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魏忠賢得勢的三年中,明朝為何能在遼東戰場壓著皇太極打?

cyyaizyh


魏忠賢得勢的三年時間裡,明朝在遼東取得戰略優勢,能在戰略上壓制皇太極,關鍵有三個——一是用人得當,二是財政充足,三是天啟皇帝能掌控朝政讓大家各自發揮長處。


先說用人得當,在魏公公當政的三年裡,遼東的戰局是由孫承宗負責。孫承宗在主政遼東的時候,一方面修築城池,打造關寧防線,一方面大量訓練人才,提拔了馬世龍袁崇煥等一大批將領,順便還訓練出十一萬的軍隊。

遼東正是有了這些本錢,大小堡壘加上孫承宗提拔的文臣武將和訓練出的大軍,像釘子一樣牢牢鎖住了遼東,讓皇太極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皇太極只要出頭就會被孫承宗痛打,孫承宗算是皇太極遇到的第一個硬手。

但是孫承宗在遼東建城和訓練軍隊的行為都是要花大錢的,這就要說壓制皇太極的第二個關鍵,也是最關鍵的因素——魏公公的斂財能力。


明朝後期,朝廷的財稅重地在東南,只要東南這一帶願意支持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就不會有財政上的困難。可惜的是,明朝的東南地區不願意在財政上支持中央,因為沒有人願意主動掏錢。


在明朝中後期,由於商業發展,東南部很快富裕了起來,富裕了的東南部就開始重視教育,大批量的東南商人地主子弟通過科舉進入朝廷為官。


這些當官的商人地主子弟就會不自覺維護自己家的產業。而且這些來自東南官員他們還組成了幫派,互相幫助來維護自己家的產業利益,這個幫派的名字就是明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東林黨。


正是因為東林黨的阻撓和消極怠工,明朝的中央政府很難在東南腹地徵收到商業稅,但是這個問題恰恰被魏忠賢給解決了。魏忠賢通過派遣大量鎮守太監到江浙一帶,和在朝中收攏被東林黨打壓的失意官員,成功得從東南收到了大量的商業稅。

正是這些商業稅,一方面保證了朝廷對西北災民的賑濟,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孫承宗在遼東的軍費。魏忠賢在位的時候,東南光茶稅一年就能收二十萬兩,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人掌權,崇禎皇帝一年收到的茶稅不到三萬兩,這十七萬量的差距就是魏公公的能力。


魏忠賢硬生生從東林黨人的家裡扣錢出來,東林黨人當然對他恨之入骨,而且這些人又恰好掌握輿論權,所以魏公公才變得面目不堪,在歷史上臭名遠揚。


能壓制皇太極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愛做木工的天啟皇帝知人善任,孫承宗是東林黨人,魏忠賢是閹黨,但是天啟皇帝能保證雙方各司其職,互不干涉。

如果魏忠賢當時真是一手遮天,身為東林黨人的人孫承宗能不能完成自己的職責就要打個問號了。這裡面天啟皇帝對朝廷的平衡至關重要。由於天啟皇帝支持魏忠賢從東南征稅,所以天啟皇帝在後世的文人筆下也變成了一個十足的昏君。


總體說來,就是魏公公會賺錢,孫承宗會花錢,天啟皇帝支持他們各司其職,各自發揮長處,所以明朝能形成合力,壓制皇太極。


西山講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事實上,魏忠賢對於遼東戰局只有巨大的破壞。

遼東之所以能夠在數年內保持穩定,主要是孫承宗坐鎮遼東,力挽狂瀾的結果。

因為孫承宗的地位特殊。

在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孫承宗以左庶子充當日講官。

日講官是幹嘛的?

