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俗語:菜能吃,糠能吃,氣不能吃,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這句俗語只說了一半,全部俗語是這樣的,“菜能吃,康能吃,氣不能吃;金能讓,銀能讓,理不能讓”。雖然只是一半,其實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苦可以出,錢可以不要,但是正義的事情要堅持到底,面對各種歪風邪氣絲毫不能退縮。

俗語:菜能吃,糠能吃,氣不能吃,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中國農民素來內斂,在得利的問題上往往會讓步,表現出一種風範,但是在原則問題上從來不會讓步,而是會堅持到底。曾經有過這樣一件事情,農村水塘承包,一個平時名不見經傳的懶漢居然拿出一大筆錢來要求承包魚塘。

這個懶漢大家都知道,平時什麼事情也不幹,他哪裡來的這麼多錢的?後來有人查證,其實是村主任背後搗鬼,以這個懶漢的名義來承包魚塘,實際上是他出的錢。這是明顯的以權謀私,這樣的事情怎麼能夠忍得下去?

於是就有人向上級反映,上級派了調查組,最終把這個村主任給撤了。這樣的事情在農村並不少見,因為房屋、田地、林地、水塘的原因,出現各種爭鬥在所難免。有人利用職權謀私,有人利用宗族勢力欺壓百姓。

面對這些歪風邪氣,是可忍孰不可忍,因為你今天忍了,明天他們還會想出其它的法子來對付你。只有大家站出來齊聲聲討這種歪風邪氣,才能讓正氣充盈。只要自己有理,哪怕自己的地位不及別人,也不能有絲毫退讓。

俗語:菜能吃,糠能吃,氣不能吃,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一步退,步步退,等退到無路可退時,你會發現自己其實第一步就走錯了。往往有的時候,侵佔他人權益的人走出的第一步都是很小的,是試探性的。如果這第一步沒有人阻攔,那麼他們就會走出第二步、第三步。如果一直沒有人阻攔,那麼他們的惡行就會步步升級。

所以,善良的中國農民一直以來就有著“菜能吃,康能吃,氣不能吃;金能讓,銀能讓,理不能讓”的傳統。吃什麼,穿什麼,少了多少錢,這個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一個“理”字。

無理刁難,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在原則問題上退讓,就是對惡行的縱容。可能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確實比較弱小,但是也要據理力爭,只有爭了,才能讓惡人看到,他們的惡行並非無人知曉,並非沒有人不敢管,才能把大家的正氣給激發出來。

習慣吃虧一直是中國農民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但那只是針對好人而言,這不是一種膽小的表現,而是出於禮節。但是對於不正之風,中國農民從來都是寸步不讓的。今日的退讓,他日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惡勢力一旦做大做強,那麼會讓自己沒有任何的生存空間。

俗語:菜能吃,糠能吃,氣不能吃,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絲毫可以商量的餘地,頭可斷,血可流,理不能丟。如果誰認可了歪風邪氣的存在,那麼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他自己膽小退縮了,要麼就是同流合汙。未來時間會告訴這些人,他們的選擇是多麼的錯誤,他們將會為自己的縱容付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