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一、公司概况

公司以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起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的行业领导者,在国内唯一兼具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统三大技术平台和完整系列产品,并且在自有技术和自有核心功能部件基础上研发机器人本体及智能制造系统产品,成为具有自主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机器人主力军企业。

公司结合自身优势与外部因素制定“双轮双核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了智能装备核心功能部件、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二大业务模块。智能装备核心功能部件模块包括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及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模块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站及智能制造系统。截止到2019H1,公司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2.67%、47.33%;毛利占比分别为59.97%、40.03%。近年来公司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毛利率水平始终高于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截止到2019H1,以上两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99%、31.19%,2019年受贸易不确定性及制造业投资大幅放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我国经济运行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整体承压,2019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新低。2019年1-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3.37万亿元,同比增长5.2%,较2018年同期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增速依然处于相对低位。其中,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大幅下降7个百分点至2.5%的低位。公司两项主业发展均与制造业投资情况相关性较强,下游需求不足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二、营收情况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9.11%、18.9%,为2016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从单季度情况来看,2019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15.7%,环比下降20.56%;归母净利润64.7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5.51%。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收入比2018年同期下降1.2亿元,由于汽车行业系统集成业务回款难度普遍加大,公司基于预防出现坏账的目的主动放弃了部分订单。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至36.47%,其中,自动化核心部件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机器人本体增长1%左右,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较高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反映了公司产品盈利能力较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3.46个百分点至34.65%,其中,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2.77个百分点至23.97%,是公司期间费用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期间费用率的上升致使公司归母净利润降幅高于收入降幅。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812.12万元,与2018年同期-4448.91万元的水平相比大幅好转,为2015年以来同期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游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通过审慎选择行业和客户、加大回款力度等手段促进了资金健康流动。

三、研发投入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25%至1.0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1.10%,目前公司研发资源主要投入在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本体的研发。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1-2018年研发支出复合增长率高达34.99%,彰显了公司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尽管短期来看高研发投入拉低了公司的净利润率水平,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在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公司着力于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全球研发布局和多层级研发体系,目前拥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研发、智能核心控制部件研发以及欧洲研发中心三大核心团队。同时公司还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智能核心控制部件及解决方案、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专家支持团队,还与多个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研发合作。截止到2019H1,公司共有员工1779人,其中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630名,是公司进行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承接重大项目的重要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授权专利309件,其中发明专利104件,软件著作权166件;已经申请尚未收到授权的专利有121件。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四、并购优质标的

1收购国际焊接机器人企业CLOOS

2019年8月23日,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公司与控股股东派雷斯特搭建用于收购的平台公司鼎派机电,拟由鼎派机电的子公司南京鼎之炬旗下的德国SPV以1.9607亿欧元收购全球焊接机器人领军企业Cloos公司100%股权。

2019年9月6日,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通过向控股股东派雷斯特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鼎派机电51%股权,同时拟非公开发行股份或可转换债券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鼎派机电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Cloos公司创建于1919年,总部位于德国黑森州Haiger,是全球久负盛名的机器人焊接领域顶尖企业,自1981年起自主研发焊接机器人,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完全自主焊接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公司之一,目前有自动化解决方案、机器人及焊接产品、客户服务3大业务板块。其中,自动化解决方案以Qirox品牌产品为主;机器人及焊接产品主要以Qineo品牌产品为主。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Cloos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焊接自动化产品和定制型焊接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主要服务于重型工业机械行业,包括工程机械、商用车辆、农用机械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与众多知名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能够快速响应各地客户的需求。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收购完成后将大幅增厚公司业绩。Cloos公司2018财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1.44、0.12亿欧元,占公司2018年收入及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78.12%、96.75%左右,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在资产规模、收入规模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显著增长,将有助于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2通过外延并购,打通公司上下游产业链

基于“双轮双核发展战略”,近年来公司外延式并购较为活跃,已经成为公司加速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通过一系列并购,公司逐步奠定了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智能化协作、康复机器人以及工业4.0等方面的发展基础,目前并购整合后协同效应明显,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自动化核心部件领域和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方面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在此次拟收购Cloos之前,公司先后收购了英国TRIO,控股德国M.A.i.公司,参股美国BARRETT、意大利Euclid等公司,在品牌和技术上完成国际化布局,有利于公司国际化战略推进,进而以全球视野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嫁接中国巨大市场,既能将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又可以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蛋糕。在充分发挥并购在技术和市场的协同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公司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五、行业概况

1机器人市场有望逐步复苏

在中美贸易争端及全球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部分工业机器人细分应用领域2018年已经出现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根据IFR数据,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42.2万台,同比增长10.66%,增速为2013年以来最低值;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37%至15.4万台,为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我国市场机器人销量占比为36.5%,同比减少4.45个百分点,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机器人累计产量增速于2018年9月开始进入个位数区间,2019年以来则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截止到11月,国内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6.66万台,同比下降5.3%。近日CRIA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销量同比下降13.6%至1.9万台,自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搬运与上下料、焊接和钎焊、喷涂与封胶等主要应用领域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以上一系列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我国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调整期。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目前机器人应用占比最高的两个领域分别为汽车和电子电器行业,两者合计占比接近76%。2019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0.4%,仍然处于低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增速则已经由2月的-2.6%反弹至11月的13.8%,随着5G建设的推进,该领域投资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2 凭借技术优势解决行业痛点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成长速度较快,自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在产业化过程中,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市场占有率偏低、产品结构相对低端化等问题逐渐暴露。根据CRIA数据,2018年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国内市占率为27.95%,与2013年25.94%的水平相比提高了2.01个百分点,市占率提升幅度有限。虽然近年来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结构有所优化,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大幅提升,但如果从市占率角度观察,仍然远远低于外资品牌。此外,自主品牌机器人在汽车、电子两大主要应用领域与国外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汽车制造领域,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占率仅为13.8%左右,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3行业进入调整期,应用场景延伸重要性凸显

在制造业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及机器人经济性开始逐步显现两方面因素作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近年来快速上升,2017年开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进一步上上升至140台/万人,已经接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150万台/万人的目标。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行业景气度出现下行,2019年前三季度Wind机器人板块整体盈利出现负增长,相关公司之间业绩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反映出行业已经开始进入调整期,市场格局有望重塑,具体体现在企业数量的减少及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公司深度」埃斯顿: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赛道增速快

六、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58、1.98亿元,EPS分别为0.12、0.19、0.24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92、58、46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