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易经》:真正的聪明,是遇到矛盾“不动怒”

本文由【易论】原创,品读《易经》智慧,学习古人文化。

《易经》:真正的聪明,是遇到矛盾“不动怒”

忍得一时之愤,终身则无烦恼。

世人易怒,总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与人起冲突,动不动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世人爱面子,甚至容不得别人说一点自己的不是。

但是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福气早已远离了自己,当一个人大打出手的时候,灾祸早已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而烦恼皆由心生,一个人处在这个世界,如果你对待外在世界,连一些小小的纠结和矛盾都无法释然,你怎么更好的走完余生路呢?

俗话常说:百忍成金,繁琐的现实无时不在考验着我们,有的时候自己一语不慎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让自己遗憾终生,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以后更是清醒的处世智慧,也是笑到最后的法则。

《易经》:真正的聪明,是遇到矛盾“不动怒”

《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九四,臀部受伤,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牵羊上路,悔恨丢失了羊,这是由于不相信别人的告诫。《象传》之中说“走路踉踉跄跄”,因为九四阳爻而居阴位,就像人居位不当,“不相信别人的告诫”,说明听觉最好,但不明事理。

九四属于阴爻阴位,又不在中位,象征心中迟疑,坐立不安,就像屁股上皮肤剥落,无法坐稳一般,以至于进进退退,迟滞不前。

而这一句话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提示,就是:在决断小人时,既不可迟疑也不可冲动。

生活中,所有人发怒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觉得自己遇到了小人,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想大打出手,但是殊不知,冲动总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易经》:真正的聪明,是遇到矛盾“不动怒”

有的时候隐忍和退一步并非是一种懦弱,而是更好的策略,即便当时忍得了一时之气,但你换来的是更平安的余生,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没有灾祸,平平安安。

有一个禅师叫白隐禅师,是一个以慈悲心处事的人,他看破世事,沉默守护心灵净土。

有一天附近的夫妇家中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经意间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大了起来,他的父母非常生气,就追问那人是谁,女孩儿支支吾吾的说出“白隐”两个字,父母非常生气,找到禅师一顿理论,但是白隐禅师却淡淡的说:“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之后,这一对夫妇就将孩子送到了白隐禅师那里,白隐禅师忍受着名誉扫地的痛苦,却不介意,仍然非常细心的照顾这个孩子,还向邻居祈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一切用品。

后来时隔一年之后,那一个女孩终于忍不住跟她的父母讲述了实情:孩子的亲生父亲其实是在街市工作的青年。

她的父亲立刻跑到白隐禅师那里,跟禅师道歉,请求原谅错误,并且请求把孩子带走,白云禅师这个时候依旧没有太多的话,只是说:“就是这样吗?”

白隐禅师的修为无疑是令人惊叹的,他忍受着别人的误解,诽谤,当名誉扫地时依然表现出欣然接受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付出,并且不在意对方的恶语伤人,细心的照顾那个孩子。

《易经》:真正的聪明,是遇到矛盾“不动怒”

生活中,有多少人在面对着这一系列的事情时,还能保持如此坚定呢,换做世俗之人,大部分人可能早就已经大动肝火,大打出手了。我们不妨学习禅师的这一个境界,在避免了纠纷,自己忍受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以便换来人生的平和。

真正的聪明,并不是头脑聪明,而是用宽厚的胸怀去面对一切,这更是内心的一种大格局,能容纳他人之过,并不与人计较,才能成为最终的人生影响,这便是忍得一时之愤而,成终身无烦恼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