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今天,人们提起徐峥,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那个人畜无害的光头,有点唠叨的中年精英男;当然,这都是电影里的徐峥,实际上,他的话很少的狠人,是个牛叉的家伙,毋庸置疑,从演员到导演,从台前到幕后投资人,徐峥都做到了顶级。


徐峥的上一部爆款是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票房30.7亿,他是主演也是监制。很难想象,徐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造出这么多爆款。细思极恐。


近些年来,准确的说是从2012年的《泰囧》开始,但凡有徐峥参与的电影,那票房成绩不用说,蹭蹭的涨。


无论是“囧系列”这样的喜剧,还是《无人区》、《我不是药神》这样社会写实、反映人性的深刻电影;观众都买账。在中国影视圈里,很少有艺人有如此亮眼且稳定的票房号召力。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演员谭卓说,徐峥不是药神,他是“财神”。的确,从长相上来说,徐峥长得很讨喜,人畜无害、富有亲和力,财神范儿颇足。但徐峥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人,凭借的可是实打实的功力。


从话剧演员到影视演员,徐峥的脱“雅”入“俗”

我一直说徐峥作为演员是被低估的。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因为绝大部分观众第一次知道徐峥是因为《春光灿烂猪八戒》,但少有人知道,徐峥的话剧演员出身的,而且还是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的”话剧演员。


可笑的是,《春光灿烂猪八戒》播出后,还有一些声音质疑徐峥演技的。

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中国话剧金狮奖创立于1989年,早期被称为“振兴话剧奖”。它是颁给长期以来从事话剧艺术工作并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话剧工作者的最高政府奖项。


1994年,徐峥从上戏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人艺,还没踏进影视圈前的徐峥,本来打算在上海人艺做个遗世独立的艺术家,他先是导了一部名为《拥挤》的先锋话剧,准备大展才华。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但一位爱吐槽的观众跟徐峥说:看不懂。徐峥跟他争辩了大半天,之后开始陷入沉思:一部观众看不懂的作品,如何影响观众呢?不能影响观众,如何成为一部好作品呢?徐峥知道,自己做不了遗世独立的艺术家,他希望被人理解,被人看懂。


于是,徐峥尝试着转型,撕掉文艺青年的标签,有了所谓的“商业化探索”,用自己的表演与观众沟通;这才有了后来的《李卫当官》,那个“丫丫个呸的”可爱李卫。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演而优则导,没有人是天才导演

囧,本义为“光明”;08年之后,被富有创造力的网友们赋予“郁闷、悲伤、无奈、尴尬、困窘”之意。


从演员转型为电影导演,徐峥是从“囧”开始的。2010年,一部成本700万的《人在囧途》,收揽了约5000万的票房,香港导演叶伟民进入内地的第一部作品就这么不知所措的火了。


身为主演徐峥敏锐的发觉到,“囧”有可能被打造为一个大IP。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一条喜剧的诀窍:那就是展现主角“囧”的一面,主角越惨,观众笑得越开心。所谓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确实真理。


随后的《泰囧》,徐峥精准的把握“囧”这一核心,让主角能有多惨就多惨,能有多郁闷就多郁闷,能有多无奈就多无奈;就这样,《泰囧》5天收获了3亿票房,最终收获12.69亿的票房成绩。成为2012年最靓的黑马。


和所有的成功一样,徐峥亮眼的成绩背后,并不是天赋,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


从做演员开始,徐峥就是一个爱较真的人,喜欢和编剧讨论剧本,讲台词;习惯跟导演探究剧情走向;旁人看来是不识时务的抬杠,在徐峥眼里,这是他的使命。他要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十三邀》里,徐峥说自己懒,喜欢待在安全区里。在他看来,演员准备三个月是百米冲刺,而导演准备三年是马拉松。他喜欢做演员的简单快捷。但是,当没有好戏可演的时候,他不得不从摄影机前走到摄影机后。


的确,那些年,也正是鲜肉当道,烂片、流量片横行的年代。徐峥站了出来,拍了一系列的好作品。这是他的担当。


从台前,到幕后

一路走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徐峥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圈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再加上好友宁浩、黄渤一起组成的“铁三角”,站在徐峥前面的电影人,已经寥寥无几了。无意中,徐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电影的中坚力量。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徐峥的嗨点已经不仅仅是拍一部好的商业作品,而是企图打造一套成熟的电影生产线。


早年间,徐峥成立了真乐道文化传播公司,开始参与电影投资;后来又与宁浩的坏猴子联手,对新导演进行扶持。


《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就是徐峥扶持的新晋导演之一。


当时《药神》宣发的时候,徐峥刻意向大家说明,《药神》导演不是宁浩,是文牧野。一句话,足可见其扶持后辈人才的诚意。


徐峥是聪明人,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儿,但他会尝试曲中求直。


一个20岁开脱发的男演员,走到今天,成为中国电影圈里的中坚;若不是刻意搜索信息,没有人会意识到,他已经这么牛叉儿了。

被低估的徐峥,沉浸在“囧”系列的喜剧人|徐峥的商业使命

相信在今后的中国电影圈里,徐峥的身影将会更多出现在台前幕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