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会理-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城市格局,明清风貌的历史街区

会理

住建部


会理-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城市格局,明清风貌的历史街区


一、城市概况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西连攀枝花市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东邻凉山州宁南县、会东县,北靠凉山州德昌县,南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武定县和楚雄州元谋、永仁县相邻。县域面积4527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46万人。国道108线自北而南纵贯县境,县城北距州府西昌市185公里,到成都700多公里,西距钢城攀枝花市102公里,南距昆明400多公里。

二、历史沿革

会理被称为“川滇锁钥”,一直是扼川滇咽喉的军事要冲。南丝古道的要津古道由北向南纵贯会理县全境,成为商旅联结川滇转往印缅的一条商贸要道。经考古发现,已认定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在会理县境内共有七处,石器采集点七处,分布在南阁、爱国、黎溪、河口等乡及会理城郊,出土的石器物品等反映了会理地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即有先民在此开拓生息。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和乾隆本《会理州志》载:西汉(公元前111年),置会无县(即今会理县,是为会理县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建置之始。

两晋十六国(公元265—439年)时,会无隶属益州,郡、县治地在今会理县城。隋朝罢益州,撤销会无县建制。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邛都县迁至会无县故址,并改置为会川县,以“川原并会,诸酋听会之所”而得名;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废会川县改设会川都督府,又称清宁郡,后又改称会同府。

五代十国时期,在会理建立大理国。宋代仍属大理国、称会川府。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置会川路,辖7州1县,全部辖区包括现在的会理、会东、米易、宁南以及德昌和攀枝花市的一部分,此后600年间,会理县县辖区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明洪武五十年(公元1382年),改会川路为会川府仍领土州县,府治未变,隶属四川布政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为会理州。

民国2年(1913年)4月1日,会理改州为县,称会理县,隶属建昌道;民国18年(1929年)道废,直属于四川省;民国28年(1939年)1月西康建省,隶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会理县治在今会理县城直到解放。

1950年3月23日,会理解放。同年5月1日会理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西康省。1955年10月撤消西康省,会理县隶属四川省西昌专区。1978年10月,西昌地区撤销,会理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至今。另外,中国革命史也有她光辉的一页,1935年红军长征在此巧渡金沙江,并在县城东北铁厂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理会议”。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1)历史文化价值。会理是具有国家级意义的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城市,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

会理古城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文化价值:丝路边城,川滇锁钥科学价值:镍白铜的故乡,喀斯特地貌发育。艺术价值:山水古城风貌独具,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大山深处的翰墨书香革命教育价值:著名的“会理会议”统一了全党和全军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和对军队的领导地位,确保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旅游价值:“攀西阳光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价值:古城仍是居住和传统商业的重要场所。

(2)地方特色

1、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城市格局

2、明清风貌的历史街区

3、蜀风滇韵,多民族交融的特色地方文化

四、重要文物

历史上素有“川滇锁钥”之称的会理县,具有悠久的历史的灿烂的文化,县域内的各类遗址、文物古迹、革命遗迹分布十分广泛。现有新石器时期遗址七处,石器采集点七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一处,在县文管所征集收藏的一千九百余件文物中,经鉴定有国家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83件。此外,由于会理县位于西南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境内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形成了许多景色宜人,风光秀美的自然风景名胜。

会理古城在建筑群体的布局上所体现出的功能分区特点较为明显。属于文化教育方面的建筑,成一线偏于城西一侧,北起金江书院,南至县府,形成了一个包括学署、文庙、北五省会馆、瀛洲公园、考棚在内的文化区。以北关、西成巷为中心,是全城旅店、商号的集中分布区,在清代和民国初年,单是小巷内就有旅店及商号十余家。商业类建筑则主要分布于南北街两侧。官署衙门集中在钟鼓楼以南地区。

新石器时期遗址、营顶汉代建筑遗址、鹿厂元代陶窑遗址、明清炼铜遗址、鱼鲊古渡、皎平渡渡江遗址、会理会议遗址、普隆丁字街、树堡团街、除上述历史遗迹和革命遗址外,在会理县境内还有通安、鄣冠等多处红军标语、宣传画遗址,通安镇的康姓宅院曾为毛主席住地,该建筑现基本保存完好。这些都是红军长征过会理的真实史料,具有很高的纪念价值和意义。此外,还有散布于县域各地的火葬墓群、石板墓、战国墓葬群,以及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址等,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