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引言

从小喜欢学历史,对西安这座古都充满了感情。每每来西安总要去回民街打打牙祭,然后沿着巷子漫无目的闲逛,走着走着给外地人看的热闹没有了,走进了老西安人的生活。去年就有那么一次走着走着发现了一座清真寺。而且名字也特别有意思叫“大学习巷清真寺”。我作为汉族人,没有宗教信仰,去过最多的宗教场所是佛教的寺庙。而伊斯兰教和清真寺相对于像我这样的汉族人来说始终保持着陌生和神秘。在我的印象里清真寺就是洋葱头式的大圆顶建筑。但显然眼前的大学习巷清真寺不是,它从外观上看更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古建筑,融合的建筑基因里中国风要远远大于阿拉伯风情。

历史

凡事都有因果,所有的这些都应该在历史当中找答案。我就把这座清真寺的历史找了出来。这座清真寺之所以叫大学习巷清真寺,是因为这座清真寺建在大学习巷。而学习巷的名字来源于唐朝,汾阳王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从甘肃泾川返归长安,有西域各部将官等200余人随从班师回京,唐代宗恩准他们居住在唐皇城内礼部衙署所处坊内,学习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文化礼仪,所以这条文明交汇碰撞的巷子被称为“学习巷”。这些西域人当中有一部分是伊斯兰教徒,于是就在巷内建清真寺。这是大学习巷清真寺始建比较流行的说法,但是唐朝的东西早就没了。我们现在能看得见的这座清真寺和明朝的瓜葛最深,主体建筑大都是明朝所建。之所以建成以木结构为主,这么鲜明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跟明朝的强大以及当时严厉的宗教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简介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这座清真寺是陕西省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历是相当的老,并于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建筑由照壁、石坊、大门、三间庭、省心阁、中院、碑亭、沐浴室,礼拜正殿等建筑群组成,空间上有强烈的序列感。更难得可贵的是它是免费对外开放的。

照壁及四柱三间石坊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四柱三间石坊正面

入门处是一个四柱三间石坊,正面上方写有“敕建陆次”四个大字,意为曾经根据皇帝的命令大规模的修建、扩建过六次。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四柱三间石坊背面及照壁

石坊的另外一面写着“其尊无对”,“其”就是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意思就是安拉的尊大是独一无二的。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路对面的照壁,当时忘了给照壁拍“单身照”,它建于康熙年间,砖雕纹饰精美。

大门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门内清真寺牌匾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敕建清真寺牌匾

石坊后是一个绿色琉璃瓦覆顶的大门,里面顺次悬有两方匾额,前面为“清真寺”、后面为“敕建清真寺”。前面的就是一个名字,而后面的相当于一个金字招牌。意思就是皇帝下令修建的。落款日期为大明洪武十七年,落款人是当时的兵部尚书铁铉。

三间庭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三间庭厢房

穿过大门有一个庭院,叫三间庭,右手边映入眼帘的是寺内的厢房,重檐楼阁充分体现出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在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三间庭侧门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三间庭侧门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三间庭侧门门楼雕刻

三间庭在两侧都开有通往中院的长方形石质门楼和圆形门洞。上方雕有阿拉伯文和各种花卉图案。透过门框向前看就是一副框着的风景画,这种框景体现出的是中国古典的园林造景艺术。

省(xǐng)心阁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省心阁正面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省心阁背面

回到中轴线上接着看到的建筑是省(xǐng)心阁,为四角三层三重檐歇山顶建筑,这个建筑布局庄严古雅、玲珑绚丽。是清真寺当中功能性非常强的一个建筑,在旧社会这个楼的高度是周围街坊比较高的,每到要开始礼拜时宣礼员登上二楼进行宣礼,公告大家赶快来清真寺进行礼拜。说白了这就是现在清真寺里都有的标志性建筑邦克楼,也就是宣礼塔。那这里为什么叫“省心阁”呢?这是明朝末年这里的阿訇马君实题的字,意在提醒每天来做五次礼拜的教众,要用伊斯兰教的道德规范严格检查自己,反省自己。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省心阁内抱鼓石

