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我似乎忘记了范琳琳的《苦乐年华》唱的是什么,可却记得张爱玲的《天才梦》写了些什么。我并不是选择性遗忘,这只是选择性美好——前者想让我们知道人生是酸楚的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后者却把这些当作虱子裹在了袍子里面。相较于去直面千疮百孔的生活,我们因何不穿件华丽的袍子加身,示人以美。若要究其缘由,无非是我们不愿意把不好的呈现给外人罢了。

年纪且轻时,不是很理解我们因何要这样。直到我脱下一身油污的衣服,洗漱一番,换上清爽干净的衣服出门时,似是意会到了什么,涩涩地苦笑了下。原来在我们没有走进别人的生活时,他们是美好的,就像那件华丽的袍子,而当我们走进之后才发现,他们也是刚刚换上的这件袍子。我们都是下意识的做着这些行为,默默地形成了这个“规矩”。久了,也就习惯了,要是哪天不按“规矩”来了,反而会觉着膈应的慌。因此,也就舒适于这个“规矩”里不愿破开了。

而在《安家》里,严谨的导演和细腻的编剧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生活里真实的一面,对比现在国内的现代剧:小小的北漂住复式,浴缸泡澡,房价多少闭口不提等等,这部剧的动人之处在于,至少能在意一个真实,那就是生活中的常态、光鲜之下的黯淡。据说,编剧六六就在房屋中介里实习了几个月,为的就是写出更接地气的人物、更本土化的故事,所以在剧里的那些角色,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扮演过,能让我们看了其中某一个故事的时候心生熟悉之感,那么这个剧本也算成功了一半。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当我们在努力生活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有这样一则谏言:

青年人问:“生活中的美在哪里?”

小和尚说:“在清晨醒来的第一声鸟鸣里、在悠长的睡眠曲下的梦里。”

大和尚说:“在你放缓身心所感受的每分每秒里,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里。”

美,从美学上来讲需要从不同事物展开不同的分析。《美学散步》一书,宗白华便从美的感官认识到理性论述皆有所述。

那里不是优雅的瓦尔登湖畔,不是无暇的天山山顶,不是大漠荒原。而是每日夕阳下的一杯茶;是每天面对镜子,梳洗结束,让自己变得清新。

那么,原来我们的生活也可以这样美吗???当然可以(因为这则谏言是我编的),这是我们所憧憬的生活。可需要注意到的是,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却并非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所以剧中的房似锦在面对“佛系”徐姑姑时说出了这一番话:

“我还在追求安全感的路上,而你却已经上升到追求快乐了。你知道啊,对我来说,没有钱,就等于没有安全感,赚钱,是给我带来安全感的唯一途径。 所以我要不停的赚更多的钱,赚钱那是必需品,快乐对我而言,那是奢侈品。”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诚如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人活得很累,为赚钱疲于奔命,每天辗转于安身立命的根本之间,没有一个理由停下来,也停不下来。而身边的例子更是不少,很多人没日没夜地奋斗,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直上高速的房价和物价鞭打着每个正在努力中的人,跑得一定要足够快,不能停,否则就会掉队。

李维斯文化维度里有一项标准叫“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对生活中不确定因素的恐慌和防御。中国人在这项维度上的指标尤其高,以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很焦虑,生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搞得自己措手不及,那么在这种时候,银行账户里的存款便是安全感的最大来源。我们大多都向往安稳的生活,这也是来自于我们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规避指数很高。唯有能够买到房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个好人家、所谓的“成家立业”都全乎了,未来才变得明了。

所以剧中的真实点之一便是房似锦所演绎出的“生活的常态”,而知否小姐的那种诗和远方,也只是我们在努力生活之余所“想到的一些什么”。我们对生活的这些努力,只是为了让我们在生活中有所安心,在这偌大的世界里,为自己的心灵寻觅一个栖息的地方。因为我们最怕的是,一生都无家可归,还安慰自己,自由可贵......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辛酸总能引起别人的同情,痛楚也可以共鸣

关于那潮湿的城中村的往事总是让人记忆犹新。房租倒是便宜,可做一个人的饭却很难控制好量。出门与进门,天一直是黑的,即使累了,倒也无足挂齿。然而难过的是,开一瓶酒,独自喝到黄昏;唱一首歌,回音荡漾在屋子里久久不散。更难过的是,即便哪天身边多了些人,可依旧没能驱散屋子里的回音。待日后回首驻足时,却发现一直都没有能够存放你的往事的地方,从生活到心灵,一切都显得那么拥挤。

所以在撇去《安家》当中一些“不合理”之处后,其中的真实部分似乎可以去念叨。

房似锦初次来到上海,无依无靠,带的钱也不多,只能住在楼梯的储物间里。以及她后来再次来到上海,住到租房里,老式楼没有电梯,她一个人扛着行李箱上楼。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年轻的医生导师宫蓓蓓,老老少少五口人,在即将面临第六口人的降临时,仍住在60平的老房子里。因为没有多余的地方而又为了不打扰家人,她帮学生改论文还得在厕所里。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诸多这样的细节让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总习惯于拿着自己的“苦”去对比别人的“甜”,让这样狭隘的思想,将自己带进了更深的漩涡,让自己的“甜”度更加减少。而当我们也看到别人的苦时,心里不禁感到慰藉,“原来你也是这样”,进而产生共鸣。而后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酸甜苦辣,无论你是成功的还是平凡的,无论你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无论你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无一例外。

人们行走于荆棘之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走法,可难能可贵的是,原来这世上还有另一个人与你走过同一条荆棘,这便是心底里的共鸣。而那些往事,则成了我们之间产生共鸣的故事,以此来让我们相互理解,在这个霓虹闪耀的世界里,每一个认真奋斗的人都不容易。总有一些人会在“借酒慰风尘”的夜里,一边品尝,一边流泪。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就是行走的豆芽,跑不出现实的这口炒锅。

每条光鲜的裙子背后,都有一个被不经意勾破的洞

罗素在《幸福之路》里说:“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而将其向外延申到个人本身也是如此。正如标题所言:每条光鲜的裙子背后,都有一个被不经意勾破的洞。只是此洞因人而异,譬如:

房似锦作为销售冠军,来到上海后,租住的是没有电梯“凶宅”,上下班乘坐的是公共交通地铁。身上的衣服也是很普通的,并没有名牌。这一点很好的展现了现实中的人物定位,就算是年销售冠军,有几个人会去买一身奢侈品?如果没有一个很富足的家庭,很多城市白领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精致。

以及看似富二代不在意业绩的朱闪闪原来也是一个家庭困难的“壁橱姑娘”。

还有竟能够全款买房的严叔叔夫妇却也是艰辛了十多年积攒下来的。

所以每个人的生活并不华丽,之所以不华丽是因为生活由那些以往的故事组成的。正是过去的一个个故事,让我们走到了现在的世界、成就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都是平淡流年里的一株杂草,当我们在羡慕旁边的大树高大茂密的时候,大树却在羡慕我们不像它那样孤独。由此,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卞之琳的诗句: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安家》:这种直戳心里的痛点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然而,每部电视作品都很难保证所有人都能给予较高的评价,或许有的情节会有瑕疵,或许有的剧本会有漏洞,但电视剧更多的是讲述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故事。既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所有人的生活都不相同,于是我们也不能片面的去批判一个剧狗血与否,更多是这个剧于我们的契合度有多少。《安家》就是这样,准确的描绘出了生活中的那些“被勾破的洞”。一部真正的好剧,就是敢于直视生活中的“黯淡”,可是,我们自己又是否去正确的面对那些“黯淡”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