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袁隆平院士說過:良種、良法、良田是保證水稻高產的三個基本條件,其中良田是基礎。

而秸稈還田是創造良田的一個辦法。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袁隆平 院士


2008年“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簡稱“秸稈聯盟”,由此開展了至今12年的秸稈還田治理工作。我是從2012年開始接觸和研究秸稈還田的,在晉北定襄縣配合“3414"試驗和肥料推廣學習了關於秸稈還田的試驗效果,感覺秸稈還田技術確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技術

為什麼這樣講?這可能跟秸稈還田剛剛開始不久有關吧,農民將秸稈還田後普遍感覺不用往回收柴了,地也塇(鬆軟)了,肥料上得一樣,產量增加了。這是真實的故事。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麥田秸稈還田後振壓


可是等到2014年左右,農民的反應就比較多了,說秸稈太多了,旋不進地裡頭去,病蟲害也增多了,這可能跟秸稈還田有關係吧,但是當時農機農技也跟得上來,各種深耕技術、旋耕技術、藥劑配置、施肥理念都有跟進,農民的心被安撫了下來。待到2016年左右,反應更多了起來,就加快了麵包草打包技術,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實際問題,還相對增加了農民的一些收入。2018年左右,農民發現麵包草打包也到了所有農民田地裡,一些種植兩茬田的農民就受不了了,說乾脆不能種,茬子老高,和土純粹和不在一起,太漏氣,苗子都出不來,出來了肯定是苗不齊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秸稈還田后土壤鬆弛影響播種


可以說這近8年來,我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實際工作,努力為秸稈還田順利推進而呼籲政府、安撫農民。但是隨著秸稈還田的進一步推進,農民的怨聲更大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還田量太大,隨著連年還田,土壤中未腐熟的秸稈過量了,跟土和不在一起。

2、土壤病蟲害太多了,秸稈直接進地把病蟲害帶了進去,增加了用藥量,而且還防不住。

3、秸稈還田粉碎率太低,秸稈直接露在外面的多,影響播種。

4、秸稈還田時空氣中漂浮物也太多,比直接燒還影響空氣質量。

5、不如直接有機肥補充,這樣太傷土了,也傷人。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還田後的秸稈,影響作物出苗


以上是主要問題,其實老百姓想說更多,也說不出來多少。比如有農民說燒秸稈對空氣的汙染率是很低的,不到4%吧,我也求證過,確實是這樣的;還有農民說原來能在村餵豬、餵羊,現在豬少了不是又能餵了嘛;還有農民說這是農業在給工業讓路,封住農業讓工業加快進度,等等。當然這裡頭有些說話是片面的,甚至錯誤的,但那也是老百姓想讓政府幫大家解決問題,找個合理的解決辦法嘛。

現在關於秸稈還田有這以幾個利好的信息,跟大家播報一下:

1、麵包草打包,成飼料或發電原料;

2、通過秸稈炭化,製成炭其緩釋肥和土壤改良劑再還田。

3、通過新型微生物菌(低溫酵解秸稈的菌株)分離和純化秸稈。

4、開發還田粉碎機械,將秸稈粉碎到5公分以下的碎沫。

5、秸稈還田補貼。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麵包草打包上車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玉米秸稈打包


這5個解決辦法,除了第1點麵包草打包比較實用外,第5點補貼不全面是真實的,有些農民反映根本沒聽說過這些補貼,曾經質問過我多回,也許這在各地的補貼辦法是不同的吧,在某個縣我曾聽專管農業的副縣長講只能補貼到公路兩邊能看得見的田地(

這不就是所謂的”樣板工程“嘛)。第4個辦法粉碎到更細現在好像不是太普及,這也是美國的辦法,但是到了我國一是機械的原因、農機手的原因,二是費用問題農民不理解吧。第2、3條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改良,都是需要將秸稈堆起來才能進行,要進行二次還田,雖然解決了腐熟的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費用的問題。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秸稈在地頭進行腐熟後一次回田


