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地去尋找那些名人大家的作品,亦不特定選取經典文學,有時候完全就是靠眼緣,比如《死魂靈》這部作品,我在圖書館裡注意它是因為它的名字很有趣亦非常吸引人,它的作者是被譽為“

俄國散文之父”的尼古萊·瓦西裡耶維奇·果戈理·亞諾夫斯基(筆名:果戈裡)。

果戈裡在俄國的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雖然《死魂靈》這部作品是他出國遊歷期間所寫,但是卻奠定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礎,像我們所知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的俄國作家契訶夫,還有我國的作家魯迅先生,他們的諷刺文學都有受到過19世紀作者果戈裡先生藝術特色的影響。

雖然身在一個國家同寫諷刺文學,但是果戈裡與契訶夫所選取的角度則完全不同,契訶夫擅長的是塑造底層小市民的形象,用幽默諷刺刻畫他們的市儈、平庸與趨炎附勢;果戈裡因為出身在一個有名望的鄉紳家庭,父親是個八品文官,而他本人亦有過一官半職,故而對基層的官員生活比較瞭解,所以他的文學作品多選取俄國官場裡的小官僚為主角,並對他們的生活進行誇張、變形的描寫,暗諷俄國社會的怪誕現象。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果戈裡

《靈魂靈》便是這樣的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小說寫的是一名叫乞乞科夫的人,此人曾在多個地方謀得一官半職,因屢屢利用職務之便行作奸犯科之舉,故數次被查革職。後來他在一次做代理人的過程中無意間得知可以利用登記在冊的死農奴抵押給國家,從而謀取救濟款。得知此生財之道後,乞乞科夫便冒充六品文官,前往省會N市,他利用天才般的交際才能打通N市官場從上至下的關係,並從農奴主手中收購大量的登記在冊的死農奴,此事在省長舉辦的舞會上被人當眾揭發,隨後乞乞科夫倉皇逃離N市,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充滿怪誕與諷刺。

雖然這部小說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但卻是果戈裡文學的巔峰之作,完美展示了一代文學大家的藝術風格。接下來,我們便立足於小說情節,從一場怪誕的騙局描寫入手,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果戈裡與他的《死魂靈》

01:平淡現實的生活取材,其中卻見深邃

俄國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經說過:果戈理的全部作品,專門致力於描寫俄國生活,他在如實複製生活的這種本領上是無與匹敵的

別林斯基曾用過“十足生活真實”這個詞語,用來形容“現實主義”寫作方式對致力於真實生活描寫的程度,而他又用“複製生活”的字眼來形容果戈裡的文學取材方式,他的這個評價在果戈裡的小說《死魂靈》中得到驗證。

這部小說並沒有描寫19世紀俄國重大的歷史事件,亦或是驚險勾人的故事情節,全篇採用平淡的筆觸、幽默的語言,利用乞乞科夫旅途、宴會等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俄國上層階級的沒落哀朽與低層人民卑微庸俗的真實生活現象。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果戈裡

小說中表現出來的生活場景,大多來自於乞乞科夫在馬車上的體驗,寥寥數句便能讓你看清省城N市的面貌。接下來我節取二段文字,一段是乞乞科夫初來N市的遊歷;第二段是他去參加省長家宴會時的觀感,書中這樣寫道:

1、花園裡只有幾棵細弱的半死不活的小樹……但是報紙上描述卻說:"我市由於市政當局的關懷,有美麗的花園一座,園內濃蔭如蓋,樹木參天……。

2、他便坐上自用馬車,在無限廣闊的大街上顛簸,街上只有偶爾從窗戶裡射出來的微弱燈光來照明,不過省長官邸依然燈火通明,真有舉辦大型舞會的氣派。

果戈裡利用乞乞科夫這個“商人”短暫的一瞥,寥寥數筆便勾勒出N市的城市建設與人民生活現狀:

  • 城市無綠化,道路顛簸,黑暗的街道,人民點不起燈等等,這一切的都表明省會N市的市政建設是非常的破敗,影射當時俄國社會真實現狀。
  • 人民生活卑微、資源貧乏,但以省長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卻佔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進行享受、奢靡的生活。

果戈理曾說“現在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感覺到世界正處在旅途中而不是停靠在碼頭上……”,這是他對俄國社會現狀的擔憂,而上述二段小說中的文字所寫的正是他擔憂的內容與原因。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死魂靈插畫

