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爱奇艺薄情寡“亿”?

1


我们是应该祝贺爱奇艺的。

行业首个付费会员超过1亿的视频网站,从气势上,已经压了腾讯视频、优酷一头。近些年又接连打造了《奇葩说》、《乐队的夏天》等现象级节目,就在人人都被束足家中的农历新年,又靠《爱情公寓》第五季的情怀收割了一波现成的流量。

但我们似乎又该给爱奇艺叹气的。


爱奇艺薄情寡“亿”?


十年的江湖岁月,时至如今都走不出亏损的阴霾。这仿佛也是在用无言的委屈,拐弯抹角的告诉大家视频行业的钱不好赚,广告费、会员费依然无法填饱肚子。

况且会员体系本身已经是种揠苗助长的韭菜,但为了把他们再榨成韭菜汁,也在近两年穷尽智慧,巧立名目,一些节目、电影让会员再进行额外付费,说好永远不见的广告也成为一种默认的存在,需要会员再动动手指,反正是能挣一秒是一秒。

现在,他们又打算把韭菜汁酿成韭菜酒。

某些热播剧、大IP,会员可以享受超前点播。当然,你得付出一点点代价。不管你是全年会员还是月度会员,请麻烦再掏一笔钱,这是会员才能进一步享受的尊荣。

喝了这杯韭菜酒,恶心又醉了。


2

从逻辑上,爱奇艺想必是早已明白了愿意掏钱的会员,往往不会介意再掏一次。这般规律在其他行业中也屡试不爽,比如汽车4S店里的加装、捆绑保险、玻璃膜等,相比较人们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或者已经薅出的羊毛,再揪一点用户从人性本能上,也是愿意慷他人之慨的。

对于这种近乎流氓式的做法,无怪后来者西瓜视频要打出“全免费”的噱头来全面抢人。不过,孔二老师也认为“全免费”是耍流氓的另外一种形式,而且任何免费模式,最终都会走到收费的道路上来。

但爱奇艺的流氓在于,不是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盈利模式,而是光想着如何来收人头税、如何来加赋。这直接造成了连年亏损的病根。且不论一亿会员的规模,哪怕这个数字再翻一倍,爱奇艺依然“亿”无所有。

在版权付费、内容付费、服务付费的维度上,爱奇艺的做法倒无可厚非。在任何一个消费场景,不管你腿多长,这都是跨不过的门槛。但是,始终打人的主意,就是用心叵测。


爱奇艺薄情寡“亿”?


孔二老师一直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是拥有全球最好的用户。因为规模效应,能轻轻松松的养活整个产业。然而,这却惯了它们另外一个毛病。

太懒了。中国的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太懒了。因而创新成为最稀缺的品质。


3

很多人都喜欢对互联网产品侃侃而谈。孔二老师或许希望提供一个观点。

一个真正优秀的产品,或者说创新型的产品,一定事先关注的是如果“没有人”,它是否还能继续存活下去。

自然,任何工具都不能摒弃人单独而存在。不妨举个其他的例子我们就能恍然。

工业时代最早的萌芽,不是想着一个工具诞生究竟是要让多少人使用,我才能通过边际效应来构建盈利模式。而是,为了克服人,即劳动力的不足,如何让这个工具在只有少部分人使用时依然能实现广泛的收益。

科技的进步亦是同理。

所以我们在中国的互联网圈经常听到一种很奇特的论调,那就是中国互联网前几年的风光是因为人口红利,而近些年的瓶颈是因为人口红利消失。

那么孔二老师疑惑,你的成功究竟是凭借手艺高,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国互联网产品,对人的依赖过重,因而只能想方设法的榨干人的剩余价值。


爱奇艺薄情寡“亿”?


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虽然很多从一开始都是着眼于世界市场的体量,但不是绝对的以人为唯一的指标。换言之,不是以人为为唯一的盈利指标。

以用户为核心,到了中国的互联网语境,成为以榨干用户的钱为核心。

就像之前人们吐槽同为搜索引擎,谷歌不靠卖药而存活,但百度就以把你送进医院为荣。谷歌用搜索引擎敲开了科技的门,但百度却用搜索引擎撬开了你的保险柜。

在一点上,同样备受诟病的就是腾讯的游戏系,每一套皮肤的刷新都恨不得让你欠薪。这一套万年不变的盈利模式,从QQ秀一直玩到了王者荣耀,人们乐在其中,全然接受。

回到正题上,一款健康的互联网产品,是要琢磨如果没有太多的人愿意付费,也没有太多人来为我的理想买单,那么它靠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养活自己?

肯定有人会反驳,不挣钱人的钱那挣谁的钱?

注意,孔二老师强调的是不能仅仅只挣用户的钱。事实上,那些把心思全盯在用户口袋里的企业最终往往也没能摆脱亏损的噩运。因为当人口红利或用户规模成为唯一的致胜条件,那么迟早都会走到极限。

爱奇艺就是典型。当传统的会员收益走到了极限,就开始构思如何让会员们再心甘情愿的二次付费、三次付费、四次付费……这颇似健身房的盈利套路,办了卡之后成为会员,一次买课、二次买课、三次买课等就成为一条道走到黑的挣钱法门。


4

前不久,爱奇艺CEO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评论称,《囧妈》免费的网播是一种不健康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孔二老师赞同一半,《囧妈》的现象及收益恐怕无法复制,但从盈利模式上,《囧妈》开辟了除院线之外电影的另一种活法。虽然此举得罪了整个行业,也动摇了某些价值观,但殊不知,多少电影都是因为只能依靠院线这一盈利模式而寿终正寝,甚至很多天才想法都因为不符合院线的盈利规律而胎死腹中。


爱奇艺薄情寡“亿”?


如果很多电影不适合在院线挣钱,但能在视频网站求个温饱,这对整个行业而言,岂不是善莫大焉?况且,美国很多视频网站也早已采取了这种做法。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一套固定的盈利模板。

显然,屠龙少年已经变成了恶龙。爱奇艺习惯割别人的韭菜,也生怕自己成为他人的下酒菜,只能尽人之财。可惜,手握一亿会员的爱奇艺依然被亏损所累,茫然的就像个无助的孩子。

这也间接的戳穿了一个真相。中国的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本质,就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广告公司。光盯着人口,永远也看不到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