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这是“文化滨州”系列第02篇文章

欢迎来到玉龙空间。

上一期,玉龙兄带你认识了历史悠久的秦皇台。那么这一期,我们顺着秦皇台往东,讲一个附近的历史文化典故。

在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有一个村庄,名叫杀虎刘。

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得从七百多年前的元朝说起。

据说,早在元朝以前,这里就有一条通往南方的官道,每天来往行人不断。

官道两侧,散落着八户人家,都靠开店谋生:有的开客栈,有的开茶馆,有的开饭店,还有的摆小吃摊……慢慢的,这里形成了一个村庄。

因为村庄是从八家店铺兴起来的,所以村民们想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八门店。

后来,有村民觉得不行。这也太俗了,得改得文雅一点,响亮一点。

大伙一商量,最后玩了一个谐音梗,把“八门店”改为“八门殿”。

再后来,八门殿成了大蒙古国的一部分,隶属滨州渤海县秦台乡。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

此后,大蒙古国的汗位经过二十多年的争夺,最终在南宋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传给了蒙哥——就是《神雕侠侣》中在襄阳城下被杨过用石块打死的那位。

蒙哥在位八年期间,八门殿发生了一件小事:村民刘平娶了一位姓胡的姑娘。

胡氏与刘平同乡,结婚之后在十几年内陆续生了三个儿子。

一转眼,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

这一年,刘平接到官府命令,自己要去枣阳(隶属于湖北襄阳)服兵役。

当时,刘平的大儿子已经可以自己生活,二儿子才六七岁,小儿子出生还不到十个月。胡氏既担心丈夫在外受苦,又得照顾儿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思前想后,胡氏对刘平说:“让大儿子留在家里,我带着二儿子和三儿子,跟你一起去枣阳。”

刘平点点头,然后找来一辆推车,用来装行李。

胡氏收拾了一些被褥、衣物和锅碗灶具,放在推车上,又在推车最前面拴上一根很粗的绳子。

山东有义妇,夫乃秦台郎。

妇初适夫时,罗襦照新妆。

夫家徒四壁,出门无耕桑。

婉然安其室,纺缉仍薪浆。

所要在百年,黾勉同糟糠。

——元·刘敏中《山东有义妇》

刘平妻胡氏,滨州渤海县秦台乡人也。既笄适平,生子男三人。

——元·任士林《烈妇胡氏传》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闰月庚午,一家四口上路了。

刘平在后面推着推车,胡氏在前面挽着绳子,两个儿子坐在推车上。他们一路风餐露宿,不知走了多少天,终于在某天的黄昏时分来到沙河附近。

从这再往东南走一百多里,就是枣阳地界。

刘平见天色已晚,决定先在河边过一夜。

于是,胡氏放下绳子,在河边支起锅灶,开始做饭。刘平把推车停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下,又把车前的绳子系在了树上,然后在树旁搭了一个帐篷。

吃过晚饭,刘平倒头便睡,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但胡氏怎么也睡不着,一来是因为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大儿子,二来是因为这里是荒郊野岭,寒风阵阵,听着让人害怕。

忽然,胡氏感觉有点不对劲。

她起身一瞧,吓出了一身冷汗:帐篷里竟然钻进来一头老虎!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老虎咬住刘平的胳膊,扭头就想跑,刘平疼得大喊。

胡氏赶紧扑上去,抓住了老虎的两条后腿。老虎使劲挣扎,但怎么也不松口。她被老虎甩得滚来,只好一边紧紧抓住两条虎腿,一边朝帐篷里大喊:“儿子!拿刀!救你爹!”

这时,二儿子已经被吵醒,他听到胡氏的喊声,立刻拿刀赶来。胡氏腾出右手,从二儿子手里飞快地接过刀,拼命向老虎肚皮上砍去。

老虎顿时低吼起来,疼得在地上翻滚。胡氏依旧不松手,朝着老虎的肚皮一阵乱砍乱刺。老虎这才松开口,不停地咆哮。

渐渐的,咆哮声越来越小。最终,老虎躺在地上不动了。

胡氏累得气喘吁吁,但紧紧攥着刀,不敢有一丝放松。

地上,丈夫奄奄一息,不停呻吟。身边,二儿子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帐篷里,三儿子正在哭喊。

假如再来一头老虎,那可怎么办?

