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來源 | 冰千里(ID | bingqianli520)


01


清晨,擁擠的早餐店,我邊吃小籠包,邊思索約稿的事兒。


突然被此起彼伏的聲音打斷,我環顧四周:


有三位小學生的媽媽不停催促:“快點吃、快點吃,要遲到了”;


對面中年男子不停打電話安排著工作,包子塞滿了嘴;


鄰桌時髦女子若無旁人地刷著抖音;


外賣小哥進門就喊:“7號單7號單,還沒好嗎”;


老闆娘邊結賬邊衝廚房喊:“快點快點快點,來不及了”;


一位戴眼鏡的年輕男子把半根油條扔到豆漿碗裡,拿著電話往外衝,連連說:“馬上到馬上到”;


門外卡車司機一直在按喇叭催促前面那輛電動三輪……


這是怎麼了?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難道大家不是正在吃飯嗎?我為何突然覺得這裡沒人。


是的,包括我在內,看似吃著飯,心卻在別處。


那一刻,我在辦公室寫稿子,學生們在校門口,中年男子和下屬在一起,青年男子在朋友那,時髦女子在別人的世界,外賣小哥在路上,卡車司機不停往前走……


我們不是應該活在當下嗎?那些吃飯的人又是誰?


答案是:吃飯的我們被某種情緒佔據了,它將我們拉向別處。


它的名字是——焦慮


想到這我才意識到包子給上錯了,我明明要的香菇肉嘛,面前的卻是大蔥肉。


我回來了,周圍一切變得模糊。


02


很明顯,我們之所以被焦慮佔據,是因為對未來有某種不確定感


我不確定稿子是否保質保量完成,他們不確定是否遲到、是否爽約、是否完成工作、是否準時送達。


很明顯,若完不成就說明“不夠好”,而“不夠好是不能被接受的”。


故此,這就像拉響了警報,你必須做出反應,來預防未知的危險。


這個過程就是焦慮。


想想那隻草原的羚羊,它絕不會安心享用青草,而是時不時抬頭警覺四周,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滿惶恐。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對羚羊而言,“焦慮式地活著”已經變成固有基因,代代相傳。


有次我參加一個正念訓練,老師讓全然注意呼吸,專注當下,我一再提示自己要遵從老師教導,但思緒就是紛飛不斷。


在那一刻,我就像羚羊一樣。而分享後得知,羚羊絕不止我一人,而是一群人。


有時,強迫自己活在當下本身就是焦慮。


羚羊的焦慮關乎性命,而我們的焦慮大多數是指向“失控”。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擔心對生活失去控制是焦慮的主要來源”。


失控的危險,有時並不亞於羚羊對獵豹的恐懼。


比如:


孩子輟學了,伴侶出軌了,自己失業了、破產了、失戀了、生病了。


很多時候沒這麼嚴重,比如:


擔心自己考不好、擔心伴侶不愛你了、擔心孩子不寫作業、擔心被領導批評、擔心自己不被需要。


這都是危險,都是還沒發生的危險。


重點不是危險,而是:“你擔心它們很可能會發生,儘管現在還沒有”。


那,接下來你要做什麼呢?


很自然,你需要像羚羊那樣伸長脖子環顧周圍。


你可能會制定計劃、樹立目標,可能會整合資源,也可能會更努力、更勤奮、更少出錯。


你在修建牢固的堡壘,鑄造厚厚的盾牌和鋒利的刀劍,在為危險來臨做充分準備。


我有個朋友是職業經理,歲末年關的重大事情是制定明年詳細規劃,並分解到每個季度、月份,再分解到每一週、每一天,然後分發給下屬,再要求他們做同樣的事情。


“這樣我就可以過個好年了!”朋友長舒口氣。


也許你正在做同樣的事情:


  • 瘦不下10斤不換頭像
  • 每天要走5000步
  • 本週要讀完2本書
  • 本月要聽完2個系列課
  • 來年要改掉3個壞習慣

網絡時代還發明瞭“打卡”,每天都在提醒你還不夠努力,就像鐘錶的秒針,不斷提示你要抓緊時間。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03


你一旦做了這些事,就意味著:


第一,你覺得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好”

