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交城縣:以“13456”行動計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的政治要求。2020年,交城縣將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戰略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決心和信心,大力實施緊盯“一個目標”、抓好“三項重點工作”、鞏固“四類保障政策”、拓寬“五條增收渠道”、健全“六大長效機制”的“13456”年度行動計劃,全面促進穩定脫貧,決戰決勝2020,確保如期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目標 交好脫貧總賬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交城縣將緊盯全縣 26 戶 61 名未脫貧人口,加強開發式扶貧同保障式扶貧相銜接,精準推進減貧工作。縣級成立掛牌督戰工作專班,統籌各類資源,採取特殊舉措,加大支持力度,對全縣未脫貧人口涉及的鄉鎮、村、幫扶單位實行掛牌督戰,推動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實施“一戶一策”,分類精準推進脫貧。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精準落實產業幫扶政策、組織參加技能培訓,通過產業帶動、就業增收實現脫貧;對無勞動 能力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統籌落實好養老、低保、五保、臨時救助等保障措施,切實把底兜起來;對因病因殘致貧的特殊貧困人口,落實好醫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人幫扶等保障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項重點 排查整改到位

排查問題抓整改。一是對照省委專項巡視、省委督導、市際交 叉檢查、市委專項巡視反饋問題,建立健全整改方案、整改臺賬,確保在3月底前將2019年反饋問題全部“清零”。 二是深入開展貧困村剖析工作,對全縣67個貧困村開展剖析,全面梳理脫貧摘帽後已脫貧村、已脫貧人口急需解決的問題,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三是制定《交城縣脫貧攻堅“16+2”問題排查整改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問題排查整改工作。立足“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全面排查, 建立臺賬;履行職責,抓好整改”三個階段,緊盯責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實”,識別、幫扶、退出“三精準”,義務教育、基本 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3+1”有保障,細化到鄉鎮、到村、 到戶。對照排查出的問題清單,逐條逐項抓好問題整改。

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因戶施策、多措並舉,重點推進合作組織或農業託管組織、扶貧車間、產業園區“三個全覆蓋”,做到土地不荒、勞力不閒、收入不減,出臺《交城縣加強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易地扶貧安置點社區管理制度,持續加大產業就業扶持力度,引導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就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至少一人實現就業,集中安置點產業就業實現全覆蓋。

抓好農村基礎設施補差提升。一是實施交通扶貧鞏固提升工程,新改造建設一批鄉村旅遊路、產業路,實現“鄉鄉通油路(等級路)、村村通硬化路”兩個100%目標。二是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持續改善提高農村群眾飲水安全條件,確保供水水質、水量、方便程度、保證率達標。三是實施電力和網絡扶貧鞏固提升工程,實現縣域電網同網同價、供電服務均等化。四是繼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不斷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四類保障 政策執行有力

一是繼續鞏固住房安全保障政策。深入開展農村住房安全質量“回頭看”,確保農村危房“靜態清零、動態保障”。二是繼續鞏固教育扶貧保障政策。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穩 步提升全縣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質量。三是繼續鞏固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落實《交城縣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實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員健康扶貧“雙簽約”全覆蓋,新增一例、簽約一例、服務一例,形成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確保群眾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政策保障全覆蓋。四是繼續鞏固社會兜底保障政策。堅持精準施策,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制度,精準認定保障對象,積極穩妥開展動態管理,加強貧困對象“兩項補貼”動態管理,做好孤兒保護和關愛工作,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

五條渠道 實現增收致富

特色產業穩定增收。積極推進特色農業產業落實,全面推進“一鄉一園區、一村一基地”建設,同時結合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鞏固提升畜牧、休閒旅遊、乾果經濟林、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六大主導產業”,使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有效銜接。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 以創建龐泉溝體育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以旅遊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為出發點,以發展體育旅遊為主要形式,實現體育旅遊與紅色旅遊、鄉村生態旅遊、民俗體驗、科普親子、自駕遊等特色旅遊融合發展,為貧困人口創業、就業、增收提供平臺。

生態扶貧擴大增收。積極推進林業生態治理,讓貧困戶獲得勞務性收入。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聘用公益類管護人員,保證管護崗位中建檔立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比例達到 60%以上。創新綠色產業發展機制,完善投融資機制,發揮林區景觀優勢,探索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服務業,引導貧困戶廣泛參與,持續增收致富。

光伏扶貧推動增收。加快探索“光伏+”產業佈局,在光伏扶貧產業的基礎上,探索多種產業並存、多種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模式。及時開展到村收益“二次分配”,提高電站到村收益“到戶率”。推動光伏電站產權交接,進一步明確光伏電站權屬,提高農村集體自主經營脫貧鞏固能力。

轉移就業促進增收。積極開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護工護理培訓工作,落實市“呂梁山護工”培訓要求,持續提升“呂梁山護工” 培訓就業能力。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保障增收。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提升計劃,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引導扶持合作社發揮帶動功能,助推集體經濟增收,增加農民收入。引進、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當地農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和村集體收入。

六大機制 鞏固脫貧成果

建立健全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對已脫貧人口、非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返貧人口分類建檔,動態管理,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工作精準性。深入開展扶志扶智和“回頭幫”活動,幫扶幹部定期回訪,及時解決脫貧人口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建立健全脫貧成效回查普查機制。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開展脫貧攻堅“定期回訪”。配合做好脫貧攻堅成效普查工作,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

建立健全動態監測預警機制。進一步強化“一碼清”大數據平臺的應用能力和水平,增強數據分析和預警功能,加強對脫貧人口的脫貧成效和收入監測和篩查,最大限度防止邊脫貧、邊返貧。

建立健全保險扶貧保障機制。持續落實好“一保通”保險扶貧,脫貧人口返貧責任險實現全覆蓋。鞏固“脫貧保 1+N 綜合保險”,引導和鼓勵農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在自主自願的基礎上參與保險,保障脫貧人口不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建立健全扶貧項目運管機制。明確扶貧資產項目權屬、管理主體和監管責任、管護義務, 確保長期發揮效益。

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化解機制。防範化解扶貧小額信貸風險,確保扶貧小額信貸健康發展。防範化解產業扶貧風險,搭建產業信息服務平臺,推動產業扶貧健康發展。

(郭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