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刻不容緩,支持嗎?

用戶100478332449


每一個問題都值得回答!對於題主的問題:

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刻不容緩,支持嗎?

我不太明白,題主此問的目的。不過,問題的答案是:支持或不支持?

不過,筆者的答案是:中立!

俗話說得好,存在即合理。對於課外培訓機構,既不能妖魔化,也不能神化。課外輔導機構,當前是處在“風口浪尖”的一個行業,國家多部門發文治理課外培訓行業。所以,筆者想說幾句。下面,筆者將從培訓機構、學生、家長三個方面,來分享一些看法:


一、培訓機構

問一:課外輔導機構為什麼會產生?

筆者認為,培訓機構之所以產生,是大學從“精英教育”變為“大眾教育”的結果。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大學只有1%的錄取率,剩下的99%,分流到職業技術學校或直接進入社會。那麼,培訓機構還會有生存之地嗎?當前大學錄取率,大部分學生都能上大學。大家都能“夠一夠”,都想盡可能的考進儘可能好一點的大學。所以,才會選擇課外輔導來“加餐”。正是有這種需求,才讓課外培訓機構“遍地開花”。


問二:課外培訓機構是“奔錢”而來的嗎?

有觀點認為,課外機構的眼睛裡只有錢,一切向錢看。其實,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筆者反問一句:“你”工作是為了奉獻,還是為了錢?或許,你會說:我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

那麼,培訓機構難道不是通過“勞動”掙錢的嗎?培訓機構是一個“靠腳”投票的行業。之所以這麼,是因為一個學生如果在培訓機構沒有收穫,他/她會隨時走人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可厚非,也不好非議!

只有土匪、強盜,才會不顧別人意願“搶錢”,培訓機構掙得是家長“心甘情願掏的錢”。


問三:課外培訓機構都是“游擊隊”嗎?

小池塘裡,有大魚;大河裡,也會有小魚。筆者就接觸過培訓機構中非常有才學、責任心的老師。著書立說、兢兢業業,深得學生喜愛、家長信任。而且,但凡能在機構生存下來的老師,都是靠“真功夫”的。筆者有位朋友,由於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從公立校辭職,創立課外培訓機構。運營機構兩年後,他感言:曾經在公立校,覺得自己很累。在培訓機構,才發現與公立校相比,那時的累不是累。

筆者兒子的課外輔導老師,週一到週五晚上課2小時;週六、週日每天都在8個小時以上。試想:如果你是公立校老師,你願意嗎?如果你是學生家長,你能想象嗎?

當然,也不排除課外培訓機構中有的老師是“濫竽充數”。不過,哪裡沒有這樣的人存在呢?

小結:

不給課外培訓機構“戴高帽”,也不能給他們“穿小鞋”。行行業業,都是靠“手藝”吃飯。助人方能助記!

二、學生

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放之於學習,同樣如此。有的學生一點就通、一學就會;有的學生稍顯愚笨,需要反覆再三。

如果我們把學校的教學比作“正餐”,由於這個正餐是統一標準的,可能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了“不消化”,還有的學生想再來一份“點心”,諸如此類個性化的需求,學校顯然是無法滿足的。怎麼辦?這個時候,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課外培訓機構滿足他們。

這裡,我想對學生說:課外培訓機構不是提高你們成績的“救命稻草”,你們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善學者,樂思。一個會學習的人,必然是一個勤于思考、樂於思考的人。作為學生,你們要有學習的意願,主動學習,學會如何學習。在端正了自己態度的前提條件下,如果還是學有所困,可以尋求課外機構來為自己補缺補差。

如果“你”是一個學習意願、有學習能力的學生,就不要荒廢了自己!在該奮鬥的豆蔻年華,選擇了安逸。所有人都想舒適,可不走出“舒適區”,未來恐怕毫無舒適可言!


三、家長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段百米競速。究其一生,其實是場馬拉松,求學只是其中短短一程。雖很關鍵,但也絕非決定一生這麼“重要”。作為家長,我們可能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培養自己的孩子?該培養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可立於雞群之鶴者,畢竟寥寥!

所以,對自己的孩子,要能客觀地評估,有期望,但不能有奢望。孩子擅長跑步,你非讓他/她去游泳,不僅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不過,作為求學階段孩子的父母,對孩子學習的適度參與是需要的,也是有必要的。孩子如果是學習態度問題,家長就要和孩子一起解決;如果是學習能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可以考慮尋求培訓機構來協助解決。


最後,對於題主的問題,對於課外培訓機構禁止與否,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甚。不過,我想可能“反對者”中,可能有些父母的孩子正在“偷著學”呢!

不隨波逐流,中立地看待事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之所欲,也勿“隱藏”於人,甚至“誤導”於人。

共同進步,才有大同世界!親愛的讀者,不知您有什麼看法或見解?歡迎留言!

