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香港著名影星關山,本名關伯威,滿族,遼寧瀋陽人,1933年出生山東省德縣。三歲時,因對日抗戰爆發四處逃難,曾以流亡學生身份求學。1947年,返回故鄉就讀瀋陽省立第二中學。國共內戰爆發,舉家經北京、廣西、廣州輾轉逃至香港。未幾,父母雙雙去世,陸續以礦工、碼頭工人、海水浴場救生員等為生。1952年,進入“大華鐵工廠”負責車床工作,達五年時間。期間,因十分欣賞陶秦執導的《人鬼戀》(1954),興起加入影圈的念頭,無奈投考黃卓漢主持的“自由影業公司”未獲錄取,另一說為錄取但簽約意見不合。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其後,關山他帶著自信來了長城電影公司,他對袁仰安說:“我要當演員。”袁仰安很驚訝他的外貌和氣質。(袁仰安(1905~1994)著名導演,影視製片人,出版、電影界巨擘。 浙江定海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曾任律師。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關之琳小時候和父親關山合影

上個世紀30年代初,任上海良友圖書出版公司董事長,出版《良友叢刊》、《良友畫刊》和《中國風貌》畫冊。出版魯迅、茅盾、葉聖陶等名家著作, 抗戰勝利後到香港,成立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孽海花》獲選參加英國愛丁堡電影節。)1957年,關山終於考入長城影業公司,獲派擔任《阿Q正傳》(1958)主角,並憑此榮膺第十一屆瑞士羅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銀帆獎,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擁有國際影帝頭銜的男星。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不久,轉入同屬左派、由袁仰安主持的新新影業公司,作品包括:《迷人的假期》(1959)、《雙喜臨門》(1959)、《漁光戀》(1960)、《名醫與名伶》(1960)、《一夜難忘》(1961)及《鍍金世界》(1962)等。1960年,與同屬“新新”的女演員張冰茜結婚,1962年誕下長女關家慧(即關之琳),兩人還育有一子,惜於20世紀80年代初離異。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後,首先他拉攏了當年最紅的林黛與李麗華,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小生陣容也加強,除了原本當家的皇帝小生趙雷外,也拉攏了陳厚跳槽加入,之後關山也由左派陣營投入邵氏,鍾情與張仲文較後也加入邵氏。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1961年5月加盟“邵氏”,同年與林黛合作文藝巨片《不了情》(1961),小生地位更為穩固。至1969年合約屆滿前,共參與近二十部電影,以文藝片居多,票房口碑極佳。其中多是和一線女星李麗華、葉楓、凌波等搭配,如:《第二春》(1963)、《楊乃武與小白菜》(1963)、《山歌戀》(1964)、《一毛錢》(1964)、《紅伶淚》(1965)、《玫瑰我愛你》(1966)、《藍與黑》(1966)、《烽火萬里情》(1967)、《春蠶》(1969)、《碧海晴天夜夜心》(1969)等,《殺機》(1970)是在“邵氏”最後完成的影片。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脫離“邵氏”後,以自由演員身份接受各獨立製片公司邀請,遊走港臺拍片,作品包括:《我恨月常圓》(1969)、《苦情花》(1970)、《痴心的人》(1970)、《一封情報百萬兵》(1970)等。1970年,與好友袁仰安合組“華懋影業公司”,也曾於1972年自組“關氏影業公司”。20世紀70年代中,轉任配角,參與《雲飄飄》(1974)、《廣島二八》(1974)、《情鎖》(1975)、《片片楓葉片片情》(1977)、《貂女》(1978)、《花非花》(1978)、《我的美麗與哀愁》(1980)等,偶爾參與電視劇演出。80年代,將事業重心轉往貿易生意,偶爾客串演出電影、電視劇,逐漸淡出娛樂圈。回顧從影經歷,保守估計參演電影超過60部,為20世紀60年代極重要的香港國語片男演員。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進入“長城”第一年,關山先接受電影理論、演技等訓練,才得到擔任《阿Q正傳》主角的機會,並以此躍上影帝寶座。

雖然一舉成名,關山卻坦言年輕時不會拿捏輕重、為阿Q“投資太多”,導致深陷戲裡人物性格,耗費三年才擺脫陰影。其實,阿Q和他日後最擅長、最常扮演的成熟男性角色頗具差異,很難想像斯文敦厚的關山竟會出演阿Q?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正因為當時的他還是新人,少了刻板印象束縛,才能得到如此風格獨具的角色。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阿Q正傳》後,關山的戲路越趨穩定,進入“邵氏”,幾乎是企業家、醫師、軍官一類青年才俊的代言人,稱職擔任守護女主角的責任。相似人格一再重複,慢說關山演來得心應手,觀眾也能舉一反三,只要演員名單有他,自然扣上好人帽。關山並未對一再重複的角色感到不滿甚至厭煩,別人批評他“有片子就接”,也只是微笑回應:“演員志在演戲,為什麼有戲我不能接呢?”與其想著突破,倒不如隨遇而安。

