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師郭海鵬:編寫武漢方言手冊,成為救援隊員的“寶典”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7日訊 他是山東人,也是武漢伢。在自己的第二故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師郭海鵬,用仁心仁術守護重症患者的生命,而他編寫的武漢方言手冊,也成為各地救援隊員重要的“寶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說:“我們好幾個大夫一塊兒商量著給你找一個更好的治療方案,我們來嘗試一下。”

劉爺爺今年86歲,因病情加重,醫療隊決定採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可因為老人之前用過呼吸機,心有顧慮,不願意配合。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說:“我們今天在床邊一直看著你,哪裡有什麼不舒服,您隨時跟我們說。”

反覆溝通下,劉爺爺終於同意試一試。為儘量減少老人的不適感,郭海鵬要在3秒內快速置換鼻導管和加壓面罩。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說:“有沒有套住脖子,你慢慢地吸氣。”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治療過程中,郭海鵬一直用武漢話跟老人交流,大大舒緩了緊張情緒。劉爺爺很快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氧飽和度也逐漸正常。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說:“現在老爺爺已經睡著了。”

齊魯醫院醫療隊負責的兩個病區,累計收治99名患者,大多都是當地老年人,這些老人很多不會講普通話。語言不通一度成為治療工作的攔路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說:“你和他溝通有障礙的話,他自己心裡會沒有底,會有一種心理上的有一種不安。”

郭海鵬是山東人,也是武漢伢。他曾經在武漢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懂得不少方言俚語。他還找到自己的老師、同學幫忙錄製音頻,把方言再“翻譯”出來,方便隊友們對照使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郭海鹏:编写武汉方言手册,成为救援队员的“宝典”

很快,一本《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編寫完成,配合音頻,共收錄100多條當地方言,被隊友稱作“武漢方言密碼本”。

齊魯醫院乳腺外科護士白華羽說:“沒事的時候邊吃飯邊聽一聽,提前先熟悉熟悉常用的大概就能瞭解一些,他們經常用的經常說的一些話,他會說蠻靈性,蠻靈性就是蠻聰明的意思。”

在郭海鵬和隊友們的努力下,齊魯醫院負責治療的99名重症患者中,有19人已治癒出院。

武漢大學副校長、醫學部部長唐其柱說:“我們山東醫療隊是選擇最艱苦最困難的救治地點,他們具有非常強的敬業精神和犧牲精神,為我們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閃電新聞記者 劉冰冰 張銘偉 編輯 張愛臣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