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官場“刺頭”懟太后懟皇帝懟宰相丨訪墓記·范仲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鄭少洛高速上迅疾的車流,行駛到伊川段時,會被路旁一座高大的白色雕像吸引。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身後是其長眠之地範園。

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婦孺皆知,名篇《岳陽樓記》千年傳誦,匆匆擦肩而過的後人,從小拜其文讀其言,卻不敢說知其人。

宋金名家元好問,這樣評價范仲淹:“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在朝廷則又孔子所謂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間,蓋不一二見。”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范仲淹雕像)

入園牌坊上書“高山仰止”,然盛名之下,總讓人不禁敬而遠之。不過,踏入古柏蔥鬱的範園,望著墳冢上搖曳的春草,卻更能感知古文經典之外,那生動的個體人生。

墓前豎有一通“范仲淹神道碑”,書文俱佳。碑文精煉,由歐陽修所撰;隸書峭勁,由王洙書丹。作為范仲淹老友,歐陽修平實敘述其生平事蹟,“蓋棺”評價也較為公允,就以歐公之文作為嚮導,來認識範公其人吧。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神道碑碑文)

名片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官場“刺頭”:佛系對待升遷貶黜,懟太后懟皇帝懟宰相

【碑文:“於富貴、貧賤、譭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

神道兩側斑駁殘缺的石像,將訪客引入范文正公祠。“諡之美者,極於文正”,訪墓記上一站歐陽修墓,可知其諡號為“歐陽文忠公”,而“文正”更高,是古代文官最崇高的諡號。

這個身後名,對為人耿直的范仲淹來說,倒更像是“懟”出來的。這位北宋官場“刺頭”,別人都是挑軟柿子捏,唯獨他專挑大人物懟,懟太后懟皇帝懟宰相。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入園石牌坊上書“高山仰止”)

進士及第,范仲淹督過鹽運,修過海堰,只是這種縣級官員,安放不下他的天下之志。他很快上疏了萬言《上執政書》,奏請改革吏治,轟動一時。在前輩晏殊推薦下,范仲淹得以入京任職。

領教了老範同學的才識,晏殊卻大大低估了其膽識。

到京沒多久,不等試探京城官場的水深,范仲淹便忍不住又遞起了摺子。當時章獻太后仍主持朝政,聽說仁宗要率百官為太后祝壽,上疏稱這是混淆家禮與國禮。這還沒完,接著又上書太后,請求還政仁宗。

這可急壞了晏殊,批評范仲淹過於輕率,不僅有礙自己的仕途,還會連累舉薦之人。范仲淹倒心無波瀾,回信表態:“侍奉皇上當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有益於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雖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

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范仲淹居然對官場“大醬缸”免疫。多年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當朝宰相。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神道)

因不滿宰相呂夷簡任用親信,范仲淹把京官晉升情況繪製成一份《百官圖》進獻仁宗。這一波創意譏諷,惹惱了呂相,反誣范仲淹離間君臣,幾個回合下來,范仲淹遭貶。

同情老範的同僚梅堯臣,寫了一篇《靈烏賦》相贈,勸他學報喜之鳥,不要像烏鴉那樣報凶訊,而“招唾罵於里閭”。類似的勸說,范仲淹耳朵早已聽出了繭子,他立即回了一篇同題文,再表心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范仲淹像)

祠中塑范仲淹像,像上懸掛“以道自任”的匾額。這點出了范仲淹信守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執著,而其之所以不懼諫言的底氣,來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般對名利的佛系。試想,如果心裡老打著保全烏紗帽的算盤,又怎會不瞻前顧後?

◆文韜武略:邊疆有戰挺身而出,新政改革全力以赴

【碑文:“其所有為,必盡其力,曰:為之自我者當如是。其成與否,有不在我者,雖聖賢不能必,吾豈苟哉?”】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一詞,只有戎馬生涯才能有如此體會。這種邊塞詞的剛勁風格,實際上也為宋詞豪放派開了先聲。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陵園)

康定元年(1040年)前後,西夏進犯北宋邊境,京師朝野震驚。打嘴仗時,文官們都是左一套右一套,可戰事面前,個個又當了縮頭烏龜。這時,范仲淹又成了眾望所歸,宋仁宗命其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

范仲淹的軍事才能得以大展身手,“號令明白,愛撫士卒”,戰略得當,軍威大振。西夏人感嘆其“腹中自有數萬兵甲”,宋仁宗贊曰“若仲淹出援,吾無憂矣。”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祠門橫批上書“文韜武略”,在實行文官政治的北宋,像范仲淹這樣的文武雙全之士,並不多見。

西方邊事稍寧,慶曆三年(1043),覺察到朝政隱憂,宋仁宗決定銳意進取,他第一個想到的又是范仲淹,拜為參知政事。范仲淹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10項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改革主張。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范仲淹墓)

“慶曆新政”實施後,恩蔭減少,貴族官僚利益受損,便又開始生事阻撓,指責范仲淹等是“朋黨”。人言可畏,最終改革僅一年多便被廢止。

邊疆有戰挺身而出,新政改革全力以赴。范仲淹做事,必定是竭盡其力。在他看來,成功與否,自己決定不了,但一定要盡全力去做。

有這樣的硬核幹部,宋仁宗心底肯定是高興的,儘管也曾無奈再三貶逐過,但最終還是為那通神道碑親篆“褒賢之碑”四字碑額。眼下剛開播的古裝劇《清平樂》講述宋仁宗故事,就get到了這對君臣不一般的關係,戲份不少。

◆“先憂後樂”:子欲養而親不待,與母親同園而葬

【碑文:“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先憂後樂”是范仲淹的口頭禪。範園內,不僅神道兩旁逐字樹立有石碑,祠堂正門對聯也是這句話。祠堂牆壁上鐫刻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是其出處。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範園)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出任鄧州。遠離了爭鬥不斷的廟堂讒言,見到的是友善淳樸的一方百姓。這可能是他官場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從應天書院走出來的范仲淹,還在鄧州設立了花洲書院,平時閒暇也樂於講學。愉悅的氛圍裡,當他收到好友滕子京為岳陽樓求文的來信,欣然揮墨寫就。

這座范仲淹從未登過的樓,就這樣成了後人的“網紅打卡地”。

不侷限於覽物之情,范仲淹在文中縱談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范文正公祠)

可在996工作視為常態的今天,誰都知道“事情永遠是做不完的”,心憂天下又怎能憂得完呢?

范仲淹兩歲喪父,母親帶著他改嫁,特殊的家世,讓他更能體會母親的不易。如果有“後樂”,孝敬母親當為其一。

遺憾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范仲淹《求追贈考妣狀》載:“臣遊學之初,違離者久,率常殞泣,幾至失明。而臣仕未及榮,親己不待。既育之仁則重,罔極之恨曾無。”從遊學分離,母親常思念流淚幾乎失明,還沒等到他的仕途起色,母親就又去世了,這讓他內心充滿了愧疚。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范仲淹母親墓與長子墓)

《岳陽樓記》成文6年之後,范仲淹在徐州病逝,享年64歲,後賜葬於洛陽萬安山下。祠後便是墓園,范仲淹與母親謝氏、長子範純祐長眠於此。只是三代人的墳墓排列有些奇怪:范仲淹在前,母親在中間偏東,長子在後部偏西。

守墓老者解釋,意為“扯兒背孫”,謝氏肩上揹著孫子純祐,右手拉著兒子仲淹。雖是民間說法,倒瞬間讓肅穆的墓園,呈現出了一派家的清平暖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