主要是主皇帝敷陳經史、回答皇帝諮詢、兼記皇帝言行的官員。

地位似乎不高,但就像黑社會大哥的司機一樣,是皇帝的心腹,每天都要見面的。

皇帝對孫承宗的能力和為人都非常信任,給予全力的支持。

皇帝曾經親自將孫承宗送出宮門,並賜尚方寶劍、坐蟒等,內閣大臣將孫承宗直送到崇文門外。

然而,魏忠賢上臺以後,開始試圖控制軍政大權。

因為孫承宗掌握遼東兵權,魏忠賢試圖控制他,派出宦官監視軍隊。孫承宗對魏忠賢很瞭解,對派來的宦官非常冷淡。

期間孫承宗堅持攻勢防禦戰略,沒有退守註定守不住的山海關,而是聽從袁崇煥的建議防禦寧遠。

正當寧遠城池建好,攻勢防禦大體具備,魏忠賢卻來干涉。

他認為孫承宗在皇帝心中位置很高,又掌握兵權且不是閹黨,給予打擊。當時魏忠賢清洗東林黨骨幹,孫承宗感到危險,親自趕赴京城試圖面見皇上,訴說閹黨危害。

然而,魏忠賢權勢已經很大,不但跑到皇帝朱由校床前,哭著求情,說孫承宗想要謀害他。

皇帝輕易為之,孫承宗不但沒有面見成功,沒多久還被藉故罷官。

孫承宗一走,魏忠賢派黨羽高第繼任。

然而高第上臺以後,被遼東局勢嚇呆,命令明軍後撤200裡,全部退守山海關。

如果明軍按照高第的命令撤退,當年遼東防禦就會崩潰。而清酋努爾哈赤得知孫承宗辭職後,率軍大舉進攻。

好在關鍵時刻,袁崇煥與滿桂、祖大壽等拒絕撤退,依靠昔日與孫承宗做的軍事準備迎戰。

經過浴血苦戰,最終擊退滿清韃子兵,取得寧遠大捷。

由此,事實很清楚了,孫承宗是對的。

皇帝朱由校記孫承宗大功,讓他的兒子世襲錦衣衛千戶,繼續重用孫承宗。

事實證明,魏忠賢不但沒有遼東戰場轉危為安,反而添亂,險些導致局勢崩潰。


薩沙


別搞笑了,九千歲當政的時候,明朝的對手並不是皇太極,而是努爾哈齊。

那麼在九千歲主導下,明朝在遼東戰場的表現如何呢?1622年廣寧之戰,明軍大敗,根據康熙年間一個僧人撿拾廣寧之戰暴屍與野的明軍屍骨,光是萬人坑就埋了三個,所以明軍至少被消滅三萬人。之後雙方進入對峙狀態,明軍無力進軍遼東,而努爾哈齊在廣寧之役得勝後後也沒有找明軍的麻煩。所以,哪來的明軍壓著滿洲打。



咬文嚼字一下,壓著打的意思就是明朝掌握了戰爭主動權,並且在戰鬥中打敗清軍。可是實際上是,廣寧之役明軍大敗,而滿洲卻暫停徵伐明朝。這並不是明朝壓著滿洲打,而是明朝被重創之後無力壓制滿洲。實際上薩爾滸之戰就已經說明了明朝已經無法壓制崛起的滿洲,而魏忠賢當權的時候只不過正好趕上了雙方對峙狀態罷了。

那麼這時候滿洲在幹什麼?這時努爾哈齊在進行內部整合,這時候擺在努爾哈齊面前的是兩個問題,而且是關乎滿洲國本的問題。

第一、努爾哈齊只是名義上征服了遼東,但是私底下遼東漢人在進行抵抗運動。這一時期漢人除了逃亡明朝控制區之外,還經常往水井投毒,打落單滿洲人的悶棍,或者是聚眾圍殺少數滿洲人,所以努爾哈齊不得不規定滿洲人漢人必須分開居住,滿洲人不許單獨出行。

而且,努爾哈齊認為搞抵抗運動的都是不居於家、不耕田、閒行乞食、無谷、想要逃亡明朝的光棍,所以下令在全境捕殺無谷之人。你也可以理解為努爾哈齊在割漢人的韭菜,因為滿洲作為征服者,計丁授田,八旗壯丁家家戶戶都有土地,所以滿洲不可能無谷,只能是漢人充斥了無谷之人的群體。

第二、當時全球性氣候變化導致農業減產。這個全球性氣候變化也就是明吹津津樂道的小冰河期,雖然小冰河期最冷的時候在清朝鼎盛時期。言歸正傳,努爾哈齊已經通過八旗制度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農業體系,但是由於小冰河期導致農業減產,糧食歉收,這對小國寡民的滿洲是一個致命打擊,國內大規模饑荒,糧食有價無市,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劇。
明末《饑民圖說》描繪饑民全家自盡的慘相,滿洲也是差不多的光景