所以縱觀農民朋友對於秸稈還田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形成兩個觀點

1、秸稈太多而且粉碎不細緻,導致秸稈腐熟、腐爛不完全,影響播種,同時增加病蟲害可能性。

2、利用菌劑進行堆放腐熟,需要深耕還田,費用加大。而且秸稈還田補貼政策不一致,各有意見,配合就不到位。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美國的秸稈還田方式


針對農民的迫切反應,我還與一些農業口朋友聊過,他們的想法是這樣的(有些與農民朋友的想法不一致,一定要一分為二地去理解):

1、通過全世界的做法,秸稈還田是有效的,必須的。(還得去做

2、秸稈還田對於水田來說,是比較成功的,旱田還田量大的話,就現在的機械水平粉碎不到非常細,是需要改進的。 (技術一直在探求提高,需要農民朋友理解)

3、對於一些丘陵旱田,農民將秸稈直接扒出倒在地頭或者直接扔進山谷,這是火災隱患,需要加以防範注意。(這是實際問題,丘陵山坡地機械上不去,農民直接扔進山谷,可以理解農民的做法,但對長期的火災防治是個隱患,需要重視

)。

4、新型菌劑發酵技術需要國家再確定方式方法,最終會形成統一方案的。

5、關於秸稈還田增加了耕作費用,還需要按照國家政策統一執行,包括麵包草打包費用補貼等。(暫時還沒有統一補貼政策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秸稈還田從大局上來講還是符合國情的,在國外也是推行的,只是辦法各有不同。秸稈還田在水田中應用還是比較好的,一是還田後可以澆水沉澱壓實,二是迅速增加了土壤有機質,這是有機肥料在現實情況下不可比擬的。據報道,1噸稻麥秸稈還田後對土壤肥力的貢獻相當於12.8公斤尿素、12.2公斤過磷酸鈣、44.5公斤硫酸鉀,這是不小的一個營養貢獻呀。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深耕秸稈還田


而對於農民來說,切實在當下需要解決的是:他們的土壤中放不下這麼多腐熟不了的秸稈,迫切需要合理進行秸稈還田。(麵包草回收可以得到一些費用)需要將增加的深耕、旋地、打藥費用給個合理解釋,至少給能夠切實增產提供個保障,或者糧食價格能夠上浮一些。(農民往往把農業全套包括肥料、農藥、種子、耕種、糧食的費用和價格聯繫在一起,至少他們理解不了為啥增加了費用而收益沒增加,這是個系統工程)

發表一下個人對於當前秸稈還田的看法:(不對的地方請指出,但是別打臉)

1、秸稈還田是一項重要農業措施,近12年來它的效果是看得見的,但問題不少,這需要在實踐中加以改正解決。(不是套話,一直在根據問題尋求解決辦法

2、秸稈還田後病蟲害增多,可以當成個重要問題來解決,如利用菌劑腐熟後二次還田,其中的費用由國家來承擔一部分,必竟要利國還要利民,農民是最終的受益者。

3、在絕對不能燒的前提下,加快秸稈粉碎機械的研發力度,同時加強飼料草的打包計劃,很多農民現在沒辦法做到這一點,也聯繫不到相關單位。

4、對於山區丘陵地帶的農田秸稈進行一輪巡查,增加補水措施,防範火災發生。

秸稈還田的措施我認為是對的,其中有些實際問題需要逐步解決,農民朋友提出的相關問題我認為也是現實的,就是在去年7月,在今日頭條中,我介紹了 ,半年過去了,從實際來說還沒有根治還田的弊病,但我認為有爭議才會找出最好的路子。


秸稈還田中的幾個實際問題,秸稈腐熟處理有了新方法

秸稈還田後振壓開溝


我國的農業正在向全面現代化發展,國家連續17年的一號文件聚集三農就是明顯的信號,事實上也在這樣做。秸稈還田作為我國的一項農業政策大方向是對的,中間出現一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調理解決就好,農民朋友應該相信問題很快會解決。

下面是我的”農民肥料圈“,點擊可以到裡面歇歇腳討論一下。我在”農民肥料圈“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