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煙臺法治政府建設實現“大提速”

大小新聞客戶端3月3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任雪娜 通訊員 於躍)近日,市司法局向市政府常務會議提交了《煙臺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法治政 府建設情況的報告(審議稿)》,以備市政府向市委、人大常委會以及山東省政府報告 2019年度我市法治政府建設情況之用。2019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發力提速,亮點 紛呈:入圍56個“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候選市;行政執法監督“四全模式”和承 諾事項告知工作試點被司法部在全國推廣;創新“0535”陽光惠民複議工作機制,成全省典型;創新非訴訟糾紛矛盾化解機制,全省大調解現場會全面推廣了“五級推進、五化並舉”煙臺模式……

紮實推進立法計劃

確保“有法可依”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有效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著力提高立法質量。

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煙臺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煙臺市山體保護條例》《煙臺市海岸帶保護條例》是我市紮實推進立法計劃的件件成果。其中,《煙臺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系在全省率先出臺。我市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去年共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3部、政府規章1部。對《煙臺市基層名醫選拔管理辦法》等8個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合法性審查,備案審查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部門規範性文件57件。共清理57件,其中廢止21件、修改4件,繼續有效32件。經徵求民營經濟行政管理部門意見和推薦篩選,我市還確立了26家民營企業作為立法聯繫點予以授牌,保障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在制度建設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同時,決策程序意識得以強化,規範決策機制不斷規範,明確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2019年,明確《老嵐水庫工程建設徵地和移民安置大綱》等6個事項作為市級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由政府辦印發通知予以啟動,要求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確保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程序合法。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市委、市政府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服務226件次,包括:出具審查意見書123件,參與立法論證6件次,起草重要法律文件4件,參與重大行政決策論證6次。

執法監督“四全模式”

被司法部在全國推廣

行政執法是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直接體現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水平,關係著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為此,我市各行政執法機關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

行政執法情況到底怎麼樣?除了聽取工作情況彙報、抽查行政執法案卷外,市司法局行政執法監督人員還採取現場伴隨式執法的方式,深入執法一線進行執法實時監督。在市級以民政、自然資源、衛生健康等部門為重點,在縣市區以抽查方式,進行執法案卷評查活動,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同時,明確行政執法監督“熱點”領域。以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村農業等五支綜合執法隊伍為重點,規範和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對食品藥品、勞動監察等關係民生、社會敏感度較高的行政執法領域進行專項監督監察,切實保障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我市還創建了“統籌推進全覆蓋、嚴格程序全方位、拓寬渠道全融入、強化保障全規範”執法監督“四全模式”,優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提高行政執法的嚴格規範和公正文明度。建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繫點20家,聘用行政執法社會監督員30名,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拓展監督渠道,建立了行政執法社會化監督網絡。同時,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需提供證明材料的當事人,可選擇對證明事項真實性承諾,實行准入退出、部門協同、容錯糾錯相結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高辦事效率。試點期間,辦理行政許可和政務服務事項6101件。在此基礎上,開展創建“無證明辦事之城”活動,打造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升級版。去年, 行政執法監督“四全模式”和承諾事項告知工作試點被司法部在全國推廣。

非訴糾紛化解

煙臺模式在全省推廣

前不久,一則“疫情當前煙臺行政複議跑出‘加速度’”的新聞,讓市民對我市“0535”陽光惠民複議工作機制有了更深的印象。行政複議工作人員僅用6天就辦結一起疫情期間故意破壞檢查點物資的複議案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去年以來,我市深化行政複議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行政應訴、行政調解、行政裁決、仲裁、人民調解和信訪工作,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以“複議惠民促和諧”為主題的“0535”陽光惠民複議工作機制,切實讓“零距離、五現場、三渠道、五公開”名副其實。秉承“以人為本、複議為民”的服務宗旨,貼近群眾、貼近民心,做到現場調查、現場聽證、現場調解、現場宣佈複議決定、現場送達並聽取反饋,發揮網上渠道、現場渠道、移動終端渠道作用,讓立案結果、審理進度、聽證、複議決定、年度案件數據全部公開。2019年共辦結行政複議案件509件。該機制得到省委政法委和省司法廳充分肯定,市司法局在全省政法領域改革工作推進會議上進行典型交流。

我市已全面形成公正、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五級推進、五化並舉”的調解模式被全省推廣。市、縣、鄉、村、網格五級齊推並進,調解綜合化、專業化、聯動化、規範化、超前化不斷完善,走出問題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的“煙臺路徑”。目前,全市已成立醫療糾紛、道路交通、物業管理、勞資糾紛、金融保險等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169個,調解成功率98%以上。去年5月,全省調解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全面推廣了大調解煙臺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