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鄧州最美警嫂張雪榮

鄧州連線網(編輯 石青源)鄧州市局張雪榮

張雪榮,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鄧州市一高中教師、校婦委會主任,現任趙集鎮東孔村駐村第一書記,是鄧州市公安局刑事犯罪偵查大隊刑事犯罪偵查四隊隊長宋飛的妻子。

今年36歲的張雪榮,是鄧州市一高中的一名教師,丈夫宋飛是鄧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侵財中隊負責人。結婚14年來,兩人在事業上相互鼓勵支持,在家庭上相互體諒恩愛,一路攜手前行。

鄧州最美警嫂張雪榮

宋飛從警以來一直在刑警一線工作,加班熬夜,出差辦案是家常便飯。面對聚少離多的日子,張雪榮坦然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用柔弱的雙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用無私的奉獻,無悔的付出,支持丈夫對警察事業的執著追求。

在她支持和鼓勵下,宋飛從一名普通的刑警逐漸走上責任區中隊長、侵財隊負責人的崗位。並先後被評為河南省優秀人民警察,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多次被鄧州市公安局評為先進個人、執法標兵,在事業上一年一個新臺階。

每當談起自己的妻子,宋飛總會深情地說:“家庭是生命力的源泉,妻子是我堅強的後盾,是她的支持和鼓勵成就我今天的事業,感恩生命中遇到她。”

愛崗敬業 勇做事業的強者

2005年,張雪榮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鄧州一高中工作。她踏實敬業,積極進步,責任擔當,因表現突出,2009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逐步走上學校婦委會領導崗位。

2017年11月,鄧州一高中派駐趙集鎮東孔村的第一書記屆滿回校,急需選派一位有責任心、工作能力強的黨員同志去挑起東孔村脫貧攻堅的重任。經過審慎考慮,領導最終決定把這一重擔交給張雪榮。當時張雪榮正在休產假,大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小孩子剛剛三個月。丈夫因為刑警的工作性質,常年顧不上家,家裡的老人、孩子等家庭重擔都由張雪榮一人承擔。現實情況不允許張雪榮駐村生活,可身為黨員的她接到通知後沒有和組織講任何條件,做通家裡老人的思想工作,買來奶粉,把孩子交給老人,毫不猶豫的挑起了這一重擔。

趙集鎮東孔村是一個距縣城30多公里的偏遠貧困村,村裡集體經濟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致富內生動力不足,老弱病殘人口較多。根據這一情況,張雪榮與村支兩委全體同志一道,進組入戶調研,摸底子,制定“互通信息、資源共享、積極幫扶、共謀發展、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推廣種植優質晚秋高產黃梨”和“水稻種植”項目,做好智志雙扶工作,全面提高村民素質,新修公路10餘公里,改善村裡人居環境。

尊老愛幼 爭創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有機組成,張雪榮深知其中的道理。在努力做好自己事業的同時,融洽的處理好家庭成員關係。

丈夫宋飛是家中獨子,自結婚以來就同公婆一起生活,從來沒有因為生活瑣事和公婆紅過臉,一家人相處和睦,受到了鄰里的稱讚。正因為有了和睦的家庭和妻子的支持做後盾,宋飛一心撲在工作上,逐步成長為刑警隊伍中辦案的行家裡手,尤其在打擊現代新型網絡犯罪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2017年開始,他開始專注從事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一年平均出差達150天以上,每次回家呆不了幾天,就匆匆出差,家庭的所有大小事都交給張雪榮一人打理。

張雪榮經常打趣道:“好女不嫁刑警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來,拎回一堆臭衣裳”,嘴裡這麼說著,臉上笑容掛著,手裡忙活著,從未向丈夫抱怨訴苦。家中不管誰有病住院都是她一個人忙前忙後,左鄰右舍都誇她是個好媳婦。對於孃家父母她也是經常探望,噓寒問暖,被評為鄧州市五好文明家庭。

相夫教子 做好子女的榜樣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事業成功僅是人生的一半,子女教育成功應占據另一半。張雪榮教育孩子的責任心、愛心、專心、恆心令很多人歎服。兒子上學到五年級,作為父親,宋飛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和機會都很少,教育就更談不上了。教育孩子成長的任務只能靠張雪榮,張雪榮教育子女是“先成人,後成才”,她會以心的交流來澆灌思想拋錨的兒子,困難時讓兒子嘗試成功的喜悅,兒子學習成功時和兒子一起確立新的起跑線。母親的言傳身教,也使得兒子比別的孩子顯得懂事早,在學校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從嫁給一名警察開始,張雪榮就已經準備為丈夫的事業付出辛苦,為家庭撐起一片天空。多年的婚姻生活,使她已經習慣了做警察的妻子,習慣了為家為丈夫付出。她說:“身為警嫂,就要對得起警嫂的稱呼,承擔起警嫂的責任,盡好警嫂應盡的義務。”

源自:平安鄧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