對於努爾哈齊來說,他必須把本族的滿洲人以及歸附他的蒙古人和漢人的生存放在第一位,因為沒了他們也沒人效忠努爾哈齊,再加上當時遼東漢人並未人心未服,所以努爾哈齊就割漢人的韭菜,來保證八旗人員的經濟來源。

所以,九千歲秉政的時期努爾哈齊正在進行內部洗牌,而且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努爾哈齊要的只是滿洲大汗,而非取代明朝。但是他的繼承人皇太極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所以皇太極推翻了他老爹的政策,對漢人採取懷柔的態度,通過對明朝的戰爭來轉移糧食危機。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東林誤國,閹黨害國”,在之前看到過的所有評價中,這個評價是相對中肯的。明朝的滅亡,主要亡於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跟東林黨顧憲成、閹黨魏忠賢之爭有關係,但黨爭絕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魏忠賢天生無賴氣質,但卻十分伶俐,善於拍馬奉承,喜酒好色,更沉溺於賭博,喜歡在賭博場上爭奇鬥氣。有一次賭輸了,一氣之下,便自行閹割,將老婆改嫁他人,決定走當太監這條“金光大道”,以圖飛黃騰達。

  魏忠賢進宮時已經很大年紀了,這樣的太監按理說不會有出頭的機會。不過,魏忠賢知道他進宮的目的,因此他審時度勢,靠著溜鬚拍馬,竟然在內廷裡得了勢。他雖不識字,卻被破例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朱由校特別寵信魏忠賢,在1624年至1627年,魏忠賢權勢熏天,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時人“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與此同時,歸魏忠賢直接掌管的東廠的緝捕人員四出橫行,凡他們緝訪過的地方,不管情況是虛是實,都被整得稀爛。很多不願依附魏忠賢的人都被汙衊為東林黨,被下詔獄,多數都慘死獄中。

  然後就是皇太極,其實皇太極真的是個雄主,因為他老子給他留下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科爾沁蒙古有半數部落跟自己是敵對關係,朝鮮也在背後插刀子,女真內部也是有分裂的傾向,尤其是自己的幾個親哥哥莽古爾泰,野心很大,所以皇太極真的是處於內憂外患中,不過憑藉英明的決斷和智慧,他是成功的擺脫了逆境,然後大權在握。

  1627年,皇太極進攻關錦防線,目的有倆,一方面搶糧食搶資源過年,另一方面通過軍事行動削弱莽古爾泰和齊爾哈朗的實力。這點在進攻寧遠的部署上就可以看出,莽古爾泰部受重創,齊爾哈朗直接戰死,皇太極雖然沒搶到糧,但是卻通過戰爭鞏固了自己的汗位。

  接著袁崇煥因為棋局下大了,被蒙古人坑了一波,運往邊關糧食,分出部分給了蒙古人,目的是聯合攻金,結果蒙古人被皇太極揍哭了,資源盡數到了後金,幫後金度過了小冰期最難過的時期。接著袁崇煥又因為單方面和後金議和被朝廷免職,這段時間後金繼續處理內部事務,一直到魏忠賢倒臺,明金邊境也沒在發生什麼戰事。


浮生茶說歷史


天啟4年到天啟7年的魏忠賢在權勢上,達到了一個頂峰,甚至在紫禁城擁有披掛盔甲的1萬內操軍,其就是太監軍。

主要的武臣親信,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還有文臣的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這五虎五彪,實際上在遼東戰場上沒有任何作用,也沒有出現到遼東領兵打仗。

在天啟年穩定遼東局勢的是天啟皇帝的老師,督師薊遼,尚方寶劍持有者孫承宗,當然,也沒有達到壓著皇太極打的地步。

孫承宗在遼東4年,以大明第一火器專家孫元化修炮臺造大炮,袁崇煥修建營房,李秉誠訓練火器裝備,拉攏扶植毛文龍….修建起寧錦防線,建立了9萬關寧軍,提拔了一批優秀將領。

孫承宗在遼東,修建9座大城,45座城堡,屯田5000頃,年收入15萬。同時,孫承宗等人合力將紅夷大炮引入遼東戰場。遣諸將分別駐守錦州、大小淩河、松山、杏山、石屯等地,擴張二百里。這是整個明清戰爭時期,明朝局勢最好的時候。

經過一系列工作,才讓遼東局勢穩定下來。天啟2年到天啟6年,都是讓魏忠賢極為記恨,想方設法打擊的孫承宗在主持遼東工作。

天啟6年,經過魏忠賢的一系列破壞打擊,孫承宗下臺。但是他留下的體系,紅夷大炮,還有袁崇煥,滿掛,祖大壽等將領,還在取得了寧遠大捷,開戰以來的首次勝利。

如果沒有魏忠賢,還有那些不學無術,只會賣弄嘴巴的言官大臣。明朝守住寧錦防線,保住江山,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深度軍事


EXM???這是我見過各種吹魏忠賢文章中最搞笑的標題。

拜託你們先搞清楚對戰雙方是誰:魏忠賢掌權的那幾年,明朝的對手是努爾哈赤。

在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努爾哈赤是不是被壓著打呢?

