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大連港,瞭解下大連港的前世今生。

100多年前,大連灣南岸古樸自然的青泥窪村註定要在世紀之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沙俄侵佔大連後,預想建造世界上的重要貿易中心,因為旅順是軍港,不便用作商港,促生了大連港。1900年10月27日,南岸邊擁來一群碧眼高鼻的異族,以莊重虔誠的禱告儀式祈禱舉行建港奠基儀式。1902年年底,大連港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初具商港規模,並正式作為自由港開港。日本租借時期,大連港仍是自由港,1912年發展為東北第一大港,1919年發展為僅次於上海港的中國第二大港。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19世紀中下葉,俄國雖已強佔海參崴,並將其打造為俄意欲控制東方的戰略要地,但令其不能愜意的是,這個港口冬季結冰期長達4個月,其間,俄太平洋艦隊不得不租借日本的長崎港越冬,每年收穫的大量穀物等也無法通過該港運出,港口貿易處於停滯狀態,且海參崴囿於日本海之困。這樣,在遠東尋找一個不凍港成為19世紀末俄國迫在眉睫的戰略任務。

其後俄國尋求不凍港的目光先後逡巡於朝鮮半島和中國的膠州灣,都因種種原因作罷。最後俄國將目標鎖定遼東半島,1898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為其打通遠東出海口、建立自由港奠定基礎。

1899年5月,在有俄陸軍部、海軍部、交通部、財政部、中東鐵路公司董事會等部門代表參加的特別會議上,蓋爾別茨通報了薩哈洛夫起草的大連灣商業港口和城市規劃草案,會議進行全面研究後,得出商業港口選址結論:選擇維多利亞灣建設商業港,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這是因為該港灣比大連灣其它港灣都大,能避風浪,而且其港口規模日後可為港口設施提供最大的發展空間,港灣毗鄰區域完全可以建設一個大型港口城市。距離規劃中的港口位置10俄裡處,有馬欄河和一個超過100平方俄裡(1平方俄裡=1.138平方千米)大小的水域,可以為港口和城市供水補給相當豐富的水資源。最後一點,只要建設一條15俄里長的鐵路支線,規劃中的這一港口就可輕鬆與東清鐵路南滿支線連通。

俄殖民當局之所以選定今天大連港所在地為其商港,有其眾多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為:其一,港闊水深,面積數百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處85米,適於大型船舶停泊;其二,面向東南,南部有山阻擋,減輕了太平洋季風的影響;其三,港灣三面陸地環繞,呈半封閉狀,可避風;其四,毗鄰陸地廣闊沿岸地帶依山勢而下的緩坡綿延數十里,有利於大型港口和城市建設;其五,北面663米高的大黑山阻擋了冬季西伯利亞強北風的直接侵襲;其六,灣內無較大的內陸河流流入,鹽度稀釋有限,避免冰凍,泥沙來源少,不淤;其七,距馬欄河水源地僅10.67千米,可解決港口和城市供水;其八,建港地帶海底多為黏土層和泥沙,便於疏淺挖淤,建港區域水深適宜,便於填海和水下施工;其九,連接南滿鐵路便利,僅16千米,有利於港、城鐵路一體規劃建設;其十,遠處有防禦工事,以備發生戰爭時應急之需。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1949年8月,陳嘉庚眺望大連港,讚歎說:“大連商埠,街路寬闊,高樓大廈,碼頭堤岸,井然可觀;……期望十餘年後,市面日臻繁榮,人口不斷增加,工商業屋宇,勢必不敷,則所有住宅,校舍,醫院,監獄及非工商業所需之屋宇,移建於山下或山坡之上,則海上觀之,其壯麗宏偉,當可與香港媲美。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1951年2月1日,大連港舉行移交儀式,毛達恂和諾維科夫分別代表中蘇兩國在移交書上簽字,毛達恂成為大連開港五十二年來第一位中國人港長。那一年,大連港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生機,吞吐量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加了70%,成為全國沿海港口的學習榜樣。1998年,大連港東部港區實施搬遷改造。現在,客運功能已經主體搬到了大連灣港區。至2013年,大連港是次於寧波-舟山、上海、天津、廣州、蘇州、青島、唐山的全國第八大海港,同時貨物總吞吐量世界排名第十位。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大連港集團已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港口建立了海上經貿航運往來關係,開闢了集裝箱國際航線75條,已成為中國主要集裝箱海鐵聯運和海上中轉港口之一。大連港擁有中國最大、最先進的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連港新港是國內自有儲罐儲量最大的港口,大連港礦石碼頭擁有中國效率最高的卸船機和裝車系統,均被評為2005中國交通企業新記錄。大窯灣港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大連港是東北亞油品轉運中心,主要從事原油、成品油和液體化工產品的裝卸和儲運,可停靠30萬噸級油輪,裝卸效率每小時達1.2萬噸,港區儲油罐容量達300餘萬立方米,年綜合通過能力5600萬噸以上。大連港是亞洲最先進的散裝液體化工產品轉運基地,是中國最大的海上客/車滾裝運輸港口。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大連港有著百年曆史,是東北亞地區第一優良不凍港,港闊水深。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海灣,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臨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相望。大連港是西太平洋上的大型中轉港,貨運分佈遠東,東南亞,北美,歐洲地區。港口分為甘井子碼頭,寺兒溝碼頭,黑嘴子碼頭以及大窯灣碼頭。是中國最大的原油及成品油中轉港。港內的大連造船廠,是遼寧艦的出生地,是共和國的驕傲,第二艘航母也在建造中。大連也成為最美麗的港口城市,也有許多不一樣的港口風景。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大連港客運站是大連港的標誌。最早的客運站建於1902年,位置在甲碼頭背後,是一棟木質結構的俄式建築。日本租借時期,改名埠頭待合所。1922年7月16日至1924年10月27日,建造了新客運站。它從空中俯瞰形似鑰匙。鑰匙式樣的設計絕非偶然,重要的城市建築一般都有象徵性,建築師不但要考慮它的內涵,而且還會受到來自政治方面的影響。它的寓意就是——“打開滿洲的大門”。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1980年12月26日,歷時5年多、投資840萬元新建了大連港客運站,原客運站改為大連港旅客候船廳。2013年,包括候船廳、客運站、客運鐘樓在內的地標建築陸續消失了,只留下了鑰匙棍兒。現在,它仍然面向大海,與大連港一起守候著大連的夢想。


遇見大連之四十九:大連港

2018年3月6日,大連再度提議中央批准建設大連自由貿易港。如果國家設立自由港,大連有天然的優勢。大連地處東北亞中心,北連東北腹地,南牽山東半島,東臨韓國和日本。如果國家賦予大連港自由港地位,推進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建設,使大連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方明珠”,那麼,對東北的重新崛起,尤其是我國新時代的經濟發展,都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