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氏族之根---衛氏起源

衛姓,拼音:wèi xìng,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2位。

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214位,當今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0.036%,總人口大約有48萬人。

姓氏來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九子康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典籍《辭源》記載:“衛,古國名。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為狄所滅。戴公野處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始皇既統一。全國獨置衛郡,為附庸。至二世元年廢;衛,姓。周文王子康叔封於衛,子孫以國為氏。”

  周成王姬誦元年(公元前1043年),商紂王之子武庚聯合管叔、蔡叔等叛亂,到了周成王姬誦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旦平定叛亂,之後將黃河與岐河之間原紂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康”及遺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封給周文王的第九子姬封,使這七族商遺民成為姬封的臣民,因此姬封又稱康叔,他後來建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創國號為衛,因此又稱其為衛康叔。

  在周公旦在晉封姬封為康叔時,曾作文相誡,這就是著名的《周公康誥》。

  衛國強盛時,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東省西部一小部分,與晉、宋、齊、魯等諸侯國相鄰。

由於衛國居於周王朝的北方,與狄族為鄰,經常遭到狄族人入侵。春秋中期,衛懿公姬赤執政時期(公元前668~前660年在位)喜好養鵝,且淫樂奢侈。他養的鵝都有祿位,可以乘大夫一級的車出入宮門,大臣百姓非常不滿。周惠王姬閬十七年(衛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狄族人大舉進攻衛國,衛懿公號召國人抵抗,國人們卻說,您的鵝有祿位,讓鵝去戰吧。因此衛軍將士全無鬥志,結果衛懿公被殺,全軍覆滅。狄族人攻入衛都,搶掠一空。後齊、宋兩國出兵援救衛國,立衛戴公姬申於漕(今河南滑縣舊城),於是漕成為衛國的第二個國都。

  周惠王十九年(衛文公姬闢疆元年,公元前658年),衛國在齊國的幫助下重新建國,建都於楚丘(今河南滑縣)。衛國在楚丘時由衛文公當政,衛文公接受亡國教訓,修明政事,奮發圖強,重整軍備,使國力、軍力大增。

  周襄王姬鄭十年(衛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國聯合狄族人再次攻衛國,遭到了衛國的強力反擊。(公元前635年),衛國一舉攻滅了邢國。

  周襄王二十三年(衛成公姬鄭六年,公元前629年),為避狄族人的騷擾,衛成公又將都城遷於帝丘(今河南濮陽)。

  衛國雖為周王朝的十二諸侯國之一,但卻是一個相對比較弱的諸侯國,常受其他諸侯國的支配。進入戰國時期以後,衛國國力更弱,無法抗拒七雄的進攻。到先秦時期的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三年(衛懷君二十九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三年,公元前254年),魏安釐王派軍隊攻佔了濮陽,衛國成為魏國的附庸國,僅有濮陽一城之地。

  秦王贏政六年(衛元君十二年,公元前241年),秦國攻下魏國的朝歌和濮陽,將濮陽作為秦國東郡的治所,遷衛元君及其支屬於野王(今河南沁陽)作為附庸。故而,在秦國滅六國時期並未觸及到衛國公室。

  直到秦二世嬴胡亥元年(衛君姬角二十一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才廢衛君角為庶人,衛國徹底滅亡。因此,衛國實際上是西周最初所封十二諸侯當中除秦國之外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也是立國時間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

  衛國自姬封於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廢姬角為庶人,共歷四十二代君王,八百三十六年國祚。

  衛國滅亡之後,其公族子孫以及國民中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衛氏,世代相傳至今。衛氏族人大多尊奉衛康叔(姬封)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漢朝時期朝鮮半島衛滿朝鮮,屬於以國名為氏。

  衛滿朝鮮,亦稱衛氏朝鮮,公元前195~前108年,是漢朝初期由故燕國流亡者姬衛滿推翻了原朝鮮半島上的箕子朝鮮自立的一個政權,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但是對建國過程目前沒能夠考古學的考證。衛滿朝鮮在早期自稱為韓王。

在戰國時期,燕國在全盛時期勢力曾一度進入朝鮮半島,其地域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亦歸入秦朝的統治之下。

  據史籍《史記》的記載,漢朝初期,有一個名叫衛滿的故燕國人,原來是燕王盧綰的屬下。後燕王盧綰背叛漢朝,漢高祖劉邦率軍鎮壓,盧綰亡命匈奴,衛滿亦一同前往。後衛滿帶同千餘名黨徒進入朝鮮半島地區。