雖然在1626年兵敗寧遠,但是努爾哈赤在此期間成功攻佔遼瀋,迫使明朝的勢力退到山海關外。我想請問,這到底是誰被誰壓著打呢?

我以為所謂壓著打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明朝的軍隊衝出山海關,一路殺回遼東,順利消滅後金——努爾哈赤只是沒能入關而已,這不叫被壓著打,這叫兩軍對峙。

那麼,魏忠賢到底做的怎麼樣呢?

以財政而論,魏忠賢惡化了邊境的軍事補給。根據戶部統計,自萬曆四十六年(1618)到泰昌元年(1620),明朝共籌集2000多萬兩銀子,充作遼東軍餉;甚至到天啟三年(1623),遼餉支出仍然有628萬兩。

天啟四年(1624)魏忠賢徹底掌握實權起,遼餉逐年萎縮,四年就只有499萬兩。不僅如此,魏忠賢還挪用了其他邊境的餉銀,用以彌補遼餉。其中,天啟三年其他邊餉為347萬兩,五年(1625)縮到298萬,六年(1626)再減到104萬,七年(1627)是146萬。

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必然帶來新的隱患。譬如明朝無力應對林丹汗的擄掠。

總而言之,就算東林黨再噁心,魏忠賢魏公公也是個垃圾。你如果是個成年人,就不要非此即彼。


HuiNanHistory


魏忠賢得勢的這三年,正是明朝遼東局勢最為緊張的時候,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慘敗以來,明朝深感關外女真族已成氣候將來必為大患。因此在遼東經略上選人都格外謹慎,因為這關係到整個遼東防線的生死存亡,從萬曆到崇禎,八任遼東督師,能力各不相同,但總體表現都還可以,論人才的重要性,以下內容將著重講到天啟年間的四任遼東經略。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與後金發生薩爾滸之戰,明朝遼東經略楊鎬輕敵冒進遭到後金猛攻,12萬明軍遭到慘敗。後金兵進陷開原、鐵嶺,瀋陽震動,明朝有感於遼東事急,後金勢力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遼東不能不加強防備。同年起用兵部右侍郎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是一個難得的將才,治軍能力和打戰能力都很強,他主政遼東軍政後,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因此大固。天啟元年(1621年)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攻打遼陽,時任遼東經略的熊廷弼與遼東巡撫王化貞關係失和,熊廷弼兵敗潰退,廣寧失守。朝廷以熊丟城陷地問罪,被押解回北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陷囹圄的熊廷弼不幸又陷入黨爭,熊廷弼與東林黨人多有來往關係密切,這對於與東林黨向來關係水深火熱的閹黨來說是個危險人物。天啟五年(1625年)被閹黨彈劾,同年梟首,並傳首九邊。



繼任者袁應泰,為東林黨人。主治遼東期間,擴大邊防,收編叛將、叛卒,來投即納,將軍童仲揆、尤世功等以為不可,袁應泰不聽。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後金大軍壓境,鎮守遼陽的袁應泰下令打開閘門,把太河水放入護城河,壕溝的內側排列火炮,嚴陣以待。努爾哈赤水陸俱進,攻下瀋陽,再戰又下遼陽,賀世賢、尤世功為亂箭射死,童仲揆等赴援,亦戰死。袁應泰在遼陽城東北的鎮遠樓督戰,城破之後,舉火自焚死。後被明廷追封為兵部尚書。