省心阁门口的抱鼓石,雕刻有传统文化中的上古神兽,这是中式传统古建筑当中常见的小物件。

中院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中院全景

过了省心阁就是大学习巷的中院,中院当中最有看点的就是院中立的石碑,其中过道两侧的两方石碑建有碑亭,其它石碑或者盖有碑楼或者直接矗立。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北面碑亭阿拉伯碑文

北面碑亭之下的一块儿石碑碑文通体使用阿拉伯文所刻,我是真不认识写的什么。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碑亭藻井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南面碑亭里的“郑和碑”

南面碑亭里的石碑非常有名,叫“重修清静寺碑”,建于大明嘉靖年间,当地的坊民都叫它“郑和碑”。我们都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但是保存下来关于郑和航海的资料非常的有限。而这块儿碑文却是有真真切切记录的,说的正是郑和第四次航海的相关事情。其实郑和本来和西安没什么关系的,当时的首都在北京,郑和去的又是海外。但是郑和要去的地方有相当一部分讲的是阿拉伯文,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它需要请一个精通阿拉伯文的高级顾问和翻译。在全国找了个遍,只有当时西安大清真寺里的阿訇哈三最为合适。于是哈三就跟随郑和进行了第四次航海,建立了功业。皇帝封赏之时,哈三没有其它要求,只请求修缮大学习巷清真寺。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敕建陆次”碑全景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敕建陆次”碑近景

在门口的石坊上写有“敕建陆次”,而中院当中相对应的也有一个明朝末年陕西有名的大儒冯从吾写的敕建陆次碑。为我们讲述了大学习巷清真寺的发展历史和不同朝代六次被皇帝分别敕建的过程。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中院厢房屋檐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中院厢房屋檐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中院厢房飞檐

中院南北都有厢房,厢房之上无论是飞檐斗拱、屋檐走兽还是悬鱼惹草,都带有非常典型的中国古建筑特征。

二柱石坊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二柱坊一边石雕象眼及护栏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二柱坊下陛石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二柱坊正面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二柱坊背景

中院的尽头通向大殿的位置有一个二柱石坊。靠近中院的一面书四个汉字“祝延圣寿”。意思就是在礼拜寺祈祷时为皇帝祝福,许多清真寺都是假借此名而修建的。而对面写的是一排阿拉伯文,大致的意思是“从第一天起就以敬畏为地基的那座清真寺,确实是值得你们在里面做礼拜的”。

礼拜大殿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礼拜大殿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礼拜大殿正中阿拉伯文匾额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白崇禧“兴教建国”匾额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张云山“道冠古今”匾额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礼拜大殿前石墩

石坊之上的平台叫月台,月台后面就是礼拜正殿了,礼拜正殿是平常伊斯兰教做礼拜的地方,因为信仰的关系并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看一下,外面无非就是几个匾额,“兴教建国”是民国桂系军阀白崇禧题的,“道冠古今”是陕西光复军兵马都督张云山所题。还有两块儿非常重要的匾额一块儿是慈禧太后题的 ,一块儿是光绪皇帝题的,去的时候都正在修缮。

大影壁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影壁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影壁前抱鼓石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影壁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影壁细节雕刻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影壁细节雕刻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大影壁细节雕刻

月台两侧,各有一个大影壁,影壁之上雕刻有非常多的祥瑞图案,以花草植物为主。再一次体现了古人的雕刻艺术,精美绝伦、精致入微。

沐浴室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沐浴室大门上方脊饰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沐浴室砖雕门楼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沐浴室门楼雕饰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缮,完全的中式古建筑

沐浴室门洞

影壁之后大殿两侧各有两个门洞,通往后面的“沐浴室”,沐浴室作为伊斯兰教的清洁之地同样是不对外开放的,但门洞上面的砖雕非常值得驻足,雕刻的文字由中文和阿拉伯文相结合,体现了相互之间的融合。

写在最后

大学习巷清真寺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承载的是伊斯兰教东传之后不断发展的信念。如今不远处的回民街火了,而大学习巷清真寺还在坚守着信仰的宁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