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復工後想重新找工作,不想簡歷石沉大海,就看看這4個必殺技

作者 | 孫瑞希


復工後想重新找工作,不想簡歷石沉大海,就看看這4個必殺技

復工後,來訪者小陳想換一份工作,他在網上海投簡歷,卻沒有收到一家公司的迴音,這讓他非常焦慮。簡歷模板是網上下載的,看起來挺精美,簡歷內容能包裝都包裝了,難道這樣一番操作簡歷還不夠“搶眼”嗎?

實際上,投了大量簡歷還杳無音信,問題未必出在簡歷包裝上。包裝只是件錦上添花的事。

作為一個HR出身的職業生涯諮詢師,在過去的人力資源從業經歷中,我經常每天看幾百份簡歷,一個簡歷能不能被HR選中,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簡歷所體現的基本信息與目標職位是否匹配;二是,在匹配的基礎上有無亮點。

想要簡歷命中率高,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建立一套自己的價值評價體系

海投簡歷不可取,它解決不了匹配度的問題。你投了無數,與用人單位崗位不匹配,在第一關就會被刷掉,等於做了無用功。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先建立一套自己的價值評價體系,評價指標包括公司的行業先進性、行業地位、區域產業鏈優勢、職業發展空間、薪酬福利、開放性等。在此評價體系內投遞簡歷。

復工後想重新找工作,不想簡歷石沉大海,就看看這4個必殺技

第二、瞭解你與崗位的匹配度

HR挑人的關鍵是什麼?人職匹配。所以你需要了解企業的真正需求是什麼。這些需求在哪裡找呢?公開發布的招聘信息中,以及企業官微、官網等渠道。

特別是企業在招聘網站發佈的信息,基本把工作內容、業績評價標準、任職資格、上下級關係等信息說得很清楚了。

你要做的是研究這些信息,瞭解你過往的經歷與目標職位的匹配度。

第三、提煉亮點(最重要的一步)

也就是說,你要在簡歷中體現你與目標職位是匹配的,同時還要突出你的優勢。做法就是適當“亮化”你過去工作經歷中與對方要求相符的部分。

比如,我曾經招聘過分管績效的副經理。那時我所在的集團公司剛剛結束與某知名管理諮詢集團的項目合作,需要方案落地實操的管理人員。

我刷掉了很多簡歷,有很多人此前的工作經歷是部門正職,但是做的工作卻是勞資社保等基礎性工作。有些人雖然有績效管理的經歷,但在簡歷中並不突出,一筆帶過。

有一份簡歷十分搶眼,求職者著重突出了自己的績效管理經歷,並用“STAR法”做了詳細梳理,即:什麼背景下,我做了什麼任務,採取了哪些行動,取得了什麼成果。

在我之後給來訪者做職業輔導時,也經常會用STAR法來梳理成就事件,這個過程能夠清晰地看到,你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都使用了哪些技能,為提煉亮點做鋪墊。

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寫下過去的工作中讓你有成就感的事件,然後對其進行分析。你可以用兩條標準來判斷什麼是成就:1、你喜歡做這件事時的感受;2、你為完成它帶來的結果感到自豪。

在撰寫這些成就事件時,每一個事件都應當包含以下要素:"

√ 當時的情況(Situation)

√ 面臨的任務/目標(Task/Target)

√ 採取的行動/態度(Action/Attitude)

√ 取得的結果(Results)

分析其中所反映的技能,並將這些技能按優先次序加以排列。

然後,設計一個簡歷模板,在投遞簡歷前收集目標企業的信息,針對這些信息對簡歷中所體現的經歷、技能進行微調、亮化。

為不同的職位製作不同的簡歷,而不是拿著同一份簡歷到處海投。

注意,我建議你微調,但不是造假。就像女生出門要化個淡妝一樣。你還是你,但你不能“妖冶”到讓人認不出你本來的模樣。過度包裝,遲早要穿幫。

復工後想重新找工作,不想簡歷石沉大海,就看看這4個必殺技

第四、改善你的網絡形象

前段時間給一個來訪者做面試輔導,為了加深瞭解,我特地去社交網站上看了一下他的信息。他在兩家知名的職場社交平臺都有實名認證的賬號,但是披露的職業經歷居然不一樣。

另外,他的個人微博賬號經常發一些吐槽內容,不是說不能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是說這些負面的信息顯得很頹廢,會對他的職業形象造成影響。

我能看到的,HR也能看到,所以,改善自己的網絡形象非常必要。

高效找工作,需要方法論。通過這4步打造簡歷,精準投遞,肯定比漫無目的的海投能夠收穫更多的面試機會。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雲計劃外部評審團成員。17年職場歷練,以溫和、真誠、接納的狀態為廣大來訪者解決職業困惑,提升職場適應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