天啟二年(1622年)王在晉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他對當時的關外局勢看的比較透,曾分析到:“東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於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可以說這一段話對當時的遼東局勢分析的是非常到位的,遼東局勢在開原、鐵嶺、遼陽、瀋陽相續失守的情況下已變得岌岌可危。王在晉經略遼東時間不長,在任期間大力擴軍備戰(軍隊由五萬多一度增至十四萬),大量造辦軍械、甲仗,並且採納左通政袁可立“破格用人,以期實用,圖復建驃騎之功”的建議廣泛提拔幹部、增設衙署。這一段時間後金與明朝處於相互戒備沒有太多軍事衝突的狀態。



王在晉退居南京兵部尚書之後,明朝與後金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由強轉弱,遼東局勢已經非常不樂觀。緊要關頭,朝廷以孫承宗兵部尚書銜任薊遼督師,總督遼東軍務。縱觀遼東多任經略,唯孫承宗可堪大才。在他任上,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因為其御邊出色,清軍一時不敢妄動,孫承宗主治遼東期間無大的戰事,清朝和明朝都保持在一個比較剋制的狀態。



自後金崛起,遼東便成為明朝對抗後金的第一防線,前沿陣地。薩爾滸之戰慘敗後,遼東的戰略地位變的越發重要,如上文所述,明朝在此安排多任遼東經略,大體上,能力雖然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不辱皇命,無一屈膝投降,雖然有熊廷弼王化貞的同僚不合,袁應泰的書生氣重,但總的來說,遼東戰事始終維持在一個可控範圍,在鐵嶺、開原、瀋陽、遼陽已經淪陷的情況下,遼東的重擔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孫承宗之後有袁崇煥,但袁崇煥之後又有誰能肩負起守衛遼東抵禦清軍的這個重任?


大國布衣


如馬雲所說,市場上大量的馬雲的書都不是他寫的,網絡上大量的馬雲說都不是他說的,同時代的信息尚且難辨真偽,百年前的歷史更是撲朔迷離…但是文官治史書,肯定向著自己人寫就是了,所以宦官也許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肯定會被抹黑就是了…東林黨六君子也許不是壞人,但是就算不死,會不會是治世能臣亦未可知,好人不一定就有能力,有能力的人也許像徐階那樣韜光隱晦反擊嚴嵩,而不是大喊我是忠臣我要死…明朝,就是亡在這些好面子的文人手上了…如和親,納貢,也許就可以騰出手攘外必先安內,不用兩面作戰,漢高祖尚有白登之圍;割地更是笑話,遼東已在野豬皮之手,你割不割也是如此;至於最坑人的就是君主死社稷,國尚有八成土地,子嗣君權不統一,皇帝為了面子自殺了,造成王嗣不明,將領爭權,不用滿清打,自己內訌亡國,這種義氣用事,可與項羽為鬼雄,卻絕對稱不上人傑…宋高宗海上漂一個月,南宋一百餘年,衣冠不改,只是昏君;崇禎自盡於煤山,致華夏內戰不絕被滿清趁機統治二百年,衣冠盡失,卻是好漢!這著實不公平!而後清朝不無康雍乾等明君,卻不敢開明智,原因也主要是少數民族當權,開民智必先亡族,不開民智緩緩亡國的選擇…所以,華夏之大罪人,著實亡於崇禎,亡於明朝文臣的仁義道德好面子,至於魏忠賢,未必能蹦出多大水花,想來後人多誇張抹黑…











長髮不再飄飄


魏忠賢上位的時候遼東尚可支撐,一是糧餉供應還算得力,主要就是此人在皇帝的授意下搞的那個工商稅使國庫略有盈餘,雖然他和黨羽上下其手撈了不少,可也確實大部分用在了遼東,這就動了士人階層的蛋糕,惹的群起而攻之。二是把持朝政,大權獨攬,這就在明末黨爭不斷,各方掣肘的大形勢下有了一定的執行能力,這其實也是皇帝在後邊撐腰的結果,當然引起了以東林黨人為首的士人官僚集團的敵視,皇帝用太監也是沒辦法的事,官僚集團的實力太過強大,他要有自己的人手好來制衡,天啟之後的崇禎,就上了那些慷慨激昂,滿嘴仁義道德的偽君子的惡當,後來覺的這幫人靠不住了,又開始用太監的時候又識人不明,剛愎自用,把個形勢鬧的糜爛不可收拾,這也是明朝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期各個利益階層相互較力,內部鬆散,再加上天災人禍不斷,直接導致了明朝滅亡,讓中華民族進入了幾百年的黑暗,要是當時要是挺過那一段不知道歷史的走向又會是什麼樣子。


自己的國王3


這個說法過於樂觀,而且題主這個說法,也存在極大的問題。魏忠賢專擅朝政大致上是從天啟三年兼領東廠事務開始的,此後接近四年的時光裡,老魏鬥東林,閹黨勢力主宰朝堂,而到了天啟七年秋八月天啟掛掉之後,老魏就失勢了。

而皇太極是在天啟六年八月十一日成為後金大汗的,雙方交手的機會也不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哪裡來的魏忠賢壓著皇太極打?

