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今年房價大家預測是咋樣的呢?

義烏綠城


我個人認為會出現整體的降溫情況。

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這兩年除了深圳以外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基本上都出現了降溫降價的情況,這都得益於樓市調控的作用,但這類城市房價想要大幅度的下跌明天不可能,今年這些城市房價繼續出現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穩定性會比較好,此前下降的一部分房價暫時是不會反彈回來的,對於想要買房的今年會是一個好時機,長期來看一線城市可能會出現穩中有升的情況,但幅度不會太大。

強二線城市!強二線城市前幾年漲了一波,房價這幾年出現了穩定不漲的情況,但也沒有出現很明顯的下跌,今年這些城市的房價依然會出現穩定的情況,但不排除一些強二線城市會出現上漲的情況,但幅度也不會太大,所以想在強二線城市買房的人要懂得看準時機。

二線城市。二線城市房價今年大概率會出現穩定的情況,不會有多少漲也不會有多少跌的,畢竟現在一些二線城市的房價也到了1-2萬元左右,這個房價水平和他們的經濟水平比較適合。

三四線城市。這類城市前幾年漲了一波,不少城市房價直接破萬了,今年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挑戰很多,因為三四線城市經濟等各方面都不是特別突出,前幾天因為炒房者的介入房價確實漲了,但購房群體也被消費掉了,今年三四線城市要面對的是房子修了,但消費群體在哪裡的問題,但現在看來三四線城市想要吸收購房需求並不容易,因為沒有明顯的流入人口做支撐。

所以今年的房價走勢可能是一二線穩定,三四線進入下行通道!


樓盤網


疫情過後的房價,是建立在開發商紛紛促銷背景下的穩中微漲。

第一、穩中小跌。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開發商的日子都很惱火,一些中小開發商已經崩盤潰敗。大的開發商尚能存活,但是資金壓力普遍存在。我預測,疫情過後,開發商大概率會紛紛採取各種促銷手段,來刺激銷售,以求儘量匯款,彌補疫情停擺造成的損失。但是這並不代表房價會掉頭向下,小小的回調只是前進道路中的常態,也是各位朋友出手的良機。(建議不要貪圖便宜購買小開發商的房子,交期、物業都沒有保證)

二、趨穩微漲。

國家對房地產的定位是“房住不炒”,再幻想通過房地產獲取高額的回報,很容易引火燒身。建議房子還是用來住的,剛需、改善才是正道。

三、大勢研判。

時間節點①:疫情過後,略跌。

時間節點②:疫情兩三個月後,價格趨穩。

時間節點③:下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上下波動,總體趨勢微漲。

個人建議,剛需、改善的朋友,在疫情過後可以選擇出手自己心儀的房子,多少還是能小省一筆費用。

關注 ,瞭解更多重慶房產資訊,普及買房知識。


雅楓評房


我對今年的房價有三點判斷:一,疫情之下,市場成交量肯定是大降,從近期廣東一帶城市,如深圳,惠州,等城市,新房成交量至今是幾套,是近十年來的新低,但成交下降並非是市場因素,而是因為疫情管控,因此,房價不會因量降而下降,特別深圳,廣東一帶。二,房價在疫情之後,成交如果快速反彈,房價有可能小漲,這將是不可避免,但國家一直是嚴控房價的大漲,所以只能是溫和上漲。三,中國的房價區域化,城市的區域化將是一種新形勢,城市圈的發展周邊城市,房價的價值將更高。



樓市有料


2020年初,樓市將出現“鉅變”?專家:樓市或將重現,5年前一幕

如今我們終於迎來了2020年,雖然迎來了新的一年,但我國人民對於房地產行業的“關注度”卻沒有絲毫的減少。

不僅是我國普通居民沒有“忘記”房地產行業,就連我國各大機構也都在“盯著”房地產行業。想通過2020年初房地產行業的走勢,來判斷2020年房地產行業會是什麼樣子。

2019年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次數,多達600次,可見2019年我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照顧”。

按照600次的調控,算下來2019年我國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達到了一天1.6次。在我國調控政策的不斷“遏制”下,2019年我國各地區的房價,也出現了明顯的下跌。就連不少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按照現在房地產行業的走勢,2020年初,我國房地產行業將維持,穩定、平穩、健康的發展模式,很難出現大漲或者大跌的情況。而且馬上將要過年,很多人都開始回籠資金,這段時間流向房地產行業的資金,也將會減少許多。

一般情況下,春節前後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市場,都會比較冷淡。其中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機會”,就是人們返鄉的時候吧。

2020年棚改對於房地產影響

2020年我國棚改量會出現下滑,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現在很多房企也開始“小心”了,就算拿地也更傾向於一二線城市,將風險降到最低。

還是有就是2020年我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也影響著各地區的房價走勢。有些人幻想著2020年房地產調控力度會減弱,按照現在這局勢,2020房地產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強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人們關注的房產稅和空置稅至今還沒出臺,這些政策的出臺,都將對房地產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有的經濟學家,則認為2020年樓市將會回到5年前。那一年,我國各大城市樓市出現“鬆綁”的狀態,以緩解樓市降價“過快”的局面。

因為我國需要的是一個穩定、健康的,房地產市場。房價的大漲大跌,都不利於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按照2019年的情形來看,2020年我國房地產的日子可能也不少過,房價可能出現進一步下跌。

但我國肯定會把控下跌的“程度”,避免其因下跌過快,而造成“負面影響”。對於剛需來說,房價肯定是越低越好,但對於國家來說,需要找到房價的“合理位置”。這樣才能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珠海置業顧問小周


本人是在深圳,去年下半年由於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利好因素的影響,在全國樓市基本橫盤的情況下,深圳樓市一枝獨秀,領漲全國,全年漲幅百分之八左右!總的來說,在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引導下,2020年樓市總體是穩字當頭,並且穩中微漲是長期趨勢,尤其是在深圳這寸土寸金的地方!