  衛滿率領部屬剛到朝鮮時,曾得到朝鮮王箕準的禮遇。箕準曾拜他為博士,賜給圭,封給西部方圓百里的地方。箕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過衛滿來為他守護西部邊境。然而衛滿是個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為依託,不斷招引漢人流民,積聚自己的政治、經濟力量。

  漢惠帝劉盈元年(公元前194年),羽翼已豐的衛滿派人向箕准假傳漢朝要派大軍來進攻,請求到準王身邊來守護。箕準不知是詐,許諾了衛滿的請求。於是衛滿趁機率軍向王都王險城(今朝鮮平壤)進發,一舉攻佔王都後,自立為王,國號仍稱朝鮮,歷史上稱其為“衛滿朝鮮”。箕準戰敗後,逃到了半島南部的馬韓地區。

  衛氏王朝建立後,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此時正值西漢惠帝時期,天下初定,遼東太守經漢廷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為漢朝保衛塞外,不使漢朝邊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領朝見漢朝天子,以及各國與漢朝通商,不許從中阻擾。作為回報,漢朝答應給予衛滿以兵力和物資上的支援。

  有了西漢藩屬外臣的身份和漢廷的軍事、經濟的支持,衛滿便開始不斷地侵凌和征服臨近小邦,真番、臨屯都主動前來歸順,衛氏政權的勢力因此迅速膨脹,領地擴大到方圓數千裡。在史籍《三國志·魏書·東夷傳》中記載:“漢初,燕亡人衛滿王朝鮮,時沃沮皆屬焉”,可見當時的衛滿朝鮮已經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國家和部落,領土有較大的擴展。

  到了衛滿的孫子衛右渠成為朝鮮王時,更是大量招引漢人流民,以此來擴充衛氏政權的實力;而隨著衛氏勢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朝鮮半島小番君南宮等,因不滿朝鮮王右渠的控制,率眾二十八萬歸降漢朝,漢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

  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為加強與衛氏朝鮮的藩屬關係,派涉何為使節前往朝鮮,勸諭右渠王改變對漢朝的不友好政策,結果無效。涉何對出使沒有結果非常氣惱,在回國途中,將護送他出境的朝鮮裨王長殺死,並將情況飛報漢武帝。漢武帝不但沒有責怪涉何,還任命他做遼東郡東部都尉。右渠王對涉何懷恨在心,發兵突襲遼東,殺死涉何。這便是著名的“涉何事件”,它成了漢武帝發動對朝鮮戰爭的導火線。

  就在這年秋天,漢武帝發兵五萬,由樓船將軍楊僕率領一支,從齊地渡過渤海;由左將軍荀彘率領一支,從陸路出遼東,水陸兩路聯合攻打右渠王。楊僕的水軍先到達朝鮮列口(今韓國大同江入海口處),未等荀彘的陸軍到達就單獨率領水軍進攻王險城,結果戰敗。荀彘的陸軍遭遇朝鮮西部大軍,久戰也沒有取勝。兩路大軍出師不利,消息傳到朝廷後,漢武帝大怒,再派衛山為使臣,前去曉諭右渠王。右渠王受漢朝兩路大軍壓迫,表示願意降服,派太子到漢廷謝恩,並獻上大量軍糧和馬匹。

  然而,當太子帶領一萬士兵前往漢朝時,使臣和左將軍懷疑朝鮮太子有陰謀,要求他的軍隊不能攜帶武器;朝鮮太子則懷疑漢朝使臣和左將軍要謀害他,便率軍返回王險城。此事激起漢廷的憤怒,命令在朝鮮的兩路大軍加緊進攻王險城。由於王險城長期被漢軍包圍,在抵抗漢軍的問題上內部又發生了激烈的分歧。在第二年的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夏季,朝鮮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險城終於被漢軍攻陷,衛氏朝鮮滅亡。

  漢武帝滅了衛氏朝鮮後,在其管轄地先後設置了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歷史上稱其為“漢四郡”。四郡之下設有很多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很顯然,“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漢武帝之後,西漢在朝鮮半島北部的郡縣設置情況有所變化。漢昭帝劉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罷去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管轄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後因受貊所侵而遷往高句麗西北(今遼寧東部新賓地區),管轄高句麗、夫餘等族。

  漢王朝在朝鮮北部地區進行郡縣統治,客觀上大大促進了漢與朝鮮半島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助於漢朝先進文化在朝鮮漢朝郡縣地區的傳播。當時不僅有漢人官吏到朝鮮四郡去任職,更有很多富商大賈與農民前往經商、墾荒,史學家將這一時期朝鮮半島的文化稱作“樂浪文化”,其實也就是漢文化。

