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北京八大胡同指南,民國時期,南朝金粉壓倒了北地胭脂

老北京觀音寺街東口,往西南走,就是“八大胡同”。

老北京八大胡同指南,民國時期,南朝金粉壓倒了北地胭脂

八大胡同又稱“八埠”。是那八條衚衕?說法不一;但石頭衚衕、陝西巷、韓家潭、百順衚衕、胭脂衚衕、王廣福斜街,是一定有的——清朝禁官吏宿娼,不禁狎優;因而梨園興起,男色大行,文人筆下,稱之為“明僮”;一般叫他們“像姑”,意思是“像個姑娘”;有的像姑不愛聽這兩個字,於是用諧音稱之為“相公”;至於市井中人,就毫不客氣地直呼為“兔子”了。

像姑的寓所,名為“下處”,集中之地便是“八大胡同”;而以陝西巷一韓家潭為最盛。每家門前都有塊小金字招牌,上書堂名,“春福堂”、“盛安堂”等等,或者再加姓氏於堂名之下。大門裡面,懸一盞明角大燈籠;這是有別於妓院的一個標誌。

老北京八大胡同指南,民國時期,南朝金粉壓倒了北地胭脂

到了“老佛爺”掌權,不大講究基層“綱紀”,大小官員,只要不造反,愛幹什麼幹什麼,所以逛窯子的風氣漸漸流行。同時有些潔身自好的伶人,尤其是旦角以外的各行,覺得“出條子”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兒孫;最委屈的是,見了窯姐兒得請安,叫“姑娘”或者“姑姑”,倘或禮數有虧,有那兇悍的窯姐兒,一聲:“兔兒鬼子!見了姑娘大刺刺地,你要造反響!”這張臉往那裡擺。所以擺脫副業,力爭上游;八大胡同漸漸不興“老斗”——小旦的恩客——這個名稱了。

代“下處”而起的是,作為窯子別稱的“小班”。歌妓本來集中在內城口袋底磚塔衚衕一帶;庚子之亂,天翻地覆,野騖流鶯,劫後重來,看到八大胡同好些精緻的下處,“免去堂空”,正好作為小班。類聚過多,自然而然地分出等級,頂頂上等的只有兩家,稱為“清吟小班”;意思是“賣嘴不賣身”;其次才是小班;再次是茶室;末等稱為下處。到的清末民初,八大胡同又是一番滄桑了。兩家清吟小班,摘牌歇業,小班躍為頭等;茶室與下處,水漲船高也升了級。

老北京八大胡同指南,民國時期,南朝金粉壓倒了北地胭脂

不過最大的變遷,還是南朝金粉壓倒了北地胭脂。本來石頭衚衕、陝西巷、韓家潭、百順衚衕這四條最大的衚衕,是“本幫”與“旗幫”的天下,“蘇幫”、“揚幫”以及其他各省總稱的“外江幫”,只能局處在李鐵柺斜街等地的曲徑小巷;只以姑蘇女兒,膚柔如水,聲美於鶯,加以應酬功夫高人一等。起居飲食,樣樣精緻,北幫相形見絀,以致南風西竟,北妓東撤,韓家潭、陝西巷、百順衚衕逐漸淪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