我是“聽TA講”李老師,教育行業從業者,秉承有價值分享,歡迎關注交流!

聽TA講


全面禁止課外輔導及機構,當然沒有問題。只要國家一聲令下,立即就可以禁止,不聽話的抓進去,看誰還敢辦課外輔導機構。

但是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以後也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

第一就是,校外機構的從業人員如何安置?目前全國課外輔導機構的人員算有八、九百萬。這些人如果沒有了收入來源讓他們幹什麼?這麼大數量的人員讓國家來安置顯然是不合理的。讓他們去賣保險去做傳銷,當然也都不現實,而這麼多人沒有工作又會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所以從國家層面上來說,不會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

第二就是,如果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全國就要全面施行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因為,小學生上午八點多上課,下午六點之前又必須接回。除非你的父母身體健康,並且願意幫助你接送孩子,否則你不得不遲到或請假來接送孩子。如果前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又有多少孩子會在放學後處於沒人管理狀態?

第三就是,你必須輔導孩子做作業。這就要求你既有能力又有時間來陪著孩子做作業。這一點很多家長也是做不到的。

還有第四點,人的十個手指頭是不一般齊的,同樣家長的文化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學歷高,知識文化水平高的家長呢,又會輔導自己的孩子,而那些只水平一般的人又無法輔導自己孩子,這樣呢就會帶來新的不平等。

所以你提到的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是不現實的,也不可能實現的。

與其期待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不如下下功夫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立於不敗之地。


萊駒為右


為什麼要全面禁止校外輔導機構?看到大家的評論非常[捂臉]

1、去不去校外輔導機構是家長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強迫家長必須給孩子報名,不報名就要對你怎麼樣?

好像賭博的人為了戒賭,不去斷掉賭博那顆心而是砍掉自己的手?

好像看到吸菸有害的電視節目,不是戒菸,而是不看電視。

2、如果不用去補課班成績一樣好,一樣考進清華北大為什麼還上補課班?每年900多萬人考大學,清華北大學校才錄取4000多人?其餘學生怎麼辦?本科、大專畢業就失業,碩士、博士遍地都是,不學習怎麼辦?

3、以北京為例,有16個城區,教育最好的都在海淀區和西城區,給孩子報名補課班不但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競爭,更是父母之間的競爭,在這兩個區給孩子報名補課班家長多是985和211畢業的。給孩子報名課程從不手軟。大課是500一節,一對一是1000元一節,上午數學,英語,下午語文晚上網課,很多孩子小學就有2000多的單詞量,一個家庭70%用來給孩子報名課程學習。而外地的農村孩子3年級才開始學英語,將來走向社會,你拿什麼和人家拼?

4、所有人必須清楚,未來是科技智能時代,學歷低,連工作都不好找,沒有工作如何生活?不努力學習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對普通人來說,學習是改變生活,縮小貧富差距的捷徑。你可以拒絕學習。

5、現在的孩子不學習,能幹什麼?在家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和學習比,那個對孩子更有幫助?

6、補課班禁止了,老師輔導不過來,家長不會輔導,孩子怎麼辦?

我誠懇的希望那些說學習無用論的朋友,自己先成功在說,自己能對社會有貢獻在說,自己能對國家有幫助在說,自己家庭幸福在說,否則不要擾亂別人的心智。自己不能成功,還不希望別人好。

去不去,都是家長自己的選擇,沒人強迫你,你不喜歡補課班,不去就可以了。



家庭教育顧問啟華


反對的人,多數學習差的。拋開某些沒有師德的老師不談,畢竟是極少數(重點不講,課後講的那種)。課堂上學不好,補習基本也是徒勞。原因當然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缺乏專注力,在哪都一樣。補不補都一樣。

贊同的人呢,也不是學習好的那群人,恰恰是中游不上不下的那群人。原因是,拔尖無望,也不會倒退下游。沒了補習這回事,大家心安理得。

再說說學霸尖子,據我瞭解(身邊,以及做教育培訓的同學),越是這類尖子,越是會努力會去補習挑戰更優秀,真的是應徵了那句話,比你學習好的還比你更努力!



立新江先生


作為一個老師,我認為課外培訓機構本身無可厚非。但從另外一方面,我們作為體制內的教育機構,尤其是大學中學小學的教育從業者們,是不是應該反思這麼多的課外培訓,需要學生和家長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去參加各種課外培訓,是不是反應了我們現有學校教育的失職。

現在很多老師在外邊代課的原因是因為學校的薪資待遇偏低,這樣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老師在學校課堂放水,然後在課堂之外想著辦法去找收入,這種現象其實和醫生收紅包做手術是一個性質。

這不應該簡單粗暴的歸結成一個的師風師德的問題,而是整個教師的薪酬體制和我們社會對於老師這個職業的評價標準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要歸到教育主管部門和出臺一些政策,一方面提高現有的老師的薪資待遇,獎勵真正師風師德優秀的好老師。另一方面切實出臺一些政策優化教師隊伍。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學到東西,自然沒有動機再去外邊補課。


網不紅姚凱老師


全面禁止課外培訓機構,刻不容緩,支持嗎?