胡氏蹲下身子,一边扶起刘平,一边对二儿子说:“抱你弟弟来,咱们快走。”

然后,胡氏丢下推车和行李,扶着刘平,带着两个儿子,趟过沙河,向西边不远处的季阳堡走去。

夫命悬虎口,妇怒发指天。

十步之内血相溅,夫难再得虎可前。

宁与夫死,毋与虎生。

呼儿取刃,力与虎争,虎死夫活心始平。

——元·赵孟頫《烈妇行》

至元元年……十二月……丁卯,敕邓州沿边增立茱萸、常平、建陵、季阳四堡。

——《元史·世祖二》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半夜三更,季阳堡内几名守卫正在夜巡。

忽然,南门外传来了拼命的叫喊声:“军爷!开门呐!救人啊!”

他们提着灯笼,走到门口一瞧,吓了一大跳——

只见门外站着一位浑身是血的农妇,她右手攥着一把刀,左手搂着一名气息奄奄、同样浑身是血的男子。在农妇旁边,还站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手里抱着一个婴儿。

几名守卫有些害怕:“你是谁?是人是鬼?!”

胡氏有气无力地回答:“军爷,我们是到枣阳服役的,刚才在河边遇到了老虎。老虎已经被我杀了,但我丈夫被咬伤了,求你们救救他吧。”

守卫们互相看看,半信半疑,最终打开南门,放刘平一家进来,为刘平包扎止血。

第二天早上,这几名守卫把这件事告诉了季阳堡守将赵侯。

赵侯听完后,到刘平身边看了一眼,说:“赶紧找郎中来,给他治伤。另外,你们几个去一趟沙河,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几名守卫来到沙河岸边,果然看到一头死去的老虎,五脏六腑流了一地。不远处的大树下,拴着一辆推车。

他们解开绳子,把老虎的尸体抬到推车上,连拉带推一起回了季阳堡。

三天后,刘平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赵侯写了一封信,派人连信带虎皮一起送到枣阳,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枣阳帅。

不久,枣阳帅回复:虎皮充公,赐胡氏十千钱安葬刘平。

脱夫虎口下,招魂返营房。

肉以为夫羮,皮以席夫床。

气义动三军,绕看皆彷徨。

勇者失其勇,刚者羞其刚。

——元·刘敏中《山东有义妇》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第二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这年十月,胡氏带着两个儿子从枣阳回到家乡。滨州的官员听说了胡氏的事迹后,一一上报,据说后来传到了忽必烈的耳朵里。

最终,朝廷降旨免去胡氏一家的终身差役,并赐钱抚恤。

胡氏为了纪念丈夫,同时为了村民出行方便,用朝廷的抚恤钱在村西的大沟上修了一座桥,取名为“枣阳桥”。

从此,八门殿又被称为枣阳桥。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胡氏杀虎救丈夫一事越传越广,甚至成了元朝许多画家钟爱的题材,创作了《胡氏杀虎图》《刘平妻杀虎图》《贞妇救夫杀虎图》等作品。

有的文人墨客见到这些画作后,喜欢在上面题诗赞颂,写下了各具特色的叙事诗。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元朝,至少有21位诗人创作了22首相关诗歌。作者包括赵孟頫、杨载、刘敏中、杨维桢、谢应芳等人。

再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胡氏,干脆把村名改为“杀虎刘”,一直沿用到今天。


文化滨州02丨杀虎刘的来历


明朝初年,宋濂等人编写《元史》,参照元朝相关作品,为胡氏写了一段简略的传记。

从此,这段传记成为后世编写《滨州志》的主要参考资料。以下就是《元史》中对胡氏的记载——

胡烈妇,渤海刘平妻也。至元七年,平当戍枣阳,车载其家以行。夜宿沙河傍,有虎至,衔平去。胡觉起追及之,持虎足,顾呼车中儿,取刀杀虎,虎死,扶平还至季阳城求医,以伤卒。县官言状,命恤其母子,仍旌异之。

——《元史·列传第八十七·列女一》

闲言碎语

除了胡烈妇,历史上杀过虎的人还有很多,最著名的两位是三国时期的吴大帝孙权和南宋诗人陆游。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