乞乞科夫是一名深諳人際關係的唯利是圖的商人,他在與N市的官員以及農奴主的交往中毫不吝嗇“誠實、美麗、謙遜”等讚美之詞,簡單的對話中卻又透露出虛偽與醜惡。

“補丁老爺”普柳什金對活著的農奴百般折磨,非打即罵,卻對死去的農奴毫不吝嗇的稱讚與愛意的表達;擁有狗熊身材的索巴凱維奇私下認為除他之外每一個人都是騙子,農奴、官員、女人皆是,但他卻依舊流連在大小宴會上,與人談笑風生;說到宴會,不得不說的是這裡面才是虛偽的集中點與發源地……。

對於生活中官員們熱衷的宴會場景,書中有這樣的文字描述:

1、乞乞科夫走進省長家的宴會大廳……此刻,黑色燕尾服在大廳裡到處閃動,飄蕩,忽而分散,忽而簇擁在一起,恰如在炎熱的七月盛夏,一大群圍繞在潔白晶瑩的糖塊上飛來飛去的蒼蠅;

2、乞乞科夫出現在舞會上的時候,全場立刻轟動起來……我要好好吻一吻我親愛的巴維爾·伊凡諾維奇!”……民政廳長的擁抱……警察局長的懷抱……省長……

宴會在這場騙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果戈裡真實地描寫出了舞會場華麗的佈置,官員的趨之若鶩,以及無處不彰顯的虛偽。它是故事順利發展的紐帶亦是一面社會的“照妖鏡”。它能將毫不相干的聚集到一起,進行毫無意義的相互吹捧,之後便是莫逆之交;在舞會的燈光下,所有的人都會顯出蒼蠅的原型,蒼蠅生活在最骯髒的地方,傳播著各種疾病,它們對這個社會百害而無一利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死魂靈插畫

果戈裡利用了乞乞科夫的生活所見,從城市的表面看起,隨後觸及人心的虛偽與醜惡,再引申至社會現狀的怪誕,隱含的是對當時俄國統治階級的尖銳諷刺,這種平淡之中見深邃,足可見作者文字功底的不凡。

02:浮雕般的人物肖像刻畫,令人記憶深刻

果戈裡自己曾說過: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

魯迅先生擅長用肢體語言刻畫人性,而果戈裡則擅長對人物肖像的刻畫。他並非單純得用醜惡或善良的詞語去修飾人物,而是在忠實真實生活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後,抓住此人物的主要特徵,再進行生動的肖像描寫,在這過程中他的目的性特別明確。

簡練的語言,細膩而生動的刻畫,哪怕只有寥寥數筆,便可勾勒出人物的外貌與神態,甚至讀者還可以從中領會出這個人物的社會地位、人生經歷等等。所以說讀過果戈裡用文字刻畫的人物肖像,便如同有工匠拿著刀在你的腦海中雕刻一個個浮雕臉譜,令你久久不能忘卻。

果戈裡這位藝術大師刻畫人物肖像的功底,在刻畫五個農奴主的肖像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庸俗虛浮的馬尼洛夫、流氓無賴的諾茲德廖夫,兇狠殘忍的索巴凱維奇、吝嗇多疑的普柳什金……。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死魂靈插畫

下面便節取二段對二位農奴主肖像刻畫的文字,簡要說明果戈裡文字刻畫肖像的魅力。

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一點特色來……不過下巴凸出些,並且常常掩著手帕,免得被唾沫所沾溼。那小小的眼睛還沒有呆滯,在濃眉底下轉來轉去,恰如兩匹小鼠子,把它的尖嘴鑽出洞來,立起耳朵,動著鬍鬚,看看是藏著貓兒或頑皮孩子,猜疑地嗅著空氣。

普柳什金的家有上千農奴,本該享受富足生活,但現實生活中他性格卻異常猜疑和警惕,因為他處於幻想當中,並時刻堤防著農奴過來偷竊,這種不安的心理與陰暗的生活通過肖像的刻畫表露出來。

另一張是男人的臉,臉龐很寬,圓圓的,很像摩爾達維亞南瓜,有的地方管這叫葫蘆……乞乞科夫斜眼看了看索巴凱維奇,這次覺得他完全像一隻中等個頭的狗熊。

索巴凱維奇是一位坐擁相當大村莊的農奴主,書中有一句話用來諷刺索巴凱維奇:外貌不漂亮,身體很健壯。果戈裡將他刻畫成南瓜臉狗熊身,他看似蠢笨但卻功利、貪吃、貪財,狡詐的乞乞科夫都被的外表矇騙,以致從他那裡買了一名不值錢的女死農奴。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死魂靈插畫