月落風吹雨成花


房價坑定是下跌的趨勢,最多橫盤,我為什麼這麼說,現在真正買不起房子的人是不想在便宜城市買。在一線城市能買得起房子的還是很多人的。再有目前投資地產已經沒有那麼大利潤了,出租手中房產就是倒貼利息。目前等大規模房地產資金到股市的時候,你們就懂了。



紅箭


2020雖然國內房價大漲可能性並是太大,但是2020年房價下跌的概率同樣也不會有。整個2020年國內房價會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1~11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48905萬平方米,連續6個月同比增長,且增速加快;商品房銷售額139006億元,增長7.3%,增速持平。

1.房價趨勢

自2015年開始,國內房價開始大漲,先從一線城市漲,再到二三線城市,各地民眾的工資卻沒有大漲,當地人的購買力無力支撐起高房價。2020年房價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要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

2.經濟趨勢

而大量房產被拋向市場,房地產供應大於求的局面明年將顯現出來,房價會出現大幅調整。所以,我們一直在勸各位,經濟上行時投資房地產看似很安全,一旦經濟形勢不好時,手中的房產甩都甩不掉。

3.居民財富

房產佔居民家庭財富的77%,只有23%才是金融資產。而美國房產佔居民家庭財富的40%,另有60%是金融資產,2020年將是一個去槓桿週期。既然,加槓桿空間已經沒有,那降槓桿空間還會很大。

4.開發商

2020年各地房價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一線城市跌幅小一些;而二三線城市會有較大調整,尤其是前期幅較大的樓盤,大漲之後必有大跌的道理。

擴展資料

現在開發商和二手房東都要降價找接盤俠。而購房者無論是自住的,還是改善型的,都會處於觀望狀態,對於購房者來說,他們買漲不買跌。

在僵持一段時間後,個城市房價還是會走下跌通道。2020年房價將呈現回落的趨勢。沒有當地居民收入支撐的高房價很難長期持續。


小陸看房


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哪個城市的,在我們西北這裡,我在甘肅的白銀市,這裡在疫情發生後,首先樓盤銷售點關門,在建的房產也屬於停工狀態。中介公司延遲上班時間。在2-3月份,甚至在4月份可能都會出現“零成交”的局面。房產市場可能會在5-6月份會出現復甦的跡象。各地的政策也會開放,還有就是各大銀行對於貸款利率的調整也會下調。作為中國的經濟支柱產業,我覺得房價可能回會升一下,但是基本上都在做維“穩”。僅個人看法


房產小榮


今年二手房微跌,一是受疫情影響,二是限貸限購的政策影響。如果疫情,限購限貸解除,則又會有一波攻勢,當然這個攻勢不會太大,因為國家要求穩。

2020年甚至以後,房價只會穩,不會大跌與大漲,政府不允許,大漲會更多人沒錢買房,大跌銀行回不來款會影響經濟。

待疫情得到整體控制以後,房地產市場短期內積蓄的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未來重歸平穩將是大概率事件。

剛需趁早買,如果你是在二線城市,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現在剛需等疫情結束也可以買,因為後續的話三四線城市雖然房價升值空間有限,但是他能保持下降力度比較小,因為受到通貨膨脹的壓力。

買房儘量靠近地鐵,學校,湖泊,綠地,公園,商場等。




物流TT


疫情期間項目停工停售,房企面臨巨大負債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地產行業影響比較大。目前各個項目的售樓部關門。工人無法進入項目現場施工,新開工停了,交易也停了。

開發商面臨比較大的壓力,由於企業主要是靠銷售預售款運轉,無法銷售便使得企業承擔巨大的負債壓力。另一方面,對於辦公、商業物業而言,更涉及到消費人流問題,影響更大。

相信會出現更多的租戶違約、貸款違約、企業對員工的違約等種種困局。對於這些,企業要早做準備。

疫情過後,房地產市場將呈現何種走勢?在刺激經濟的投資領域,房地產的拉動更為有效。預計未來金融政策方面將會有調整,信貸會鬆動,同時“五限”政策也會調整。

各地政府將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相應的預案,進行政策儲備,提升消費者對自己城市的信心,提升城市吸引力。

由於疫情期間購房消費受到抑制,疫情結束後銷售反彈應是大概率事件。防疫情和抓經濟應當同步進行,房企應為新開工做準備,為客戶接受產品做準備。

未來人們會對一流的城市治理、城市管理更為重視,對好的物業管理項目更為關注。房企應對此有更多思考。

此次疫情也蘊藏了眾多機會,讓更多業內人思考。比如藉助機器人送貨的無接觸社區的打造,網上購物、網上教育、網上辦公、網上物業管控等等。隨著疫情的持續,未來的居住生活方式該怎樣,大家都在思考探索尋找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