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蔬菜在育苗过程中,因为农药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蔬菜生长不良现象,称为药害。药害轻者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培育不岀健壮苗。严重者受害的幼苗失去栽培价值,重新育苗不仅浪费人工,而且会错过适宜的栽培季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育苗前和育苗中,一定要提高药害防范意识。

幼苗受到药害的症状

秧苗发生药害时,叶片发灰,叶面坑包不平、褶皱发硬,叶片逐渐变小,植株生长迟缓,后期叶片会干枯坏死,叶缘叶尖最明显,严重时生长点变白,最终导致秧苗死亡。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幼苗受药害的原因

1:育苗床土中长效除草剂残留导致除草剂药害

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有水稻田土壤大量使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残留药害。大豆田用过咪唑乙烟酸、氯嘧黄隆和氟磺胺草醚残留药害。

玉米田土壤莠去津、2,4‐D丁酯残留药害。从这些田块取的土壤育苗,容易造成蔬菜幼苗不生根、畸形、黄化、烂根、僵苗、弱苗、干枯、萎缩、枯萎死亡。

2:苗床封闭除草药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苗床除草剂,多为丁扑合剂或丁草胺,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药剂使用量过大,农民为保证苗床除草效果,随意加大除草剂的使用量而产生药害。

②苗床覆土过薄或苗床覆土不均匀,在覆土薄的地方容易产生封闭药害。

③苗床封闭剂下淋产生药害。施药时低洼积水的地方、喷施封闭药后浇水,药液随水下淋对未出土的幼芽、长势弱的幼苗或低洼积水的苗床造成药害。

④苗床封闭剂在低温、高湿、高温等恶劣条件影响下,造成药害。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3)施用药剂选择不当、使用技术不规范,药液浓度过大、重喷等产生药害

没有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没有按照幼苗的用药时间,或者施药时药剂兑水量过少、施药器械洗刷不彻底存在除草剂残留、重复施药等都可能会造成秧苗的药害。

(4)除草剂雾滴的挥发和飘逸产生药害

由于邻近农田、菜园等使用除草剂而造成育苗床秧苗遭受飘逸性药害,一般在大风天气喷洒农药时,经风传播所造成,即使没有风刮飘移药剂的情况,下透雨后有雾也可传播药剂气味,造成药害的发生。

药害的防治措施,在生产上应该根据药害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选择优质育苗土,药害防治应该以防为主,所以对上年或上一生长季,施药情况不明确的田块不取土。施用过2,4‐D丁酯、二甲四氯的水稻田第二年取土育苗要慎重。

施用过咪唑乙烟酸、氯嘧黄隆(或含有该成分的混剂)的大豆田,两年内不从该地取10~15厘米表土育苗;过量施用氟磺胺草醚的大豆田、芸豆田,第二年不从该地取10~15厘米表土育苗。

超量施用莠去津(或含有莠去津的混剂)的玉米田,第二年不从该地取10~15厘米表土育苗。要精耕细作,播种前应该先确保苗床平整,覆土均匀,避免存在低洼积水的地方;等苗床上的水分完全渗下后再使用封闭药,施用封闭药剂后应避免再浇水。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加强苗床管理,避免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苗床附近农田施药应该选择在无风天气进行,施药时最好能对苗床进行覆盖,防止飘逸药害。

谨慎用药,首先应该根据具体播种品种,详细咨询商家适宜的药剂种类,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控制药剂用量及施药浓度,避免重喷和漏喷。其次在施药前应该确保施药器械已经清洗干净,并且施药器械的雾化效果要好,避免跑冒滴露。

喷施叶面肥

在进入大量喷施除草剂的时期,用金元宝液体肥料或其他叶面肥料,进行秧苗叶面喷施,一般5~7天一次就可以预防药害。

如果已经发生药害,对于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以采用灌水或喷水的方式进行补救,保护地栽培的苗床应该放大风以排除残留药味,也可以用药剂补救。

吉林绿野神125毫升兑水15千克,然后进行全株喷洒,一般3天可以恢复生长,或者喷洒天然芸苔素。

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的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丁酯、甲草胺、杀草丹、禾大壮、乙烯利、整形素等药剂,在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以缓解秧苗药害情况。

对于产生叶部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增施肥料或叶面喷施叶面肥可减轻药害程度。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蔬菜的肥害

合理的施肥既可维持、和提高菜田土壤肥力,又可保证蔬菜优质高产。但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肥料施用不当往往会导致蔬菜徒长、倒伏、病虫害加重或烧苗、萎蔫,甚至死亡,同时也降低蔬菜品质。

这种因肥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蔬菜生长不良现象称为肥害。肥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营养土配制不当,加入过量氮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根外追肥浓度过高而引起的。

秧苗发生肥害时容易出现落叶烂根现象,田间出现成片无苗,根死亡或只有芽尖后逐渐死亡。但是不同的肥害原因,秧苗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肥害的原因及相应症状

1:过量施肥,首先,在配制育苗营养土时,若超量施用有机肥,使有效氮含量超负荷,导致土壤浓度过高,表现为蔬菜根系吸水困难,僵苗不发,发生烧根,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最终枯死。