隨著《不了情》的成功,關山成為最後歡迎的男演員之一,幾乎年年獲選香港十大國語片影星,是難得的萬紅叢中一點綠。“邵氏”十分重視關山,雙方的良好互動,卻因李翰祥籌組“國聯”發生變化……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1964年中,關山按照1961年與“邵氏”簽訂的三年合約,自行認定到期,便逕與“國聯”簽約。未料,“邵氏”聲稱還有兩年期限,堅決不願放人。奇特的是,勞資雙方皆有所本,因為關山與“邵氏”簽訂的合約,是以中英文擬具,唯中文與英文的條款卻不相同:中文合約附註寫明“合約期限三年,期滿後邵氏有優先與他續約兩年”;英文卻是雙方簽約五年,對兩年優先權隻字未提。關山一面收了“國聯”的薪資,另一面舊東家又不願出面解決,頓時焦頭爛額。月餘過去,李翰祥堅信關山可為“國聯”拍片,但“邵氏”豈是省油的燈,信誓旦旦交由法律處理。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看似毫無轉機的“一人兩約”,沒多久恢復風平浪靜,關山回到“邵氏”繼續履行合約,“國聯”也摸摸鼻子認栽。然而,回顧這段時間的波折,“邵氏”製片主任鄒文懷與“國聯”經理吳勉之對談時的一席話,卻赤裸裸展現影圈的冷酷現實。他在談到關山合約中的“優先權”時表示:”關山與邵氏的兩年合約,不是什麼優先權,而是邵氏有權,如果關山尚有票房價值,邵氏可以再要他拍兩年的片,沒價值就不留他了。”語畢,鄒文懷強調所有進“邵氏”的導演、明星都是如此,意思心狠手辣一視同仁。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1969年,當年的合約糾紛已成昨日黃花,關山與“邵氏”好聚好散,7月1日正式說再見。關山解釋不續約的理由,是希望擺脫合同的束縛,以自由演員身份多賺點錢,多選擇一些比較喜歡的戲來演。

看到這,腦海就會浮現五年前鄒文懷“在商言商”的誠實告白,究竟曾紅極一時的關小生還值不值繼續重金禮聘?“邵氏”算盤撥得至精,“放他走”就是答案。

“我還沒機會演古裝片,這種離開了時代的片子,恐怕更難揣摩劇中人的情緒,大致說來,我愛拍時裝片,尤其喜歡演些文藝片。”除客串演出《紅樓夢》(1962)、《梁山伯與祝英臺》(1963)及清裝戲《楊乃武與小白菜》,關山多數時候都是以時裝現身,推估和他較具現代感的外型,一雙大眼睛更脫不了關係。就這點而言,關山與“電懋”頭牌小生張揚頗為類似,兩人都極少接拍古裝,銀幕形象都屬敦厚孝順的家居男人類型,性格帶有優柔寡斷的懦弱,唯獨他還是較張揚老成穩重些。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關山離開“邵氏”接拍的第一部電影,即是與歌仔戲小生楊麗花合作的文藝片《我恨月常圓》。拍攝過程中,經驗豐富的關山自是駕輕就熟,不論對手是誰,一律深情相對;反倒時常“扮男人”的楊麗花大呼吃不消:“想不到頭一次參加國語片演出,我就演女人被關山娶去!”與電眼小生對戲的經驗,至近年接受訪問時仍“不堪回首”……楊麗花回憶,導演原本安排一場吻戲,關山一派無所謂,但她卻說什麼也不願“就範”,最終只得將極具爆炸性的“銀幕初吻”刪去。話說到此,主持人白冰冰半開玩笑接口:“唉唷!楊麗花親男人耶!”逼得她害羞道:“別說觀眾,我自己都受不了!”

1964年底,關山一連入選臺灣徵信新聞報、香港麗的呼聲與星系報業、香港華僑晚報等三個單位分別舉辦的金馬獎、麗星杯及金球獎最受歡迎明星獎,男演員中一時無二。

關之琳父親雖沒有女兒名氣大,卻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帝

關山(右)出席關之琳19歲時與富商王國旌(左)的婚禮合影

其實,自《不了情》開始,關山即成為忠厚純情的代言人,再配合“邵氏”龐大資源的塑造,以及旗下優秀編導陶秦、秦劍的烘托,更鞏固他文藝片一線小生地位。現實生活中,儘管他早在加盟“邵氏”前結婚,但愛家顧家的好男人形象,反而加深觀眾好感,演技更具說服力。

本以為關山如雷震,銀幕上下都非花花公子,但其女兒關之琳卻爆料,稱恢復單身的父親非常搶手……關山與張冰茜離婚後,張冰茜和兒子移民美國,關之琳獨居香港。長居臺灣的關山見到女兒,忍不住大吐苦水,說他十分寂寞,本想博得同情,沒想到關之琳卻說:“老爸雖年紀不小,卻依然風流成性,感情生活多彩多姿,怎麼會寂寞呢?”她擔心電力超強的關山,說不準哪天突然續絃,找個比自己還年輕的新媽!

20世紀世紀60年代小生中,關山在文藝片中的表現,同一時間數一數二。電影裡,他總是溫文儒雅,沒什麼脾氣,即便發飆也會在事後冷靜反省;可以執著深情,莫可奈何時也能面容哀傷接受事實;有時受耳語影響,冷言冷語誤會愛人移情別戀,得知真相後,也可以拋下“大男人面具”立即認錯……

雖然關山一再重複雷同角色,但穩紮穩打的表演,次次都能讓觀眾“信以為真”,為他與女主角無緣的愛情一掬同情淚。

到了80年代關山將工作重心逐漸移往生意,逐漸淡出影壇,後來移居美國棄影從商。而關山的女兒關之琳像極了關山,初出道時被稱為“女版關山”,不變的是令人折服的大眼魅力。父女兩代馳名影壇,是圈內極少的幸運,巧合的是,關山走紅時恰逢女星當道,總是林黛、李麗華、葉楓等的戀愛對象;至關之琳崛起,又步入男星時代,專心作成龍、劉德華的待救情人。

關山、關之琳皆擅長優雅深情的角色,雖有那麼點生不逢時,卻也凸顯父女倆天生麗質,畢竟同時代的巨星,也需要巨星搭配。

關山於2012年10月1日離世,享年83歲。(文 dean5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