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素書》僅一千字,為何被稱“官場奇書”?到底寫了什麼?

《素書》僅一千字,為何被稱“官場奇書”?到底寫了什麼?

在我國曆史上,有一本奇書叫做《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所寫。之後,黃石公將這本書送給了張良。張良也憑藉此書,幫助劉邦打下江山,最終成了漢朝的開國元勳。

這本書也成了張良的不傳之秘。直到幾千年後,世人才得見這本書的真面目。

人們發現,《素書》全文雖然只有1000字,但道理精深,涵蓋面廣,尤其是對官場的權謀之術,描寫得淋漓盡致,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為“官場奇書”。

《素書》僅一千字,為何被稱“官場奇書”?到底寫了什麼?

總結來說,《素書》中的權謀之道,可以分為以下四點。

1,離有離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不能很直白地表現出來,要留有遐想的空間,讓對方琢磨不透。

這樣一來,對方就會有所顧忌,很難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同時也能讓自己在遭遇突發狀況時留有後手。

2,非有非無

這句話是指虛實的變化之道,告訴人們做事要懂得變通。如果能掌握這一點,很多事情都會引刃而解。

比如兩軍交戰時,即使知道敵軍佔有優勢,但作為統帥而言,也必須表現得胸有成竹,鼓舞己方的士氣。這樣一來,戰局就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而功成名就之時,即使自己擁有千軍萬馬,也得向皇帝示弱,以防引起皇帝的猜忌。

《素書》僅一千字,為何被稱“官場奇書”?到底寫了什麼?

3,有而無之

這句話是指,身處高位的人,要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很多事可以借他人之手完成。這樣一來,就讓自己化有為無,讓別人化無為有,既達到了目的,也節約了時間,在發生意外時也能擺脫責任。

這一點,在古代官場上也很常見,甚至很多爾虞我詐,栽贓嫁禍之事,在幕後都有人策劃。以今人的眼光來看,這種想法自然有些陰暗,這樣的做法也有待商榷。

4,無而有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身為一個權謀家,必須要有強大的內心,必勝的信念。俗話說:“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無而有之就是指這種心態。

比如兩軍對壘時,身為謀士而言,即便自己處於劣勢,也絲毫不能懷疑自己能否攻下城池。只有擁有這種心態,才能解決很多看似不可能的問題。

《素書》僅一千字,為何被稱“官場奇書”?到底寫了什麼?

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人就對權謀之術有了深刻的理解,《素書》也的確是官場上的一本奇書。

其實除了權術之外,《素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博大精深。比如書中所提的“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為立身治國的根本。”就對後世影響深遠。在2012年,溫總理也曾應用《素書》中的名句“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告誡世人遵信守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