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爲胭脂湖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東昌湖曾經被很多人提議更名胭脂湖,即是源於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胭脂》的故事,現在運河博物館南邊廣場就有《胭脂》的連環壁畫。相傳當年蒲松齡騎著毛驢來聊城,在東昌湖邊擷取素材而後寫成《胭脂》。故事的內容大致是: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在東昌府有一卞姓牛醫,家有一獨生女名叫胭脂,生得聰明、漂亮,由於家庭的原因,雖然已到婚配年齡,卻未找到合適的人家。一日與鄰居王氏在自家門前偶遇前街秀才鄂秋隼,頓生愛慕之情。此事被王氏看在眼裡,她告訴胭脂,鄂秋隼是南巷的秀才,前朝孝廉(舉人)之子,最近喪妻,還未續絃,並戲弄胭脂說可代為說媒,胭脂對此信以為真。事後王氏把此事作為笑談告訴了自己的情夫秀才宿介。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宿介作為一介書生頗有才氣,但個人行為卻不太檢點。他是夜冒充鄂秋隼夜會胭脂,欲行不軌遭拒後,強行脫下胭脂一隻繡鞋作為信物帶走。不料宿介忙中出錯,在去王氏家時不慎將繡鞋失落,被地痞毛大撿到。毛大隔窗聽到宿介對王氏訴說會胭脂的經過,便去胭脂家圖謀不軌。不料毛大不識路徑,錯敲了卞牛醫的屋門。卞牛醫以為盜賊夜入民宅,提刀去追,被毛大奪刀後殺害,然後逃跑。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亂中出錯的毛大不慎將繡鞋失落院中。胭脂見到繡鞋,以為殺父之人是鄂秋隼,遂將鄂秋隼告到聊城縣衙。聊城知縣以繡鞋為證,並動用大刑審問。鄂秋隼被屈打成招,打入死牢。鄂秋隼案轉至東昌府衙。東昌知府再審此案,維持原判。此案後由按察司委託濟南府複審,濟南府知府吳南岱在審問此案中獲知了王氏和宿介的作為,並動用大刑審問,將宿介定為死罪,鄂秋隼無罪獲釋。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被打入死牢的宿介託人將訴狀申訴至時任山東學政的施閏章。施閏章愛惜宿介的文才,親自過問此案。他明察秋毫,發現案中存在疑點並順藤摸瓜,在城隍廟夜審嫌犯,終於查出真兇毛大。施公對於宿介和王氏也作出了應有的懲罰。最後,由施公做媒,成全了鄂秋隼和胭脂的婚姻。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該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早已是婦孺皆知的民間故事。

如今,人們來到當年胭脂女以湖水為鏡、對鏡梳妝的東昌湖畔時,總會想起胭脂的故事。美麗的東昌湖因此也有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別稱“胭脂湖”。

你知道嗎:聊城東昌湖曾被提議更名為胭脂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