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盤點紫砂江湖中的“四小龍”和“四天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紫砂界自然也不例外,紫砂江湖裡代代有才人,引領風騷,造福後人。改革開放初,寶島臺灣颳起紫砂熱,人人均以擁有宜興紫砂壺為榮。也因此,一批對紫砂壺非常熱愛又研究非常深的臺灣壺友以及一些東南亞壺友,在壺界裡選出了“四小龍”和“四天王”。

“四小龍”則是紫砂江湖中繼往開來的佼佼者,他們分別是江健翔劉建平施小馬季益順。他們四人的壺藝自不必多言,更是在新時代中繼承併發揚了傳統紫砂文化。

四小龍

江建翔 1957年生於江蘇宜興。1976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承許承權學藝。1978年進廠研究所,是汪寅仙最優秀的學生。90年代初期,在紫砂圈內宜興四小龍排行老大,言貼梅花必談江建翔,截止今日,他都是最傑出的梅花貼手。


“老師"兩個字從嘴裡說出來就是一種尊重,如今走進紫砂工藝廠,仍然有許多人尊稱江建翔―聲“老師”。這樣的樣的尊稱源起於80年代初期,江建翔數次帶徒工班取得不錯的效果是學生打心底裡的敬意。帶班期間,他對學生毫不保留,技藝上傾囊相授,言語上直言不諱。“迄今為止,所帶過的學生算起來,共有90多個了。”



圓壺漏斗 [ 編號:34365 ]



“四天王”分別為花器天王汪寅仙、圓器天王周桂珍、鑲嵌天王鮑仲梅、方器天王潘持平。他們能被人稱為四天王,除了各自技藝了得外,他們的品德、社會貢獻、對壺界歷史承前啟後的作用也是人們評判準則之一。


四天王

汪寅仙 已故大師汪寅仙1943年生於江蘇宜興丁山丁南村,1956年,汪寅仙參加工作,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著名老藝人吳雲根學習制壺技藝,後轉師朱可心門下習研紫砂素塑器造型設計。其作品《回方壺》、《聖思桃杯》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曲壺》、《彎把梅樁壺》、《大一粒珠》、《秦權壺》、《南瓜壺》、《聖思桃杯》收藏在英國皇家大英博物館等世界六大博物館。




鮑仲梅 1944年生於江蘇宜興,1959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著名陶刻老藝人任淦庭學藝,1983年進中央工藝美院造型進修班學習。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進廠,研究所工作,這時期,鮑仲梅和同事共同探索紫砂金銀絲鑲嵌裝飾新工藝,後在他長期努力專攻下,使其成熟,併成功地形成紫砂裝飾工藝的又一新路子,同時也成為他個人壺藝的風格特徵。

盤點紫砂江湖中的“四小龍”和“四天王”

年年有餘-孤品 [ 編號:52713 ]

盤點紫砂江湖中的“四小龍”和“四天王”


恭賀新禧 [ 編號:25564 ]

盤點紫砂江湖中的“四小龍”和“四天王”


潘持平 江蘇宜興人,生於1945年。師從名藝人徐盤大、陳福淵學藝,代表作品有《四方段玉壺》、《方舟壺》、《方鍾壺》等,有論文在香港《中華傳統陶藝及現代陶藝論壇》、《紫砂春華》等刊物上發表。

亞明四方壺 [ 編號:42246 ]

盤點紫砂江湖中的“四小龍”和“四天王”

青獅 [ 編號:49339 ]


盤點紫砂江湖中的“四小龍”和“四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