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類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外星人還會遠嗎?

你是我的氧氣,讓我能夠呼吸"這句土味情話道出了氧氣對於人類的重要性。這也是某些星體溫度、環境適宜,但並不適合人類登陸的原因——沒有氧氣。但最近,科學家有一重大發現值得慶祝"銀河系外有類地球星體,並且存在氧氣"!

人類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外星人還會遠嗎?

類星體存在氧氣

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報道,距地球5.6億光年的類星體"馬卡良231"(Markarian 231)內,也是科學家迄今在太陽系外探測到數量最多的氧氣。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驚喜不已,之前氧氣被認為是在恆星間的空間內普遍存在,銀河系外是基本不存在的。

人類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外星人還會遠嗎?

星際間氧氣少見

"馬卡良231"位於大熊星座,距地球約5.6億光年,是離地球最近的類星體。在該星系內,氣體圍繞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旋轉並變得很熱,發出明亮的光。天文學家們認為,星際間氧氣之所以少見,是因為氧原子和水分子凍結在塵埃顆粒上,鎖住了氧。但在獵戶座星雲等恆星搖籃內,明亮新生恆星發出的衝擊波會將水冰從塵埃上剝離,將氧原子"解救"出來,氧原子彼此相遇,從而形成氧氣。

人類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外星人還會遠嗎?

氧氣形成過程揭秘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天文學家保羅·戈德史密斯表示,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馬卡良231"經歷了比獵戶座星雲更強大的氧氣形成過程。"馬卡良231"是一個高產的恆星工廠,產生新恆星的速度是銀河系的100倍,每年噴出氣體的總質量為700個太陽質量,來自星系中心高速旋轉的氣體可能會撞進星系盤內的氣體中,將水冰從塵埃顆粒上剝離,從而形成氧氣。反過來,氧氣也使該星系保持活躍:分子發出的輻射有助氣體冷卻,使其中一些氣體更容易塌縮並在星系內產生更多新恆星。

人類首次在銀河系外發現氧氣,外星人還會遠嗎?

有專家表示,銀河系外出現氧氣,對於發現外星生命,甚至是尋找第二個地球都顯得極為重要。那麼,你覺得在距地球5.6億光年的類地星體"馬卡良231"上,有沒有可能存在外形生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