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从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所想

云台山位于我国第二与第三地貌台阶的转换地带,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于中元古界紫红色石英砂岩以及其上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地貌组合.构成了区内峡谷幽深、群山耸峙、飞瀑流泉的太行绝景。

河南的云台山通过地质公园的成功策划,抢得先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攀升,一举成为世界名山;

济源王屋山与洛阳黛眉山通过联姻申报了世界地质公园,今天,去济源王屋山中寻找世界地质公园的印记。

【6/3】2、去济源王屋山中寻找世界地质公园的印记

2003年王屋山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有4个群级、23个组级层型剖面在王屋山创名.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岩石建造、构造形迹、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地质遗迹资源。

【6/3】3、邵原镇泰和钟楼

邵原镇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部山区,距市区60余公里,东与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邻,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北依巍巍太行与山西阳城山脉相连,南临滔滔黄河同洛阳新安县隔水相望。豫晋省道穿镇而过,交通便利。

目前, 投资180万元建设的泰和钟楼,从主体工程,观礼台、钟楼彩绘和亮化工程都很到位。

【6/3】4、太行山区的竹杆烟袋小毛烟

竹杆烟袋就是用带根的竹杆,用烧红的铁丝把竹芯穿透,再在根部烧个烟窝就成了。用烟叶压碎,或烟丝都行。

三十年前,河南人都抽这小毛烟。现在都改成纸烟了。

【6/3】5、坐大街吃饭

就一碗饭,连饭带菜。

【6/3】6、用柴火烧锅

山里人还习惯用柴火烧锅,不花钱。

【6/3】7、放羊人

太行山羊产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晋、冀、豫三省接壤地区。产区位于黄土高原(或山西高原)的东缘太行山区,体质结实,体格中等。头大小适中,耳小前伸,公母羊均有髯,绝大部分有角,少数无角或有角基。

【6/3】8、山里孩子

住的四道河自然村,只有三户。同龄的孩子也没人玩。五十岁的爷爷是她最好的伙伴。

【6/3】9、田里满是收菜人

看样都是手工收获。

【6/3】10、野桃花正开时

山上随处可见的野桃花,是石缝长出的骄子,为南太行增添了无尽的春色。

【6/3】11、王屋山的梯田

王屋山的总体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五部分,中山区起伏多变的远峰近峦,险峻恢宏的悬崖峭壁、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各种动态的飞瀑走泉,在低山、丘陵的衬托下,有时像琵琶遮面,雄伟中又不失几分朦胧与神秘;

而它与开阔、规则、整齐、坦荡的平川田园风光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体特征表现为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节奏感强,颇赋诗的旋律,画的韵味,它的航测鸟瞰效果为明暗对比强烈,阴阳交替复杂;肌理清晰,立体轮廓明显;旷中有奥,奥中有旷,旷奥兼具,其美学价值是很高的。

【6/3】12、北寨村的晋豫边革命纪念馆

北寨村位于济源市邵原镇北0.5公里处,东与白坡崖接壤,西与镇政府所在地邵原村相望,北与黄楝树村隔山相邻。

全村辖14个居民组,564户,2165人。现有中共党员46人,群众代表36人,村干部由支委3人、村委2人、监委3人(监委会主任由支委委员兼任)共7人组成。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包括坡地)1870亩,经济作物面积650亩,农作物1220亩。近年来北寨村新建村室,新建球场两个,乒乓球台两个,农家书屋,平安互动大喇叭等配套设施,供群众休闲锻炼身体,提高了群众的思想素质,村容村貌大有改变。北寨村的晋豫边革命纪念馆很是有名。

【6/3】13、北寨村的关帝庙

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

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

【6/3】14、世界地质公园小沟背·银河峡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晋豫交界的邵原镇境内,处于太行山南端和中条山东端交汇点,属典型的火山岩构造为主的自然风景区。

东与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连,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南傍小浪底黄河三峡与古都洛阳隔河相望,北依太行原始森林与山西省阳城县为邻。从济洛(阳)、济焦(作)高速公路至济源,再转济邵高等级公路可达,距济源市区55公里。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国有济源市黄楝树林场位于济源市西北邵原镇黄背角村,距离市区75公里。林场地处深山区,西、北部与山西省的垣曲、阳城二县接壤。林场始建于1956年,现有职工68名,其中退休职工30名。现拥有林地面积6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5%,总蓄积21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属于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及国家重点公益林区。

林场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变化万千,林区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斗顶海拔1955米,为济源市最高山峰。该区属于黄河水系,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 ,极端最低温度-25℃ 。林区物种极其丰富,分布有木本植物60科128属400余种,草本植物17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青檀、猬实等十几种。拥有华北地区唯一一片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面积约5000余亩,堪称“从远古走来的一颗绿色明珠”,树种以辽东栎、五角枫为主,兼有白桦、红桦小群落分布,倍受世人关注。珍稀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白鹳、猕猴、麝香、青羊等二十余种,其中猕猴种群大,数量多,被划为“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6/3】15、河南太行山猕猴国级自然保护区黄楝树林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