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阎立本名作《历代帝王图》之晋武帝司马炎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代政治家、画家。

隋朝时,阎立本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本继任兄长阎立德为将作大匠,同年由将作大匠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下图为其《历代帝王像》中晋武帝司马炎像,点击可查看大图。


阎立本名作《历代帝王图》之晋武帝司马炎

阎立本《历代帝王像》中晋武帝司马炎像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 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 晋国世子。 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 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 革新政治,振兴经济, 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 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史称“太康之治”。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 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