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及銅元集珍

近代機制幣以其精湛的鑄造工藝、豐富的品種以及濃厚的貨幣歷史文化底蘊,成為中國錢幣最熱門的收藏板塊,藏品價值較十年前已是今非昔比 ,數倍翻升,珍稀品種於拍賣會的成交價屢創新高。自廣東製造銅元獲利甚豐後,各省紛紛效尤。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安徽巡撫聶緝槼奏準在安慶原銀圓局舊址成立安徽銅元局,增添造幣機器二十部,模具可能來自日本或其自制。據記載,英國伯明翰造幣廠曾提供“飛龍”鋼模,但未見大量鑄造。自此開始安徽便具備了自助鑄造銀元銅元的工藝,其先後鑄造多版機制幣。今天小編便為大家帶來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機制幣,包括民國時期的機制銀幣、銅幣,皆為頂級珍品呈現,為藏家提供購藏參考。

光緒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A.S.T.C.版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及銅元集珍

光緒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A.S.T.C.版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一枚,Y-45.1/LM-192,1897年德國奧圖·拜赫(Otto Beh)公司雕模試鑄,未發行,存世僅見銀、銅樣幣,每一品種均極為罕見;七錢二分銀質樣幣,包含此枚目前已知存世僅三枚,另二枚分別是臺灣鴻禧美術館舊藏、2011年美國邦地尼奧(Ponterio)紐約拍賣會成交一枚,此二枚目前均由海外藏家珍藏,是泉界公認的龍銀大珍;拍品十餘年前從歐洲迴流,雖因保管不當品相受到損傷,但雕刻鑄造精美,天生麗質依稀可見,是對於中國近代機制銀幣鑄造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品種,極具收藏價值;目前,國內公私立博物館均無收藏紀錄,PCGS XF Detail

清光緒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及銅元集珍

清光緒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一枚,扁“四”大花,銀灰色車輪轉光,狀態極佳,金盾PCGS MS63,安徽龍銀歷來好品稀少,通長情況下AU好品已相當難得,此枚安徽龍銀無論從實際狀態、光澤,品相到分數皆集於一身,無可挑剔,十分難得,目前PCGS 該品種入盒評為63的僅一枚,該評分為第二名分數,第一名分數為MS64,敬請預覽

清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每元當制錢二十文銅圓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及銅元集珍

清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每元當制錢二十文銅圓一枚,打製壓力十足,幣面背圖案文字無一絲弱打,精美絕倫;幣面平整光潔,巧克力原色包漿泛藍紫色油光,無一絲雜色,品相完美無瑕;中國銅圓名譽品,如此品相更是至為難得,可謂銘心絕品。金盾PCGS MS64BN,為所有評級記錄中最高分者。清末安徽省遵照清廷“沿江沿海各督撫籌款仿辦廣東、福建、江蘇等省銅元”的命令,也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在安慶原銀圓局舊址成立安徽銅元局,增添造幣機器二十部。光緒三十二年四月,該廠依令停止生產。據民國七年(1918年)李芳先生提到,民國二年的各省造幣廠銅圓產量調查中,安徽當二十銅圓(含寶皖和寶安)產量為44806枚,是各省局二十文產量最少者,流傳至今皆十分稀少,若要追求品相佳者,則更是難上加難。

清代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每元當制錢十文中心方孔銅元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及銅元集珍

清代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每元當制錢十文中心方孔銅元一枚,俗稱“安徽方孔”銅圓,中國銅元大名譽品,銅元小十珍之一,極為珍罕,此銅圓向有初版、破版二種版別,此枚為初版,據統計存世四枚,分別為:馬定祥先生舊藏,2010年春拍“馬定祥及其藏友專場”拍出;上海博物館館藏;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此枚為錢幣大師張璜先生、機制幣藏家黃文元先生及臺灣施誠一先生遞藏,系四枚中品相最美者,完全未使用品

清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寶皖”局每元當制錢五文試鑄樣幣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及銅元集珍

清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寶皖”局每元當制錢五文試鑄樣幣一枚,齒邊,此幣鑄造精美,鏡面底版,銅質精良,原色巧克力包漿,品相完美無瑕,中國銅圓大綱性名珍之一,真品極為罕見,存世真品僅見數枚,完全未使用品。“寶皖五文” 是中國銅元的綱要珍品,也是享譽已久的大名品。其存世數量,迄今尚無確切統計。舊時藏界曾有六至七枚的存世估計;現今復有傳世數在“個位”(也即十枚以內)的調查推測。這與實際收藏披露情況基本符合,誠為珍稀難得的銅元藏品。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