第二,這麼做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第三,接下來你要承擔完不成的愧疚感

第四,會繼續循環


此刻,你無法活在當下。


因為精力都用在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而我真正想告訴你的是:這沒錯,這都很正常。


你就是不能接受現在的自己,就是無法全然活在當下,就是充滿了不確定,然後儘可能掌控這種感受,焦慮只是個副作用。


潛意識滿足了這樣的願望:將來的你一定改變,一定足夠好。


而這就是希望。


希望給你的生命賦予了意義,讓活著有了奔頭,還會收穫成就感。


哪怕你只是減了2斤,哪怕沒考上重點,哪怕只讀了1本書、改了1個“壞習慣”,甚至你都沒做到,至少沒有繼續發胖、繼續頹廢……


這都會讓你好受些,若圓滿完成,你當然很開心,當然有成就感。


溫尼科特說過類似的話:


“事實就是,人們一定不要接受他們認為很沉悶的工作,或者如果他們無法避免,就必須規劃週末的時光,這樣,哪怕在那些最糟糕的執行無聊事務的時刻,他們的想象力也能夠得到滿足”。


所以一個有趣的悖論產生了:


你虛構了一個“將來更好的你”,一邊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好,一邊又充滿希望感。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畢竟“吃飽了不管明天如何”只是豬的思想。


當你內心希望之火還能燃燒,就要承受不確定帶來的焦慮,就彆強迫自己活在當下。


早餐店的那些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心存希望,他們在維護心中的火焰,我也是,你也是。


04


但,若不再往深處多說點,我就無法結束這篇文章。


你需要知道這一切的來源。


也許你曾這樣勸自己:過去都過去了,何必拿出來讓自己難受,何必用那些不堪的往事噁心自己呢?


而這恰恰就是來源的答案:你過往的經歷、你過往經歷中的體驗。


你為何用盡一切辦法來武裝自己、來掌控不確定感,哪怕冒著焦慮的消耗?


因為曾經你體驗過那些危險,而且在彼時,往往是不可控的。


那些羚羊是傻瓜嗎?它們安心吃草不就得了,幹嘛搞得自己神經兮兮的?


因為它們被獵豹、獅子吃掉過,那時它們一點辦法沒有,就是一堆等待宰割的肉,完完全全失去了控制。


所以在進化過程中,羚羊的後代們才發展出了敏銳的警覺系統和快速奔跑的能力。


你也一樣,只不過程度和方式不同罷了。


比如你可能被拋棄過、被羞辱過、被嫌棄過、被暴力對待過、被不公平傷害過,那時的你很害怕、很無力、很絕望,就像羚羊,很失控。


羚羊不反思過去,就是一種食物,人不反思過去,就是一種麻木。


05


因此,你需要理解過去的自己。


記住,是理解,不是知道。


天下人都知道是原生家庭不恰當的愛、不合時宜的養育模式造成的。


但僅僅是知道還不如不知道活得舒服呢。


要去理解,要理解小時候的自己,你要看見那個小女孩、小男孩,她(他)就是你。


你真能理解那個孩子嗎?當時他是怎樣的心情?他有多悲傷你能感受到嗎?他的無助與絕望你願意去懂嗎?願意擁抱他麼?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這個過程需要勇氣、需要探索、需要你的感性。


而不是頭腦層面:哦,我知道了,那又怎樣?


若真可以當做什麼也沒發生,那你的擔憂從何而來?又為何如此消耗?


那些計劃目標努力奮鬥都像羚羊的奔跑,跑快了是有成就,但基本功能只是為了逃命。


有個指標供你參考:停止了奔跑,你會不會感到空虛、孤獨、抑鬱?


如果可承受那就順其自然,若不可承受,就只有繼續奔跑,畢竟奔跑的過程心存希望。


只是在跑不動的時候,要停下來思考:你究竟為何奔跑,你內在的孩子在怕什麼?


當然,你很可能恐懼面對,好在現代社會發展出了心理諮詢行業,你再也不用一個人苦苦奔跑,也不用一個人面對停下來的虛空感。


樂觀地說,只要你真正理解了過去的自己,對未來的擔憂就會降低,你也會越自由。


那時候,停下來就不再自責,不能活在當下也不愧疚,你奔跑也不是為了規避危險,而就只是享受奔跑的過程。


那個“打卡”30天的人,後來崩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