03:自然流暢的敘事,外加抒情與諷刺寫作技巧讓作品更富有渲染力

果戈裡的作品,不管是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還是現在的《死魂靈》,都沒有用晦澀難懂的語句與跳躍式的思維去敘述,對我而言雖然是在閱讀一部國外作品,但小說全篇緊緊圍繞著乞乞科夫的騙局這一線索展示,構思清晰,描述自然,完全沒有因為閱讀習慣的不同而引發閱讀的困難。

此作品雖然文字較多、篇幅較長,但可以分作四個部分來閱讀:

  • 第一部分:文章的開場憑空介紹一名乞乞科夫的六品文官突然到訪省城的N市,主要描述了當時的N市社會狀況;
  • 第二部分:五個農奴主以及乞乞科夫買賣農奴的過程;
  • 第三部分:省城 N市裡的官員與乞乞科夫騙局敗露。
  • 第四部分:乞乞科夫成長的經歷。

從上述的結構來看,文章緊緊圍繞著乞乞科夫,線索清晰,故事銜接自然流暢。這樣的分段,一是讓作品更具層次性,二是文章開始就設置了懸念,讓讀者帶著疑問去閱讀更有帶入感,這樣才會更加深刻的領會作者文字背後的情感。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果戈裡的雕塑

別林斯基對果戈裡的評論說:他的小說,當你讀的時候,是可笑的,當你讀完之後,是悲哀的。他不是漫畫式地、而是真實地表現著事物

《死魂靈》是一部情感渲染力特別強的作品。除了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外,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文章中大量的抒情語言與字裡行間的諷刺。

作者對俄國社會現狀的不滿用諷刺的文字表達出來,但令人感動的是他不單單表達對社會怪誕現象的恨,又通過大量抒情的語句來表達對祖國的愛,因愛而產生“鐵不成鋼”的恨,也許這才是果戈裡作品中無所不在的“有笑的淚”的悲劇色彩形成的情感原因吧

以下便節取幾段書中的片段,讓我們感受一下果戈裡諷刺語言的魅力。

1、(農奴主柯羅鮑奇卡)她怕被乞乞科夫欺騙,以致接連三夜睡不著覺,以至最後不顧馬匹不曾釘掌,下決心往城裡走一趟,非得打聽明白,眼下“死魂靈”上午市價是多少?

2、(農奴主普柳什金)一個農婦把一個小桶放在井邊,稍不注意,就會被他偷走。他在路上遇到“一塊舊鞋底,一片破衣裳,一個鐵釘,一角碎瓦”,都撿了去,“經他走過之後,道路就用不著打掃了。

3、(官員N市檢察長)不知什麼原因,所有這些議論,評價和傳聞,竟使可憐的檢察長精神上受了特大打擊……竟然無緣無故的突然死掉了

農奴主柯羅鮑奇卡是一名已故十品文官的妻子,第一段文字諷刺她的貪婪、精神空虛、思想保守與愚昧;第二段文字將吝嗇、視財如命的農奴主普柳什金諷刺的極其低賤;第三段文字的內容是乞乞科夫購買死農奴一事被曝光之後發生的,諷刺的是始作俑者安然逃離,但僅與乞乞科夫在宴會上寒暄數句的檢察長卻被荒謬的傳言嚇死,一個膽小怕事又荒謬的統治者形象暴露無遺。

《死魂靈》從取材、肖像刻畫、敘事方式,淺析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死魂靈插畫

小說在敘事的過程中,大量穿插了作者的主觀抒情,比如書中的這二句:

1、俄羅斯啊,你不也像是一輛神奇的三套馬車在全速行駛嗎?在你駛過的大道上,塵煙滾滾,橋樑隆隆,一切都被你甩在後面……這令人望而生畏的飛速奔馳意味著什麼?這舉世罕見的馬兒身上隱藏著一種什麼樣的神秘力量……

2、飛鳥般的三套馬車!是什麼人突發奇想發明了你?看來,只有機智勇敢的民族才可能發明你……

類似上述情感在小說中多次出現,果戈裡毫不吝嗇褒揚之詞與讚美之情,表達自己對祖國、對人民的愛與關切,如此富有感染力的抒情筆調,是對作品藝術效果的提升。

04:結尾

果戈裡的作品是偉大的,其中充滿了對生命和靈魂關懷的獨特理念。《死魂靈》就是這樣一部取材現實生活,在平淡之中見深邃;浮雕般的刻畫人物肖像,凸顯人的內心;自然流暢的敘事,抒情諷刺的技巧,讓藝術更有感染力的作品,而這也正是果戈裡的藝術特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阿珂伴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