360行 行行出狀元 ,做的累要麼是老闆不行要麼是自身不行,老闆不行就得考慮儘快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最缺的就是人才,只要你能拿出一個創業合夥人的心態去為一個企業工作,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自己不行,那就考慮改行吧23歲畢業20年了這個行業也許真的不適合您。我公司在58同城招聘很多40多的人了還在找出納的工作混日子啊?都什麼社會了。個人建議改行當環衛工吧。





青島非凡創業


從42歲的老會計可以看出題主財務經驗豐富,你覺得會計越來越不好做,我推測你不是公司的財務管理人員,如果能做全盤賬能做到財務負責人,做的不開心,完全可以憑藉經驗與能力換家公司,不至於想到要換行。我身邊有不少40+的老會計,他們做的不開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新招進的基層財務人員工資比較低,老會計的工資高,時不時的會被老闆拿老會計的工資與新人做對比,感覺到壓力山大,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第二,新招進的財務主管,學歷高會計證書齊全,入職工資比工作多年的老會計高。但工作能力不如老會計,在這些新人的手下做事感覺委屈,特別是工作中新人對老會計不尊重時,分分鐘能促使老會計離開。

第三,由於學歷證書的限制,在外面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對比現在的工作,只能委屈求。因為像我們這些35+年齡段的人,上學時考高中比現在的90,00後考本科都要難。我們那一代人很多高中職高畢業,與年輕人比學歷證書沒有優勢。現在會計供大於求,門檻水漲船高,好點的公司招會計都要求大專以上文化,持有初中級證書,還有不少要求註冊會計師證,僅學歷與證書已把老會計擋在門外。

我認為題主才42歲,只要心態好,儘快的彌補不足,憑藉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在會計這行業還是能夠長期工作下去的。我有兩個40+的朋友,他們就做的就很好,可以參考下。

有個40+的老會計學歷本科,有中級證書,他認為在公司全職上班壓力大,不喜歡與年輕人一起工作,因為年輕人太拼經常加班,而他不喜歡加班,再加上工資比年輕人高太多,感覺長期這樣不太和諧,老闆會有意見。他憑藉積累的人脈與多年的工作經驗接了幾家公司的兼職,每家公司每個月去5-6次,收費3-4000元,指導新會計做賬,因為有不少老闆相信老會計,認為老會計經驗豐富也更專業,所以他不擔心找不到兼職工作。他閒時還會去財稅公司講課,加上兼職的收入,每個月收入都在萬元以上。

還有個40+的老會計,學歷不高證書也沒有,他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在公司裡充當了管家的角色。每天的工作是在外面送回單對賬收款,工資每月6000元,效益好的月份有獎金。他說自己的眼睛不好,不能長期對著電腦,在外面跑感覺很開心。當然,他也有煩躁的時候。最不能接受的是有的公司的年輕財務對他愛答不理不尊重,他說自己的年齡比這些財務的父親的年齡都要大,被他們冷落會心酸不舒服。但沒辦法,想想是為了工作,事後也就感覺沒什麼了。我想說的是他的專業能力差,但利用自己的經驗完美的彌補了專業的不足,不管掙錢多少,只要開心就好。

如果題主在42歲的年齡堅持轉行,我的建議是儘可能用到多年的工作經驗,比如可以去培訓學校講實操課,也可以與網校合作製作教學視頻,如果實在沒有好的工作,可以離開一線城市,去三四線城市城市,因為三四線城市的節奏沒一線城市快,壓力也沒一線城市大。

以上是我的建議,祝題主好運!


職場行者


我35開始學會計,現在38在考中級,沒什麼經驗,只能去做出納,感覺學錯了專業,好累啊,找工作人家嫌你沒經驗,年紀大,哎!


圖圖130930116


作為同行,年紀相紡,來分析一下:

1.42歲辭職絕對有做不下去的原因:公司效益不好,不能按時發薪;拿著白菜的錢,操著白粉的心……

2.改行,只能說明會計這個行業水太深,風險太高,傷不起了。政策千變萬變,以前符合政策的賬務變成違規,需要重頭調整……

3.會計是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的行業,重新就職,因為年齡的問題很難找到適合的崗位,再去跟大學生搶飯碗,在形象氣質、薪酬待遇、時間、位置上,沒有一點優勢。有經驗又怎麼樣,想從事管理崗位,難。

所以我的建議,多考證,證比經驗值錢。年齡大了,有證才有資本重新選擇!


武林欣欣榮


42歲的“老”會計

這個年齡的財務,即使沒考什麼財會證書,只要一直在學習,多崗位從業經歷的話,也應該是經驗豐富的老財務了。

財務還算穩定的一個職業。

當然,如果公司經營不穩定,收入上不去,公司不重視,合規有壓力,個人職業生涯已到天花板,是有越來越不好做的感覺。

如果覺得做會計不好做了,那什麼好做呢?

360+行,雖然行行有狀元,但哪行好做呢?哪行如果做到有聲有色,哪有容易的呢?如果在這個年齡,覺得會計不好做,那麼一直在財務行業耕耘的你,覺得哪個行業好做呢?

