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投行老将黄朝晖掌舵 昔日“投行贵族”中金回A募资

本报记者 王力凝 北京报道

继2015年11月在香港主板上市之后,中金公司(03908.HK)终于启动了A股上市计划。

中金公司在近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4.586亿股,不超过A股发行上市后总股本的9.5%,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3月3日,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在A股上市的进展和下一步计划,公司将以公告形式对外公布。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金公司,是中国成立的首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长期以来,中金公司走的是高端化、机构化路线,但也曾错失了上一波中国中小企业的IPO热潮。2015年在香港上市之后,中金公司即开启了一系列资本运作,以167亿元收购中投证券,还在股权上战略引入了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近年来,中金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相比H股上市前快速提高。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金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也很迅猛,杠杆率逐年提升。对中金公司而言,在A股成功上市,通过增加募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相应地,其资产负债率和杠杆也会有所下降。这都将成为中金公司新任CEO黄朝晖2020年最大命题。

募资百亿

中金公司在2月28日港股收盘后公告称,为了满足业务发展对资本金的需要,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在当日通过了关于在A股上市的议案。

根据发行计划,中金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4.59亿股,不超过A股发行上市后总股本的9.5%,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发行事项还需要获得中金公司股东大会、内资股和H股特别股东会议通过,这3个股东大会将在4月14日召开,之后还需要获得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批准。

在一位投行从业者看来,中金公司回归A股在证券行业预期已久,因为现在国内“A+H股”上市券商已经有12家,而从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等指标上看,中金公司已排行业前十,本应该加快同步上市方案以扩充资本金。该人士预计,由于中金公司是中央汇金控股的券商,资源雄厚,A股上市的相关进展工作将会比较快,预计上市或将在一年内实现。

在公告了A股上市计划之后,中金公司在H股的股价表现强劲,截至3月5日收盘,H股在4个交易日里上涨了约10%,报15.88港元/股。

根据机构的预测,中金公司在2019年的每股收益为0.972元人民币。如果按照A股平均23倍的市盈率计算,中金公司本次发行4.58589亿股将募集资金约为102.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不久之前,中金公司刚经历了重要的人事变动。2019年6月,中央汇金总经理沈如军任中金公司董事长。在此之前,2017年2月底,中金公司的董事长丁学东辞职,中金公司的董事长空缺了两年多,在此期间由原CEO毕明建代职。

中金公司新任董事长到位之后,2019年12月30日,64岁的毕明建辞职,新任的CEO为中金公司工作了20年的老将黄朝晖,此前他是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部负责人。

2月28日,中金公司公布了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沈如军、黄昊、熊莲花、谭丽霞和段文务担任非执行董事,黄朝晖担任执行董事。这也意味着,中金公司以黄朝晖为代表的管理层得以正式带领中金公司在A股冲击IPO,这也将是黄朝晖执掌中金公司后的一项重任。

资本运作频频

近年来,中金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

2016年11月,中金公司以167亿元收购中投证券,将营业部数量由此前的21家一下扩充至200余家,弥补了其在经纪业务上的劣势。

2017年7月,中金公司收购美国金瑞基金(Krane Funds Advisors, LLC),开拓美国资产管理和 EFT业务。2017年9月,中金公司向腾讯控股发行H股新股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引入腾讯为战略投资者,腾讯持股4.95%。

2019年2月,阿里巴巴完成对中金公司的入股,持股2.03亿股,占其港股的11.74%和总已发行股份的4.84%。中金公司成为唯一一家拥有两家互联网巨头股东的券商。现在,腾讯和阿里分别是中金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

2019年3月,中央汇金将其持有的中金公司3.99亿股,转让给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中金公司的第二大股东(9.505%)。

2019年9月,中金公司与腾讯子公司腾讯数码(深圳)有限公司订立股东协议,拟成立一家合资技术公司,通过提供技术平台开发及数字化运营支持,助力中金财富管理和零售经纪等业务。借助互联网巨头的力量,中金公司正在推动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公司数字化和财富管理的转型。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5%。

其中,投资银行业务实现净收入20.07亿元,同比下滑7.6%;资管业务收入4.10亿元,同比下滑1.5%;经纪业务收入22.58亿元,同比增长7.71%。值得一提的是,其投资收益在2019年前三季度为52.21亿元,同比大增45%。

中国证券业协会尚未公布2019年证券公司的经营业绩排名情况,根据此前公布的2018年排名,中金公司总资产排名第9,营业收入排名第6,净利润排名第11。但是在2015年,中金公司总资产排名第24,营业收入排名第23,净利润排名第39。

可以看出,自2015年11月在香港上市,中金公司在扩充资本金之后,通过加强资本运作,公司实力快速提升,各项排名指标明显提升。

未来在A股上市之后,中金公司有望在“头部券商”的地位中更进一步。中金公司在各项业务上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局,仍值得关注。

杠杆率偏高

在宣布将在A股上市的同时,中金公司还公告称,公司已发行了40亿元的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疫情防控债),该期债券为5年期,发行价格100元/张,票面利率为3.20%。该资金将优先用于疫情防护防控等相关业务。

截至2020年2月26日,中金公司作为项目主承销商已累计承销“疫情防控债”10只,累计发行规模超170亿元,稳居债券市场前列。

另外,中金公司在近期陆续完成市场首单可续期疫情防控债、山西省首单疫情防控债等标杆项目,东风集团股份疫情防控债、中车保理-中金中车保理供应链金融疫情防控ABS。同时,中金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战疫主题债的发行工作。

中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中金拟协助疫情防控企业进行股权及债务融资,预计融资规模逾670亿元。其中,在审及拟申报项目包括稳健医疗、东航物流、成都先导、联泓新材、君实生物、神州细胞等IPO项目,以及健友股份可转债、国药集团战略入股九强生物等项目,合计融资规模约150亿元。

中金公司拥有王牌投行业务,在此次中国打响的金融战“疫”中,也为其业务开展加分添色。

1995年,承担着“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投资银行”重任的中金公司成立。建设银行为中金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3.35%;摩根士丹利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4.3%。

凭借着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先进的国际经验,中金公司长期定位高端,走机构化服务路线,其投行业务在国内券商中遥遥领先,曾参与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石油、中国铝业、中国铁塔等多个“巨无霸”IPO项目,几乎垄断了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项目。另外,中金公司还承揽了中国国航、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大型国企在A股的IPO项目。

2004年中小板开板,2010年10月创业板开闸,国内众多券商通过中小项目迅速占领市场。但中金公司却因曲高和寡难以舍下身段,错失了一波中国的中小企业的IPO浪潮。

没落的趋势在中金公司H股上市之后得以扭转,中金公司也逐渐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投行业务。收购中投证券之后,中金公司的各项业务开始均衡发展,截至2018年,中金公司的股票业务、固收业务、投行业务、投资管理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分别占比为27.92%、26.26%、22%、18.16%和6.92%。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金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也很迅猛,杠杆率逐年提升。2015年~2017年,中金公司的杠杆率分别为4.58、4.6和5.2。截至2018年底,中金公司的杠杆为5.5倍,在国内的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而行业的平均杠杆水平只有2.8倍。

2016年,监管规定的券商杠杆率上限为6倍。2020年1月23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将在2020年6月1日实施,据此,国内证券业杠杆最高可达到6.92倍。

对中金公司来说,在A股成功上市,通过增加募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相应地,其资产负债率和杠杆也会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