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的情商,要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教育,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鄰居家的孩子小樂,今年已經3歲了。

這個孩子平時特別討人喜愛,小嘴特別甜,說起來的話讓人很舒服。而且這個孩子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挺讓大人省心,整天笑哈哈的。有次看小樂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有個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哇哇大哭,這時候旁邊的小朋友不知所措。小樂卻表現出了他自己的處事方式,通過自己身體和語言的展現,讓那個小朋友很快就不哭,而且還很好地應對了對方看護人的責問,可謂是高情商的表現。

像小樂這樣具備很高情商的孩子,一定讓大家羨慕,大家肯定會問怎麼培養,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呢。其實在嬰兒時期培養孩子的情商最好了,那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的情商,要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教育,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1.情商形成於嬰幼兒時期

情商EQ形成於嬰幼兒時期,成型於兒童和青少年階段,它主要是在後天的人際互動中培養起來的。

因為嬰兒時期的大腦是正在發育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大腦是一張白紙,是學習的好時候。這個時候父母注重培養智力的時候,也注意多培養下孩子的情商。這個時候孩子學習認知能力特別強,情商的培養可以和智力的開發培養相結合,相輔相成,共同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助力,讓孩子的雙商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的情商,要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教育,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2.嬰兒時期發展最快

嬰兒時期的培養,父母可以給予孩子很深的影響,存在於孩子的深層意識中。

因為,對於嬰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在這個成長階段,父母是陪孩子時間最長的時候,也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接觸最早的兩個人。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剛接觸這個世界,會有意無意地做出很多深層次、無意識的行為。父母在這個時候的培養,能讓孩子的深層次意識植入,使得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無意間展現出高情商的表現,為人生加分,也為孩子的發展助力。

孩子的情商,要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教育,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3. 情商是一個人自身的一項基本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有了高情商,可以為其它的能力助力。

情商就相當於一本書,一本教人如何學習一門課程、如何學習一門語言、如何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通用基礎書。作為嬰兒時期,這是人生最初的階段,這個時候培養情商,對於以後幾十年的學習和其它能力的培養都有助力。情商就是砍柴刀,情商打磨好了才能去砍柴;而有了高情商的助力,孩子才會有更好的智力發展,在未來才會有更多自信去學習、去挑戰;讓孩子遇到困難時,可以不屈不撓地解決,不被困難擊垮,更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在逆境中成長。

所以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嬰兒時期情商的培養,並不會對比其他早教讀書認字的孩子來說,“輸在了起跑線”。相對來說,情商的培養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助力未來幾十年,畢竟人生是個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

因此,孩子的情商,要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教育,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