  衛滿朝鮮滅亡之後,有其王族後裔子孫內遷中原,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衛氏,主要分佈在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的焦作地區,逐漸生息繁衍,世代相傳至今。

按:

  要注意的是,該支衛氏皆為漢族,絕非朝鮮族。近有該支衛氏族人翻出“衛滿朝鮮”舊史,要求更改民族屬性為朝鮮族,這是非常錯誤的。

第三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鮮卑昌黎衛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後燕錄》記載:晉朝時期,居於昌黎地區(今河南昌黎)鮮卑民族中有昌黎衛氏、渴燭渾氏部落,為鮮卑族的兩支氏族部落,北魏王朝建立後,皆隸屬於鮮卑拓拔部。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昌黎衛部隨之進入中原,在北魏孝文帝進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昌黎衛氏、渴燭渾氏皆漢化為單姓衛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旺舒特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旺舒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奉命遷駐中衛(今遼寧瀋陽)。明朝中葉以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angsut Hala,在明朝時期即已冠漢姓為衛氏。

  ⑵.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為氏,世居中衛(今遼寧瀋陽)。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mot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衛氏。

  ⑶.蒙古族旺古爾沁氏,世居中衛(今遼寧瀋陽)。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anggurcin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王氏,其中亦有部分族人以世居地名稱為衛氏者。

第五個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明朝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建州衛官阿哈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阿哈出,完顏氏族成員,是明朝時期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長官,原為女真胡裡改(火兒阿)部首領。

  胡裡改部,源出宋朝時期的女真族英雄完顏·胡裡改(烏延·胡裡改),曷懶路星顯水人(今黑龍江牡丹江),公元1010~1170年,後為愛也窟(今黑龍江圖們江一帶)謀克,後授世襲河東南路婆朵火河(今山西汾陽河)謀克,其族逐漸來壯大為胡裡改部。“胡裡改”,就是金國東北部邊境地區的總稱,鎮所在今黑龍江省的依蘭市。

  北宋末期的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統領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民族各部,建立了強大一時的金國政權。以後,部分女真族人遷入中原,逐漸與漢族融合。留居在東北地區的部分女真族人,在元朝時期歸合芝府水達達等路管轄,在明朝初期,被分稱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部分。

  建州女真分佈在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海西女真分佈在松花江流域,東海女真則分佈在黑龍江和庫頁島等地。明朝政府在當地設立衛、所等各級行政機構,管理軍政事務,隸屬奴兒干都司管轄。後東海女真時常侵襲海西和建州,建州與海西女真各部為了躲避東海女真的侵擾,並加強與遼東及關內的經濟聯繫,不斷向南遷移。到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建州女真主體分佈在撫順關以東,而海西女真則散居於開原以北。

  建州女真之稱,來源於遷到渤海率賓府建州故地的女真民族,成員主要為元朝時期胡裡改、斡朵憐、託溫三個萬戶府管轄下的女真族人。明朝初年,居住在今黑龍江依蘭縣一帶的胡裡改、斡朵憐(吾都裡)兩個萬戶府的女真人,由於受到黑龍江中下游“野人”南下侵襲和元朝殘餘勢力的騷擾,分別在首領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李思誠)、猛哥帖木兒(孟侍穆)的率領下,沿今牡丹江向南遷移。胡裡改萬戶府的女真人,先移至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再東行,越過今老爺嶺和穆稜河,進入綏芬河流域,遂定居該地區,其時綏芬河下游的雙城子(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即為渤海率賓府建州故地。

  到了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胡裡改部酋長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進京朝明,明朝政府以其所部居地置衛,襲建州故名,故命為建州衛,“建州女真”之名即始於此。

  明成祖朱棣設建州衛後,任命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為衛官,當萬戶之職,駐防遼東,成為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長官,還娶了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的女兒為皇妃。據成書於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年(朝鮮世宗李祹二十七年,公元1445年)、朝鮮學者權、鄭麟趾、安止等人創作的《龍飛御天歌》中記載:“阿哈出是火兒阿(胡裡改)萬戶”。

  在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早在明朝中葉就漢化稱衛氏,為滿族漢姓衛氏之先。

第六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巴佳爾氏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巴佳爾氏,亦稱巴佳拉氏,滿語為Bajara mongu或Pajala mongu,漢義“皇帝衛士”,出自金國時期宮廷侍衛軍,成員大多為完顏氏族人。

  “巴佳爾”,實際上原是一種官職稱謂,相當於明、清時期的“大內侍衛”,在元朝時期演變為一批由原金廷侍衛組成的部落名稱,後成為該部落的族人姓氏。這是非常古老的老滿洲部族之一,人數甚少,有四個小分支。