其次,尿素、硝酸铵等含氮量较高的化肥,若用量过大,会出现种子胚芽部位变黑,失去生命活力,即烧种,轻者出苗迟缓,重者缺苗断垄。

再次,施用氮肥过多时,氮肥在硝化过程中,造成亚硝酸积累,发生亚硝酸中毒,作物表现为根部变褐、叶片变黄,而且还抑制其他元素的吸收。

结球甘蓝施氮肥过多后,造成内部变褐、腐烂等。氮肥过多还会引起蔬菜缺硼现象,如蔬菜幼苗期秃尖等。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最后,一次施入化肥量过大,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溶液的总盐浓度超过3000毫克/千克时,秧苗吸收养分或水分受阻,细胞渗透阻力增大,根系吸水困难,甚至使秧苗根系细胞反渗透,造成作物失水,引起烧苗或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过一样,从而发生肥害。

施肥方法不合理

高温下施用氨水、碳铵等氮素化肥,短时间内氨气易大量挥发,特别是在肥料施入土表及未能覆盖的情况下伤害尤为严重。主要为害幼苗叶片,叶缘组织先变褐色,后变白色,叶片四周先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枯死。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在腐解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如氨气浓度大于5毫克/升时,蔬菜叶片会出现水渍状斑点,细胞失水死亡,留下枯死斑。

氨气浓度达40毫克/升时,蔬菜发生急性伤害,叶肉组织遭破坏,叶脉间出现点状褐色伤斑。未经充分腐熟直接施于菜田,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机酸,极易造成烧根现象,使作物根部受害。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施肥方法不合理

高温下施用氨水、碳铵等氮素化肥,短时间内氨气易大量挥发,特别是在肥料施入土表及未能覆盖的情况下伤害尤为严重。

主要为害幼苗叶片,叶缘组织先变褐色,后变白色,叶片四周先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枯死。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在腐解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如氨气浓度大于5毫克/升时,蔬菜叶片会出现水渍状斑点,细胞失水死亡,留下枯死斑。

氨气浓度达40毫克/升时,蔬菜发生急性伤害,叶肉组织遭破坏,叶脉间出现点状褐色伤斑;未经充分腐熟直接施于菜田,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机酸,极易造成烧根现象,使作物根部受害。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化肥干施,即直接将化肥施入蔬菜作物根系附近进行穴施、条施等,造成根系附近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蔬菜根系细胞出现反渗透现象,导致蔬菜根和根毛细胞原生质失水死亡,蔬菜叶片边缘像开水烫过,几天后焦枯。

追肥时采用撒施的方法。如果撒施的肥料粘在秧苗的叶片上,尤其带露水时,会发生严重烧叶现象。

不能对症施肥。这是目前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蔬菜生产者由于缺乏必要的肥料知识,当蔬菜出现缺乏某种营养时不能正确诊断,而是错误地施用另一种肥料,不仅不能治疗病害,反而有可能加重病害。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肥害的防治方法

(1)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比例

有机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及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有机肥中的腐殖质属于有机胶体,对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使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减少、浓度不会升得过高,有效防止秧苗根系细胞出现反渗透现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肥害的发生,如秸秆、动物粪便、油饼、塘泥、栽培绿肥及野生绿肥等都是很好的有机肥。

但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如人粪肥要通过密封堆沤、沼气池发酵和药物处理等无害化处理后施用。家畜圈肥应经过高温堆沤,以杀灭家畜圈肥中杂草种子和寄生虫卵、病原菌。有机肥一般自然堆沤2个月左右即可施用,若采用生物发酵剂处理堆沤10天即可充分腐熟。

菜苗育苗中用药不当药害,肥害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2)使用秧田肥

由于秧田肥中的氮是氯化铵或硫铵提供的,不会烧死幼根。

(3)改进施肥方法

追肥时要保证肥料与秧苗根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要距根系10厘米左右,并且要深施,追肥后要立即覆土,土壤干旱时追肥需及时灌水,以防止烧苗及降低肥效。

施肥时避免化肥干施,应采取全层深施,既可有效提高肥效(研究表明,碳酸氢铵深施,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1%~32%;尿素深施,肥料利用率可提高5.0%~12.7%,硫酸铵深施,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8.9%~22.5%)。

深施又能使肥料均匀分布于整个耕层,增加土壤吸附阳离子的数量,使作物根系附近的局部土壤中的肥料浓度不致过高,防止出现反渗透现象,从而可避免作物发生肥害。

施用碳酸氢铵、硫酸铵时应确保田里保持浅水层,施后立即耘田,这样就不易挥发出氨来。早晨露水未干时或雨后叶面尚留水滴时不宜施用硫酸铵、尿素等化肥,以免肥料黏附在叶面发生灼伤。

(4)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为主的条件下提出施用各种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方法。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有利于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减少化肥浪费,避免作物发生肥害。

一旦发生肥害,应立即喷水,稀释肥料,并通风去湿。对于已产生肥害的田块,使用腐殖酸进行土壤处理可以缓解肥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