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瘟疫衰于惊蛰,我们一起拥抱太阳的日子快了

诵明书院 小药童

瘟疫衰于惊蛰,我们一起拥抱太阳的日子快了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特别寂静漫长的春天,一个让所有人永生难忘的春天。

今天惊蛰,春来疫去的日子来了!

千百年来,老祖宗总结的,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有这样一个规律:

瘟疫

始于大雪:2019/12/ 7 大雪
发于冬至:2019/12/22 冬至
生于小寒:2020/ 1/ 6 小寒
长于大寒:2020/ 1/ 20大寒
盛于立春:2020/ 2/ 4 立春
弱于雨水:2020/ 2/ 19 雨水衰于惊蛰:2020/ 3/ 5 惊蛰

完于春分 : 2020/3/ 20 春分
灭于清明 : 2020/4/ 04 清明


快了,我们一起拥抱太阳的日子快了!!


惊蛰释义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瘟疫衰于惊蛰,我们一起拥抱太阳的日子快了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节气别称

惊蛰节气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惊”字。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

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重要意义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瘟疫衰于惊蛰,我们一起拥抱太阳的日子快了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八卦以及干支时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斗柄指向正东方,卦在震位,是为卯月(仲春之月),万物之所出达也,万物出则天地变化可现矣。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春雷隆隆,惊醒万物。老人们常说:“春雷响,万物长”,辛勤耕作的农民伯伯要忙碌起来了!

而“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人生涵义——当“蛰”则伏,当“惊”便起,学会顺时而动、应势而为。这正是人生的修行的大智慧,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至深人生启示!愿你不辜负每一个“惊蛰”!


瘟疫衰于惊蛰,我们一起拥抱太阳的日子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