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飯店盛菜的盤子,老闆竟不知它是文玩圈裡一直想得到的“寶貝”

九穀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中葉,相傳是遵照本地統治者前田利治的命令開始製造的。是釉上彩繪瓷器,因發祥地日本九穀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曆史。明朝末年,中國彩繪瓷器技術傳入日本,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並得到迅速發展,因而日本彩繪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


當時,由於在此地發現了一種可以製作瓷器的礦石原料,前田利治便派遣工匠到瓷器生產地,即現今的佐賀縣有田町,去學習燒瓷技術,並開始製造瓷器。這一時期生產的瓷器,被稱作"古九穀"。它是繼承自傳統的修養的正規武士們藩、裡的畫匠們、還有就是後藤才次郎從長崎領來的朝鮮以及明朝的技術者、和有田的陶瓷工人們等同心協力製陶的智慧精華於一身。



"九穀燒"的獨特風格,是它的繪畫線條豪放、明快,顏色有綠、黃、紅、紫、藏青色等五種。九穀燒經過採石、粉碎、篩籮、沉澱、成形、烘烤、素燒、繪畫、施釉、燒製、彩繪後再燒製等十幾道工序完成。古九穀燒瓷質溫潤,配色強烈,運用紅、黃、綠、紫、青等五種顏色,大膽構圖,線條自然流暢有力,形成豪放,秀麗,奢華的高品位獨特風格


最早的古九穀燒是受了九州有田燒的染繪影響,而與北方加賀地方的瓷器風格交互作用 而產生的。據說是加賀大聖寺的初代籓主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後藤才次郎,於明歷年間沿大聖寺 川而上,於深山間的荒僻村莊九穀所開之窯,一直持續到元祿初年。為了與幕末開始的「再興 九穀」有所區別,一般習慣都稱作「古九穀燒」。


色彩是古九穀燒的最大特徵:釉色濃重鮮美而意境超群,強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濁而無光 澤的質地形成完美的調和,展現日本彩繪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種手法是將素瓷上塗滿青、 綠、紫、黃等色釉,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並有相當多意境高遠的佳作。


其中被眾所周知的著名的工藝家有,日本九穀燒官方網站圖 金澤的內海吉造,阿部碧海,石野龍山,安達陶仙;能美郡的九穀莊三,松本佐平,松原新介,初代德田八十吉;江沼的竹內吟秋,前井一豪等。

總之,日本九穀瓷器藝術是世界名瓷的一大名種,風格獨特,華麗富貴,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以上與大家共勉,當然啦,如果您對這方面有了解,歡迎補充,歡迎留言轉載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