42歲的轉型

40多歲,甚至更大年齡,是有轉型成功的,比如任總,比如褚總。但這概率又有多少呢?認真、靜心、綜合評估一下自己,自己是屬於小概率的那類成功的人嗎?

他們的成功,難道很容易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

自己對最熟悉自己,最瞭解自己。如果做財務的我,也感覺難幹,幹不下去了。我可能從我的專業和興趣出發,做與我專業和興趣相關的事情。

與專業有關的,比如搞個代理記賬,財務顧問;興趣相關的,比如寫點東西,或者做個小店的廚師。

你自己最瞭解自己,祝你好運。


東嶺財經


感覺會計這行付出產出不行比,不斷學習,很多麼司工資還是個打雜的工資,而且比其它崗位擔的風險大,有些代帳越來越廉價,跟做"苦力"差不多,會計選擇職業方向很重要,如果一開始就進會計事務所,路會好走些,卻又面臨著出差,小企業做10年工資也漲不了多少,大企業,學歷方面要求高,競爭大,年齡大了,學歷也是弱勢,很難,現在我覺得我是倦怠期,看著帳都煩!


雨宸


你好,我是一個職場創作的新人,同時也是一個還算資深的人力資源從業者,也就是可以幫企業招人或者給人找工作的那種!在此,我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也講講我的觀點。僅僅只是愚見,不喜勿噴!


對於你的經歷我只能說,最好別改行,雖然我大概能知道你面臨的問題,但是出於年齡來講,最好別輕易改行,不然你這些年的努力將付之東流了。


不要忘了,當初進這一行的初衷


別說你在這行沒有努力過,你也年輕過,奮鬥過,見到過太多,突然跳出這一行你會不習慣的。雖然現在各行各業,競爭日益激烈,但是歲月沉澱積累的經驗,還是不能放棄的,建議你,繼續經營自己的事業,同時拓寬自己的道路。


很簡單,你可以邊從事你現在的會計職業,同時你可以做一些兼職,例如帶徒弟,例如去培訓班講課之類的。把你的經驗最大化的利用起來。我相信遠不止我說的這兩條路走。同時你可以兼職自媒體,分享下你的經歷,我相信很多人會願意去看的。


不要覺得難,你是沒有見到過更難的


我依稀記得《演講家》節目裡曾經有個四肢都不健全的人,還能透過電商賺了好幾百萬,你缺少的是思想,而不是能力。你要拓寬自己的眼界,找到自己的道路,做一行愛一行,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去抱怨,你才會找到你能行得通的路,你才會有豁然開朗的那一天。


歡迎關注我私信我,與你一起聊聊工作中的那些事,我很樂意和你交流與分享!


職場托馬斯


說實話,會計還是一個非常穩定的職業。

1,到了42歲的年紀,如果是跳槽,我覺得沒有問題,如果是貿然放棄會計這個職業,轉行做其他的事情,我覺得會有點輕率。

2,會計和財務這個行業,按理是可以拿到非常高的薪水的。

3,這個行業非常適合成為專家級的高薪職業。再加上你有這麼多年的職場經驗。按理是非常從容,非常順手的職業。

4,當然,你如果只是侷限在一個小企業,每天都是雞毛蒜皮的瑣事,而不懂得成長,那麼就是給你一個金飯碗,你也覺得捧著累。

5,世界上有很多CFO轉行成企業CEO的成功經驗。比如,阿里之前的CEO衛哲,以及後來的CEO張勇,應該都是做財務出身。

6,做會計和財務的人,天然有把控整個公司整體運營及風險的優勢。

7,到了40多歲的年紀,在職場裡還是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不應該是覺得難做就不做,而是應該看到哪一個更適合未來自己發展,持續地堅持,持續的付出。

8,把難的事變簡單,把簡單的事做好!這就是最好的成功方法。



複式成長方法論


一、分析問題:

1.提取關鍵詞:

42歲、老會計,改行。

2.分析優劣勢:

優勢:有閱歷、有資歷、有一定人脈資源;

劣勢:能力未達'不可替代'、學習能力差難換行、未緊跟行業需求更新精進學識、換公司難升職加薪。

3.分析提問目的:

想找賺錢的新思路、利用僅存的會計知識賺錢

二、解決問題:

1.離職前(簡單說3條打開你的思路):

①篩選並收集出自己合作(接觸)過的公司的聯繫人的名單;

②網上搜尋你所在地區+會計代賬相關中介或公司, 或 會計相關培訓機構 投簡歷或聯繫找工作;

③招聘網站找定向中小企業的會計的獵頭;

2.離職後:

創業:

1.利用離職前的①所接觸的老客戶,打電話或親自拜訪尋求合作;

2.利用離職前的②中的公司或中介(高回扣、提成)談好給你介紹客戶;

3.利用離職前的③中獵頭的關係(高回扣)或得客戶。

以上3條是做收集種子用戶的簡單方法,如何賺錢?

1.自己做賺小錢;

2.轉包賺中錢;

3.挖牆賺中錢;

4.偷師培訓機構賺大錢。

以上僅點開你的思路,玩出花的方法多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