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难忘的访寿之旅

张晓峰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很多难忘的经历,2017年冬天的那次访寿之旅,令我久久难忘,感动至今。

封丘县长寿之乡发展办公室想出一本书,作为对外宣传长寿之乡——封丘的名片,书的主题为“揭开一方中原百姓长寿的秘密,保留一段黄河儿女生活的记忆”,委托袁文章、葛凤兰二位老师和我采访封丘上百位百岁老人,为这些经历了一个世纪沧桑岁月的老人“树碑立传”。时间紧,任务急,我们三个人又有本职工作,但我们欣然受命,开始了这次难忘的访寿之旅。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时间正是隆冬,每当周末,早早吃过饭,我就开车出门,出去采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跑了城关镇、城关乡、应举镇、荆隆宫乡、陈桥镇、鲁岗镇、曹岗乡、李庄镇、尹岗镇、黄陵镇、潘店镇、留光镇、陈固镇、冯村乡等14个乡镇近50个村子,采访了50多位百岁老人。尹岗镇的碾庄,应该是离县城最远的村子了吧,80里是有的;李庄镇的竹岗,坐落在黄河滩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白寺,一个干净整洁、路两边种着花草的回民村子;龙化,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村子……我们还去了开封、新乡、郑州……,去寻访那些离家在外的百岁老人。封丘的每一寸土地都那么美丽,封丘的每一位百岁老人都是一段传奇。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访寿之旅是艰辛的。曾遭遇过“山重水复疑无路”,也曾遭遇过“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还曾遭遇过“日高人渴漫思茶”。出门时“人迹板桥霜”,归来时已是“落日凭阑星满池”。访寿之旅又是幸福的。忘不了住在开封的潘店镇油坊村的百岁老人李桂兰拉着我们的手舍不得松开;忘不了移民过来的陈桥镇陈岭新村的百岁老人王新非要送我自己制作的酸菜;忘不了荆隆宫乡西街村百岁老人朱凤英站了三次才站起来也要坚持送我……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访寿之旅又是求知之旅。每一位百岁老人都是一本大书,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社会最底层人物口述的历史,是在历史课本上读不到的。他们走过的这一百年的岁月,正是中国社会经历最大变革的时期。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每次事件都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陈桥镇张庄村的袁秀华老人,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是好人呀,我的头生儿子送给了人家,换了十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钱,是为了救活公婆呀”。老人老泪纵横,我也为之动容。最让潘店镇黑塔田村百岁老人胡青水难忘的是,日本占领封丘时期,家里的男人出逃,她一个人带着两个不满周岁的儿子,靠着几斤花生饼支撑了20多天。老人的记忆里也有温暖。潘店镇断堤村的张玉枝老人,提起她给八路军做饭、做棉衣的事就兴高采烈。李庄镇贯台村李绍云老人刚从黄河滩区搬进新区,她与时俱进,很快学会了乘坐电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读懂了这些老人,就读懂中国农村现当代史,就读懂了中国农民。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访寿之旅,更是解开长寿秘诀的问道之旅。一次次的叩问,一遍遍的梳理,一丝丝的求证,我终于发现这些百岁老人的长寿之道:他们无不有着一颗宽厚仁慈之心,他们无不有着豁达大度的性格,他们无不勤劳坚忍,他们无不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李庄镇李庄村把鞭子甩得呼呼作响的李庆堂老人,荆隆宫乡老鸦张村四处看戏的张效义老人,城关乡董堤村还会做针线活的李付荣老人,王村乡瓦窑店村笑声爽朗得像天真的孩子的赵桂兰老人。当然,最重要的,还跟封丘这一方水土有关,空气好,水质好,环境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封丘人有着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还不得不说的是,县委县政府对老年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采访封丘百位百岁老人的难忘经历


晚上,在电脑前写作这些采访稿时,我一次次潸然泪下,感慨于他们多舛的命运,感动于他们生命力的顽强,感叹于社会的进步。这次的访寿之旅,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