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7日讯 他是山东人,也是武汉伢。在自己的第二故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用仁心仁术守护重症患者的生命,而他编写的武汉方言手册,也成为各地救援队员重要的“宝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鹏说:“我们好几个大夫一块儿商量着给你找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我们来尝试一下。”

刘爷爷今年86岁,因病情加重,医疗队决定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因为老人之前用过呼吸机,心有顾虑,不愿意配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鹏说:“我们今天在床边一直看着你,哪里有什么不舒服,您随时跟我们说。”

反复沟通下,刘爷爷终于同意试一试。为尽量减少老人的不适感,郭海鹏要在3秒内快速置换鼻导管和加压面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鹏说:“有没有套住脖子,你慢慢地吸气。”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治疗过程中,郭海鹏一直用武汉话跟老人交流,大大舒缓了紧张情绪。刘爷爷很快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逐渐正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鹏说:“现在老爷爷已经睡着了。”

齐鲁医院医疗队负责的两个病区,累计收治99名患者,大多都是当地老年人,这些老人很多不会讲普通话。语言不通一度成为治疗工作的拦路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鹏说:“你和他沟通有障碍的话,他自己心里会没有底,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有一种不安。”

郭海鹏是山东人,也是武汉伢。他曾经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懂得不少方言俚语。他还找到自己的老师、同学帮忙录制音频,把方言再“翻译”出来,方便队友们对照使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很快,一本《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编写完成,配合音频,共收录100多条当地方言,被队友称作“武汉方言密码本”。

齐鲁医院乳腺外科护士白华羽说:“没事的时候边吃饭边听一听,提前先熟悉熟悉常用的大概就能了解一些,他们经常用的经常说的一些话,他会说蛮灵性,蛮灵性就是蛮聪明的意思。”

在郭海鹏和队友们的努力下,齐鲁医院负责治疗的99名重症患者中,有19人已治愈出院。

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部部长唐其柱说:“我们山东医疗队是选择最艰苦最困难的救治地点,他们具有非常强的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为我们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闪电新闻记者 刘冰冰 张铭伟 编辑 张爱臣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