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周文矩(约907—975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在五代南唐开国君主李昪的昇元年间(937—942年)已奉命作画,至后主李煜时(961—975年)任画院翰林待诏。擅画人物、车马、屋木、山川,人物画用笔颇有特色,带颤动多屈曲,被称为“战笔描”。仕女画师承唐·周昉,多用细劲流畅的琴弦描,作风工整纤丽,如元·夏文彦《图绘宝鉴》所评:“至画仕女,则无颤笔,大约体近周昉,而纤丽过之。”流传至今的作品《重屏会棋图》卷、《宫中图》卷、《琉璃堂人物图》卷虽均属后世摹本,但都反映了他的风格面貌。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文苑图》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文苑图》卷,五代,周文矩作,绢本,设色,纵37.4厘米,横58.5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根据图左宋徽宗“瘦金体”题字:“韓滉文苑圖,丁亥禦劄”,下书“天下一人”押,遂定为唐代韩滉作。然从时代风格看,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极似五代周文矩所创的“战笔描”。另外人物头戴的“工脚上翘”的幞头形式,亦至五代才出现。同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本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卷,后半段画面与此图完全一样,故可肯定《文苑图》作者是周文矩,所画内容为琉璃堂人物故事。至于两图孰为原本?抑或均属摹本?

据考,美国的《琉璃堂人物图》卷水平较差,人物面相稍欠神采,衣纹用笔颇见柔弱,且图首宋徽宗题“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神品上妙也”和下钤“ 內府圖書之印”均伪,故此图当为宋以后摹本。而《文苑图》人物神采奕奕,笔墨功力深厚,本幅右下角又有南唐墨钤“集賢院禦畫印”,证明此图不会晚于五代,极可能即周文矩原迹,惟前半段已佚,也许周文矩又重临了后半段,亦不排除为同时高手临仿本。总之《文苑图》属五代真迹名品,殊无异议。

作品所绘琉璃堂人物故事,据考即唐玄宗时著名诗人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期间,在县衙旁琉璃堂与朋友宴集的故事,与会者可能有其诗友岑参兄弟、刘眘虚等人。《文苑图》绘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情态各异,形神俱备。所缺前半段从《琉璃堂人物图》中可以看到,是画四人围坐议论,其中有一位僧人,还有侍奉的童仆。从全卷场面可领略当时宴集之盛况。

此图画法与《琉璃堂人物图》及周文矩另一幅《重屏会棋圈》卷(宋摹本)相比较,风格相似,都呈周氏典型面貌,但水平却有高下之分。本图人物衣纹所运“战笔描”细劲有力,曲折中见流畅,圆润中具轻重,树石勾染细致,富层次和立面感,人物情态尤富神采,个性各异。作为五代一幅真迹,确反映了该时代所达到的水平。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重屏会棋图》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重屏会棋图》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重屏会棋图》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绘,绢本,设色,纵40.3cm,横70.5cm。本幅无作者款印。经徐邦达先生鉴定,此系宋人摹本。尾纸除有明代沈度、文徵明的伪款题跋外,还有近人于怀的墨题真迹。钤元柯九思“緼真斋”,清安仪周“棠邨审定”、“安仪周家珍藏”及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共16方。其中的“緼真斋”、宋徽宗的“双龙小玺”、“宣和”、“政和”等宋元诸印均伪。

图绘摆设精美的室内,四位身份高贵的男子于棋桌前的情景。他们神态各异,举止不同,有的催促落子,有的举棋不定,有的观棋不语,真实地反映出观棋者与弈棋者不同的神态。画中没有标注这些人物的姓名。目前,经过几代学者的深入研究,才逐渐确认出本幅作品的画面主人公及其内容。图中描绘的是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的宫廷行乐生活。有关此图情节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王文公集》卷五十中王安石的《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诗,诗中指认出图中头戴高帽者为李璟;南宋初年的王明清在《挥尘三录》中记载了他以家藏的李璟肖像画与此图进行考辨的过程;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和陆友仁《研北杂志》则考证出会棋者是李璟兄弟四人,屏风所画为白居易《偶眠》诗意。最终指明图中人物具体方位的是清吴荣光《辛丑销夏记》所录庄虎孙的跋语:“图中一人南面挟册正坐者,即南唐李中主像;一人并榻坐稍偏左向者,太北晋王景遂;二人别榻隅坐对弈者,齐王景达、江王景逿。”

作为写实性的绘画作品,作者在逼真地刻画出人物肖像特征的同时,也真实地描绘出室内的生活用具,如投壶、屏风、围棋、箱箧、榻几、茶具等,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各种生活器用的形制以及中国早期皇室的行乐雅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作者以“颤笔描”绘制图中人物的衣纹,表现出布纹的质感,并准确地勾勒出不同动态下人物的形体变化,展示了周文矩以线塑形的深厚功底。此图的设色虽多用矿物颜料,但未层层积染或浓涂重抹,而只是在勾线后清淡地施以颜色。在几案边的花纹上勾染了略显深重的石青、石绿;而李璟的衣袍虽也用朱砂晕染,却甚为简淡,只是侍童的衣带用较重的朱砂,以与浅淡的衣袍形成对比。其余三人的衣着竟一色不染。

由于此图背景的屏风中还画有屏风,因此人们称此图为“重屏”图。它受到了历代画家广泛的传移摹写,并被宋内府《宣和画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数十种书著录。故宫所藏的这幅画即使不是周文矩原作,也应是接近于原作的宋人摹本精品。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听琴图》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听琴图》绢本,设色,64x47cm,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图绘一座茅房窗前条几上一灯一琴,一人端座桌前手抚琴弦,专心致志弹着曲儿;屋外五位知已侧耳倾听这悠扬琴声,似乎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里了。屋边巨石上生长一遒劲古树,右侧高高低低的院墙古朴自然。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荷亭奕钓仕女图轴》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荷亭奕钓仕女图轴》绢本设色 195.1×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界画亭榭临池,前後碧柳四垂,二女亭中对奕。亭外池荷盛开,翠叶田田。仕女或倚栏垂钓或持扇观荷,一派夏日悠闲景象。通幅屋界、衣饰刻画精细,粉花绿叶著色清丽,本幅旧传为南唐周文矩之作,唯笔墨、器用皆显露出明清习气。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庭院童戏图》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庭院童戏图》绢本,设色,54x38cm。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苏李别意卷1》

《苏李别意卷1》台北故宫博物院。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苏李别意卷2》


“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周文矩的传世作品欣赏

局部

《苏李别意卷2》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注工笔小强,后续更新更多作品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