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谁更衣立黄昏

文 | 烟雨客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更衣曲。更衣曲是古诗新乐府名,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立为皇后事为题材。


烟雨夜读 | 为谁更衣立黄昏


侍奉皇帝更衣而受到宠幸,也算是鲤鱼跳龙门,后世自然不乏效仿者。宋代词人吕渭老写过一阙思佳客,其中就提到了更衣整鬓立黄昏……颇有卫子夫的意味。

思佳客·微点胭脂晕泪痕

宋 吕渭老

微点胭脂晕泪痕。更衣整鬓立黄昏。

春风搅树花如雨,夕霭迷空燕趁门。

题往事,锦回纹。春心无定似行云。

深屏绣幌空愁独,明月梨花殢一尊。

为谁风雨立黄昏,为功名富贵,还是公子佳人?往事如水,历历如在,春心不知归何处,行踪却似云一样漂泊,无迹可寻……


烟雨夜读 | 为谁更衣立黄昏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一场战乱,多少人的命运由此转折,任你才华横溢,任你果决勇敢,都一样散为铁蹄下的尘埃。

一直不得志的刘禹锡写过更衣曲,这是历来传颂最多也是极为罕见的一首更衣曲。


更衣曲

唐 刘禹锡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烟雨夜读 | 为谁更衣立黄昏


博山炉的香火鼎盛,红烛之下,有人更衣……夜晚何其漫长啊,鸡未鸣,雁飞度,雪压桂花丛。纱笼迎客,笑语盈盈,这热闹的宴会,醉酒的雅集,在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中,渐渐成为了绝响。

邯郸宫人怨

唐 崔颢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

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

我家青楼临道旁,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驻君马,春日妆梳妾断肠。

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归登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利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

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

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

宫车出葬茂陵田,贱妾独留长信殿。

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

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

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

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

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

念此翻覆复何道,百年盛衰谁能保?

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烟雨夜读 | 为谁更衣立黄昏


有时经常想,为什么会经常怀念小时候,觉得那时候的幸福何其稳固,何其长久。如今想来,与少不更事密切相关吧。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得到,亲情、爱情、功名、财富……可我们大了之后,却慢慢在失去了,健康、青春直至生命,至于中间的兴衰成败都慢慢归于平淡。

《邯郸宫人怨》中的人物形象,是崔颢早期描写的宫女形象。事实上,这些宫女出宫之后不仅有家可归,而且嫁入不错的人家。即令如此,她还是感叹昔如春花,今似秋草,可见其生活并不幸福。

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少年啊,赶紧走吧,不要停留,也不要为我感叹,人生万事都是上天注定,也不是我如此,而是自古皆然……如此领悟,几人能懂呢。


烟雨夜读 | 为谁更衣立黄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