  清朝中葉以後,巴佳爾氏大多冠漢姓為衛氏、富氏、巴氏等。


得姓始祖

  衛康叔(姬封)、衛滿(姬衛滿)、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


遷徙分佈

  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14位,人口約48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36%左右。


字輩排行

【山東】

出自姬姓的衛氏:枝興衍崇,緒龍茂慶,脈長廣生,忠厚嗣永,遠元正方,至德開宏,運孝達毓,福祥禮教,培家訓信,義作保障


  山東文登衛氏字輩:“恩思紹前人志長昭青永世謀居心中繁茂慶千秋”。


  山東棗陽衛氏字輩:“起瑞玉明廷百世紹文光修德應遠大作善自永昌”。


  山東兗州衛氏字輩:“長忠廣士……”


  山東濟南衛氏字輩:“榮忠孝成憲”。


  山東煙臺衛氏字輩:“文昌德茂廣遠澤長吉善餘慶繼世傳家”。


山東菏澤衛氏字輩:“兆效喜蘭石,立新憲富志,文貴成佩玉,元春紀景長,德正明士廣,家盛聯義芳”。


【河南】

河南澠池衛氏龍王莊(劉家莊)字輩:“元之風明景;文武正康興;富貴兆祥順;龍盛萬世通。道高浩然昌;德厚鴻儒強;仁澤傑賢芳;義寬惠宇祥。善舉濟福遠;良安昭慶廣”。


軍民合族河南派:常建起裕俊,萬和應美景,先佑文道秉,天泰朝國正  


河南孟州衛氏字輩:“尊丕孟嵩,聚英宏展,運耀祖風,斌理乾坤,震世祥千,秋升”。


  河南洛陽衛氏字輩:天盡收聖文,應萬大玉廷,良鳳兆世德,克廣延澤成。


河南濟源衛氏字輩:“仁義禮智斯乃宗原同紀士守家學永傳”。


河南項城衛氏字輩:“雲延申懷國紹


【湖北】

湖北楚武新派:世士明良,家國期昌,茂衍才楊,書學克敦,義訓立彰,輔佐維治,順理安康,開兆騰瑞,友信大方,廣致善政,經緯漢唐,繼續作述,步雲遠望,典獻澤潤,永顯中邦,清華俊秀,萬代觀光


湖北老派:永有文全世,時興志仕光,蘭芳聯玉彩,宗蔭卜年長  


湖北鄂州衛氏字輩:“家國期昌,茂衍才陽,書學客登”。


湖北大冶衛氏字輩:“世士明良家國其昌茂衍才揚書學”。


湖北鄖陽衛氏字輩:“德朝廷慶大定”。


湖北棗陽衛氏字輩:“起瑞玉明廷百世紹文光修德應遠大作善自永昌”。


【遼寧】

遼寧大連衛氏字輩:“世連德茂廣元澤長”。


遼寧本溪衛氏字輩:“士潮連萬事潤傳達啟瑞昌”。


【安徽】

安徽六安衛氏字輩:“立志勳臣典,福壽萬事全,心如明義理,乃可以光先,思前德耀祖,相進善榮宗,大名傳宇宙,偉業揚神州”。 


安徽新衛衛氏字輩:“朝庭品任……”


安徽涇縣紀村衛氏字輩:“天上大道,德善賢良,朝開太景,永世克昌”。


安徽肥西衛氏字輩:“廣先功平志尤紅”。


安徽含山衛氏字輩:“國興隆昌,時傳家德”。


安徽合肥衛氏字輩:“國家興學,本立道修,愛守先業,盛益有成”。


安徽肥西衛氏字輩:“元德文流鈺,言行三正從;襲傳紀祖烈,承守廣先功;平志尤紅遠,修齊業本崇;詒謀昭佑啟,繼述善全同;世澤常良永,錦秀坤熙隆;興國運俊茂,祥宗家葆榮”。


【其他】

山西汾陽衛氏字輩:“天純培錫汝,維周興盛千載,永泰發達萬年,禮賢仁仕乾坤,清肅官運亨通”。


四川達洲、廣漢衛氏字輩:“家國其昌,茂永才洋”。


黑龍江大慶衛氏字輩:“文昌德茂廣遠澤長吉善餘慶繼世傳家”。


貴州貴陽衛氏字輩:“洪世起如秉,國單(即沒有字輩,取單名)德嘉承,繼忠功為孝友”。


衛氏一支字輩:“永有文全世時新志仕光朝廷興國正宗夏大榮昌”。

氏族之根---衛氏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