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歡迎關注我們,每天更新各種書畫資訊!

臨帖是一個書寫者終生繞不過的話題,據說啟功80多歲了還在臨寫《靈飛經》。每一位書法愛好者都是從臨摹古人法帖開始,起初我們追求越像越好,在這個"像"的過程,逐漸瞭解毛筆的彈性、理解古人的筆法、建立完整的審美。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然而,在臨帖的過程中始終有兩種爭論,一種是越像越好——"力求重影",書法家田蘊章就主張這樣的觀點。

另一種是"只取其意",有那個意思就好,畢竟人不是複印機,書法作為藝術要彰顯個性,太像了將來反而走不出來。

這兩派各執一端,讓很多初學者莫衷一是,因此還是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蘇軾《寒食帖》局部

這個爭論從小處說是書學理念的差異,從大處說是認識方法論的爭論。

"力求重影"的核心思想是不論寫哪種書體,書法要想寫得好,就必須在形狀上趨近法帖,在古人中才能找到至高的真理,大概可以理解為"真理要從外界求"。

"只取其意"的核心思想是不論你臨摹誰,古人的法帖都是增加和完善藝術的營養,學到其中適合自己的關鍵就夠了,大概可以理解為"真理要從內心求"。

經過這樣的論述,有沒有琢磨出來一點不一樣的味道?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蘇軾《邂逅帖》

對了!這就是北宋學案中赫赫有名的"鵝湖論辯",也就是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最根本的爭論。朱熹認為要想獲得天理就必須向外求,不斷地讀書、努力、精進才能得到,而陸九淵認為天理就在心中,不用那樣辛辛苦苦向外尋找。

因此,這種爭論當然沒有什麼結果,兩人去世後,朱熹的學問成為王朝最高的意識形態,影響了上百年的士林學子。陸九淵沉寂了好一陣子,直到王陽明的出現,他在龍場悟道重新喊出,"天理即人慾",重新完善並發展了心學,在明代中後期以及日本擁有崇高的地位。

那麼,既然爭論了好幾百年,兩種觀點的爭論到底有沒有個勝負?答案很肯定,沒有!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黃庭堅《寒食帖跋》

釐清了這兩個不同概念,下面我們就書法再深入探究。

首先來看看古人的學書經歷,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宋四家,其中蘇軾、黃庭堅很顯然就是"只取其意",他們在三十歲出頭就形成了書法的基本風貌。後面幾十年,他們不斷吸收今人、古人的各種營養,隨著審美、學識、閱歷的不斷提升,線條得到錘鍊,結字得到完善,風格得到協調。

米芾和蔡襄顯然就是"力求重影"的代表,其中蔡襄對二王的繼承在有宋一代可謂翹楚,而米芾一度自謂"集古字",他對古人的複製達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當然米芾在學習古人的過程中也不斷地"變法",這讓他筆筆是古人,但是整體又是他自己,這自是重影學習法做到的最高境界。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米芾《蜀素帖》局部

雖然兩派書法家經常打趣,"你的哪一筆是古人?" "你哪一筆是自己的?"但是通過這些書法家的經歷可以看出,不論是力求重影還是隻取其意都能取得成功。

然而,如果我們非要較真的話,很顯然"蘇黃米蔡"的排序不是他們的年齡,而是藝術造詣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米芾《紫金帖》

"只取其意"比"力求重影"更容易出新

"只取其意"的蘇軾和黃庭堅排在前列,而"力求重影"的米芾和蔡襄卻在後面,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當過了線條質量關之後,藝術最後比拼的就是審美,"只取其意"的強調更凸顯自我,而藝術恰好就是需要極度自我。而常年對"力求重影"的追求勢必造成思維的固化,一味只想著如何更趨近於古人的形狀,忽略甚至忘記了古人的神韻,更不要說通過筆墨想要表達什麼。

書法臨帖要“力求重影”還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給出答案

蔡襄《腳氣帖》

因此,創新對於一個有追求的書法愛好者而言是越早思考越好,否則不論臨摹的和古人多像又有什麼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