從薩爾滸慘敗之後,大明就再也無法在遼東戰場取得一場勝利,遼東丟失大半,直到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統帥八旗6萬人出征寧遠,敗於袁崇煥守的寧遠城下,才算吐氣揚眉了一把。

可問題這此勝利跟魏忠賢半毛錢關係沒有。此前負責遼東戰場的是孫承宗,孫承宗據守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等城,將遼西防線向前推進了200裡,使得寧遠有所屏障,這是寧遠之戰能夠擊退努爾哈赤的基礎。

而孫承宗主遼東事,也不是魏忠賢安排的,而是熊廷弼被罷免後,王在晉為遼東經略,打算襲取廣寧,但總督王象乾認為即便能夠攻取廣寧,也守不住,還不如重守山海關,於是王在晉在山海關外八里鋪修築重關,留4萬人駐守,袁崇煥認為這個策略不好,與王在晉爭辯無果後,上書首輔葉向高,葉向高認為不能主觀臆測,這時候作為帝師的孫承宗請求到遼東。

然而孫承宗到遼東一年不到,就被魏忠賢操作,以閹黨高第取代了孫承宗。膽小的高第一上任就要把錦州、右屯等地的防禦器械撤出,把守軍全部趕到山海關內,這是打算徹底放棄關外防線,袁崇煥堅決反對,高第沒有辦法,只能讓他衰落一小部分明軍留下,自己立即下令將整個遼西防線的軍隊和守城器具退入關內,在撤退中,還損失了近10萬多石的軍糧。

唯有袁崇煥死守寧遠才最終在紅衣大炮的加持下打退了努爾哈赤,而這自努爾哈赤攻明以來取得的第一次保衛戰勝利,是真的跟魏忠賢沒有半毛線關係呀,甚至他的干將高第一定程度上還嚴重拖了後腿。

努爾哈赤回去沒多久就死掉了,皇太極上位後第二年,即天啟七年5月捲土重來,這時候袁崇煥主政遼東差不多一年,施行“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修城屯田,以屯養戰。說到底,這就是避免與後金野戰,依託堅固城池來跟後金打攻城戰,畢竟那時候的後金在沒有大炮的加持下,攻城戰真的不擅長。

皇太極首先打算圍點打援,圍困錦州,但是袁崇煥守寧遠,只讓滿桂、尤世祿、祖大壽出軍一萬馳援錦州,雙方都有戒心,這場戰役各有死傷,傷亡不大。皇太極見誘明援軍野戰不成,錦州城也攻不下來,勸降又全部下來,便打算直接攻打寧遠,在堅城和大炮的相互作用下,後金被重創,最後被迫撤兵。

縱觀魏忠賢權傾朝野的這幾年時光裡,遼東也就取得了兩次寧遠保衛戰的勝利,這兩次戰役,談不上壓著人家後金打,只是單純的打造關外防線,依託堅城和犀利大炮防禦,打死也不跟敵人展開野戰。所取得的戰果,也不是決定性的勝利,最多也就是擊退後金,對後金的傷害很小,並沒有傷筋動骨。

非要說壓著皇太極大,大概是袁崇煥站在城頭上居高臨下,皇太極攻城咬牙切齒罷了,這就好像一個武功高強的近戰高手,對方靠著強大的防禦讓無可奈何擺了。

至於魏忠賢,他才不會傻裡巴機地捲入遼東這個爛攤子去的,畢竟打贏的幾率被戰敗的小太多了,作為依靠皇權生存的他,鬥東林,羅織黨羽,天啟不會在意,但一旦在遼東戰事上除了紕漏,那麼他還能得到天啟的信任麼?

遼東是個大窟窿,天啟那幾年,朝廷上下早就有了放棄關外全力退到關內的打算,也就個袁崇煥用兩次防守戰換來了經營遼西防線的機會而已。如果袁崇煥敗了,那麼也就真只能退守山海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