看到這個問題,看到還有很多人支持,所以就想來說一下。

談這個問題,或者要解決問題,就要先分析原因。那麼,為什麼要全面禁止課外培訓機構?

大致瞭解了一下,之所以提出要禁止課外培訓機構,有以下理由:

1、貴、坑,就知道賺錢。

2、造成緊張的應試考試氣氛,讓人很不爽。

先分析第一個理由,既然又貴又坑,為什麼越禁止越火。所以說,也不是那麼坑的,還是有用的。可能有些家長曾經有過不好的體驗,被坑了,這也是可能的,肯定有個別培訓機構教學差、收費貴的。就像市場上的產品,有好的也有壞的,也有假冒偽劣的,你不可能把一類商品禁止生產,那人們用什麼。

再來分析第二個理由,製造了緊張的應試考試氛圍,讓人不爽。應試考試氛圍不是培訓機構製造的,培訓機構只是順應趨勢來面對應試考試。覺得不爽是你自己不想面對,擔心上了培訓班的孩子成績提高,造成競爭壓力。說到底,說這個理由的人是不願意面對現實和競爭。

分析了提出要全面禁止課外培訓機構的人所說的理由,也進行了反駁。再來說為什麼不能全面禁止課外培訓機構。

第一,正因為有了課外培訓機構,才有機會補課,提高成績,追上老師的課程進度,或者追上學習好的學生。

現在的學校都是大班教學,老師不可能一對一輔導的那麼到位,老師沒有那麼多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精力,所以,課外輔導機構可以單獨或者小班輔導。

第二,課外輔導機構可以因材施教,所以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情況選擇輔導班、興趣班。這對孩子的成長髮展都是好的。

現在的城市都有少年宮,有很多輔導班和興趣班,這也算是課外機構吧。都可以為孩子提供多樣化平臺,發展各方面的才能。為什麼要全面禁止?

第三,若是全面禁止了,就斷了很多孩子和家長的夢想。

有些孩子成績差,有些孩子有特長愛好,都沒法去學習輔導了。有錢的人家可以請家教,而普通大眾還可以選擇多樣化的培訓5學習,禁止了,豈不是沒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第四,全面禁止培訓機構,是消極和衝動的做法。

因為你禁止不了應試教育,禁止不了各行各業、各種各樣的技能才藝,那麼你禁止培訓機構,人和社會的需求還在,而且只能造成需求相對增大,供小於求,價格上漲,到時候不僅僅是培訓課程更貴更坑,而且可能因為需求的膨脹,讓培訓機構越禁越漲。

第五,禁止了培訓機構,只能讓我們的教育落後,社會發展落後。

這個時代就是知識時代,社會發展靠技術,技術靠人才。人才的培養一定是多樣化多平臺的。所以,禁止學習平臺就是落後的表現,是在阻擋培養人才的步伐速度。

所以,全面禁止課外培訓機構肯定不對。雖然課外培訓機構賺了錢,或個別機構教的不理想、講的不對,甚至還有誤人子弟。但我們要相信市場是最公正的,隨著時間考驗,誤人子弟的或者教學質量不好的機構會被市場淘汰。只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監管培訓機構行業,讓其更規範,讓其發展的更好。

我是小蟲大鵬,口號是小蟲也要有夢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希望能夠關注我。


小蟲大鵬


支持堅決支持!一個是經濟太一惱火,再一個是孩子受不了。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早上6點多起床,晚上8點左右才回家,孩子上學看到一天天消瘦,心疼啊。家長起早貪黑掙點錢也來之不易。希望學校發發慈悲吧,不要把錢看得太重了。如果嫌錢少可以辭職,去當明星吧。


6920401629


窮人思維太可怕了。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方法之一,也是老百姓最好改變自身的方法之一。你以為取締培訓機構對老百姓真的好嗎?有錢人照樣能請老師一對一專門補課,一樣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增加學生成績,補課和補補課肯定有區別,只是大小而已。


誇我長得帥35988276


不支持。我認為課外輔導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不應該一禁了之,搞一刀切!應該進行有力而充分的有效管理。

規範市場准入規則,監督輔導內容,增加違規成本等等!


談笑的漁夫和樵夫


遇見校外輔導班'一定要對其教師撤職查辦。嚴處講課走過程,放學講外課的坑孩子騙錢的伎倆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