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緊急上線!外賣模式能否“拯救”火鍋店?

  2003年的一場非典,讓無數企業遭遇“寒冬”,但非常時期總有人抓住機遇,比如電商頭部品牌京東,以及“向死而生”的海底撈,在非典期間推出了火鍋外賣。

  2020年,新冠肺炎來襲,覆蓋範圍廣,影響深遠。就餐飲行業來看,一直以堂食為主的火鍋品類更是遭受重創。如今,在堂食受限,疫情結束時間未定的情況下,火鍋外賣是解困良方嗎?

  張晨/文

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緊急上線!外賣模式能否“拯救”火鍋店?

  

動態:外賣爆單,火鍋餐飲人找到新出路


  大龍燚:春節期間,線上營業額同增547%

  特殊時期,當餐飲人在為營收發愁時,大龍燚成都地區店面卻因元宵節線上外賣爆單刷了屏。

  大龍燚出現這種情況不算偶然。其營銷總監任俊曾在採訪時表示,大龍燚直營店閉店第一天,董事會就進行了緊急部署,著力發展外賣,基於品牌在成都地區具有較成熟的運營優勢,以最快速度搶佔成都外賣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大龍燚成都直營店春節期間(初一到初十)線上營業額同比增長547%。

  疫情期間,大龍燚青島地區店鋪負責人劉國斌積極開拓線上業務,上線第三方平臺……每天訂單量都在穩步提升,消費者反饋良好。2—6月,其門店以外賣業務為主,目前線上訂單量佔同期堂食的30%~40%。

  劉國斌坦言,大龍燚總部爆單是基於川蜀地區對火鍋品類的強烈需求,所以疫情期間應客觀理性地看待火鍋外賣,要從各區域門店的線上單量來分析。

  小龍坎:線上日點單量破2000

  同樣線上爆單的火鍋品牌還有小龍坎。相關數據顯示,小龍坎線下門店800多家,2月14日之前,暫停營業788家,直營區域成都、重慶暫停營業16家,全國關店率達93%,其中外賣正常營業的有103家,79家僅線上銷售。元宵節,小龍坎官方微信稱上線火鍋送到家服務,並附上多種家庭選購套餐方案,受到一致好評。

  目前,小龍坎成都地區的線上日點單量突破2000單。

  巴奴:試水外送服務,反饋良好

  2月10日,巴奴官方微信首推外送服務,首先在鄭州、邯鄲兩個城市試運行。2月26日,其再次發文,告知廣大粉絲點外賣火鍋的方式,並附上訂餐小程序,閱讀量迅速達到10萬+。

  眾所周知,巴奴一直傾向於堂食業務。此次上線外送服務,巴奴方面表示是自救措施之一,處於探索嘗試階段,是否作為永久性的業務板塊,還需要看疫情的具體影響。目前,巴奴外送業務的訂單量跟消費者反饋都呈現良好態勢。

  特殊時期,首先衡量的是外送服務的安全性。巴奴方面介紹,為了保障食材和送餐人員的安全,巴奴對外送全程監控,通過安心卡記錄菜品製作員、打包員、配送員的體溫,問顧客提供可追溯的安全保障。

  海底撈:升級“安心送”服務

  自1月26日宣佈暫停營業,到2月15日,海底撈外送官方微信發文稱部分門店陸續恢復營業。有數據統計,這20天內,海底撈損失或超過50億元。

  疫情之下,越是大規模的連鎖企業,面臨的壓力越大,而海底撈是有底氣的。業界人士認為,這源於長久以來的品牌積澱。海底撈海外門店的排隊盛況及零售板塊的業務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海底撈還升級“安心送”服務,並暫停了租賃鍋具、上門服務等項目,在顧客取餐時候一再強調“安全取餐間隔”,讓無接觸取餐規範落地。

  探討:

  火鍋外賣是一劑良方嗎?

  據《疫期火鍋門店生存狀況調查》調研結果顯示,81%的火鍋企業認為,一段時間內客流難以恢復到從前;54.8%的火鍋企業認為,疫情結束後將迎來倒閉潮。針對火鍋企業,外賣是一個不錯的自救措施。

  但是靠火鍋外賣拯救堂食,顯然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品牌餐企還是單店,對於火鍋品類來說,堂食依然是主要消費場景。疫情期間,外賣是一種自救方式,但各大品牌還要根據自身情況摸索嘗試。比如,不少餐飲品牌上線自己的小程序,對於建立客戶流量池、教育客戶線上消費是個機會。

  火鍋外賣爆單並不等於盈利

  區域現象不等於普遍現象。不少餐飲企業坦言,外賣爆單看上去風光,但依然無法與之前的堂食營收同地位而言。火鍋店面積普遍偏大,而對於外賣型店鋪來說,對面積並不做過高的要求,人員亦是。餐飲店想在上半年發力外賣業務,可考慮提升坪效。

  火鍋外賣PK火鍋食材外賣,誰更有優勢?

  早在疫情之前,很多人就拋出了疑問:火鍋品類做外賣的客單價,跟消費者在家購買火鍋料類產品相比,並不具備優勢,這也是火鍋品類以堂食為主的原因。加上現在已有鍋圈等B端品牌崛起,餐飲人發力火鍋外賣還有機會嗎?

  這個答案看下火鍋品牌上線外賣之後的反饋就知道了。並且優質的火鍋品牌更善於在食材上打磨,巴奴、海底撈、大龍燚都是如此,消費者最終還是會因品牌、口味而買單。另外,在增加火鍋外送業務的同時,商家可以花心思鑽研菜單結構,從而有效提升利潤。

  (據餐飲銳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